辛苦工作了一年的社畜们,终于能回家躺尸养膘。但对于同志群体来说,春节却意味着一片新的战场:催婚
在催婚与反催婚的漫漫长路中,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从20岁催到30岁,父母对另一半的标准呈直线下降?
被相亲对象识破“真身”,最后变成好闺蜜?
无所不JI的第一期节目,我们请到了70 后、80 后、90 后的三位性少数朋友,一起聊聊他们这些年的春节生存策略。
你将听到
[05:47] 日常催婚多,反而分散火力
[08:46] 跟年龄捆绑的“催婚心理学”
[13:52] 相亲时“被出柜”,相亲对象变闺蜜
[17:04] 跟父母出柜,被“警告”要对男朋友忠诚
[22:06] 对症下药,有策略地应对催婚
[25:33] 70、80、90年代同志的Peer Pressure
[33:12] 形婚是应对催婚的理想选择吗?
本期嘉宾
超超。80后,gay。江西人,现居广州。
路路。90后,Bisexual或泛性恋。目前在深圳做律师,主业是资本市场,副业搞搞LGBT彩虹法律公益。
本期主播
制作团队
剪辑制作/庆斌
嘉宾联络/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