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最容易表现出来的状态是,我们选择消积的面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意志力去战胜眼前的困难,
并且,特别依赖身边人的建议和帮助,
3,心理学家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犹太人集中营的幸存者的时候,发现,他们普遍拒绝关心和鼓励自己,
因为在集中营当中的痛苦生活,让他们认为,人和人之间不存在任何的信任感,
幸存者们认为,这是不可能改变的,
于是,他们绝望的面对未来的生活,
4,普通人的生活,其实,很多时候也不例外,
一个女生经过几次的恋爱,不巧,对方都让她失望,于是她认定,感情并不可靠,
她认为自己没有运气遇到一个值得携手走过今生的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她不再相信爱情,
甚至很多人都把不相信爱情,挂在嘴上,
5,一个人如果总在工作当中失败,他就会在这项工作当中放弃努力,
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不断的否定自己,失去积极工作的动力,
你看,这些的表现,都叫情商不高的表现,
他最后转化成他的外在情绪,他最后转化成他跟别人交流互动当中积极和消极的状态,
6,所以,我们觉得他情商不高,但其实背后是,他有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高情商的表现的基础,一定是建立在认为自己的行为可能有效的基础上,
如果一个人已经进入了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他对外在的所有表现,一定是个低情商的状态,
那么,问题又来了,要想改变这种状态,怎么改变呢?
7,在这里,我们就需要聊到一个关键词,叫无助感,
比如你想减肥,于是去健身房办了一张卡,坚持了一个月,你发现,不但没有减,反而还胖了两斤,
嗯,于是你在心里想,我都辛苦的坚持了一个月还没有瘦,我就是那种喝水就会胖的人啊,
于是,你认定自己没有办法瘦下来,所有的原因都在自己身上,无能为力,
8,这就是无助感,
而这种无助感要如何改变呢?塞利格曼给我们提了一个方法,对一件事情的解释风格,决定了你是悲观还是乐观,
听清楚这个词,叫解释风格,
比如对于减肥失败这件事情,很多人产生的悲观的解释风格,
9,他认为,失败的原因是自己的易胖体质,原因全部在我身上,于是他放弃了,
无助感就不断的漫延,影响到他对生活当中其他事情的看法,
解释风格就像一个调节器一样,既然有悲观的解释风格,那一定会有乐观的解释风格,
10,乐观的解释风格是,他把减肥失败的原因转化为,失败只是暂时的,
因为自己坚持的时间还不够长,减肥的方法还不够科学,
而且,可能应该配合饮食吧,或者应该配合作息习惯,
或者我应该尝试找一个更专业的教练,用科学的方法来减肥,
11,你看,这背后是,把失败看作是暂时的,而非完全的个人的因素,
你才有机会减肥成功嘛,打破这种无助感,
既然,无助感是可以后天学习而来的,那么,别忘了,乐观也是可以学习而来的,
乐观并非是自己给自己几句肯定的话,而是学习一种非消极的思考方式,
习得性无助的另外一面,听好了,这个词很重要,叫,习得性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