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贵族性到平民性:
1、春秋时期,尚在童年时期的中国拥有很强的贵族荣誉感,所以国民性中凸显出一种贵族性的特质。
2、中国的历史进程背后,是皇族与贵族两大势力集团的权力角逐。
边塞诗的盛行其实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传统的贵族尚武精神
3、魏晋南北朝时期,连年的战乱使得皇权极不稳定,士族乘势崛起,之前被人们奉为正统的儒家学说失去优势,释道文化开始逐渐被传播开来,国民性出现第一次下行,从之前的贵族性向士族性转变,门第文化也从此时开始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4、唐朝时期虽然实行科举制度,但是因为历史惯性,士族文化的影响力依旧很强。我们常说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情景完全不可能在唐朝出现,因为当局对于科举门生的出身与门第还是很看重的,很多文人因为出身寒门而被科举拒之门外,比如我们熟知的“诗仙”李白。
5、宋朝时期,科举制发展完善,寒门子弟终于可以通过科举这条路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国民性出现第二次下行,由之前的士族性演变成为平民性。
6、宋朝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