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香港的時局近年風雲變色,不同的群體對香港狀況和發展的看法,以至對自己身處其中所受的衝擊與感受都各有不同,當中的差異究竟有多少是現實,有多少是誤會。今輯節目將以年齡層為分界,由中學生到長者的十名/組被訪者組成十集節目,探討他們對自己個人及整體社會現況的思考:對自己或香港而言,哪些是最重要及迫切的題目?對現況是否滿意?對將來有甚麼期盼?面對甚麼困難?通過呈現不同年齡層的眾生相,既展示不同香港人的真實感... more
FAQs about 香港故事-你想.香港:How many episodes does 香港故事-你想.香港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0 episodes available.
June 08, 2018耄耋日常每個年代,每個年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有人選擇在年青時,不顧一切地向前衝;有人選擇正值壯年時停下來,慢活人生。即使有人走得快,有人走得慢,但在耄耋之年,我們仍可選擇以自己的節奏去過生活。八十二歲的潘伯伯(潘德望),二十多年前從安穩的公務員生涯中退下來後,一直參與義務工作,從未間斷。潘伯伯起初只抱着打發時間的心態,但日子久了,發覺自己從中獲益良多,深深感受到「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對潘伯伯而言,二十多年的義工服務,填滿了時間,同時亦填補了心靈。八十八的張婆婆(張玲有),一生為家人付出,......more22minPlay
June 01, 2018登陸之後六十歲,是香港人的標準退休年齡,當上班賺錢、升職加薪不再是生活的主旋律,我們所追求的又是什麼?現年65歲的楊秀卓老師,是一位退休的視覺藝術科老師。他目睹香港近年的轉變,對未來的發展是不敢樂觀。他非常關心香港的下一代,深信未來是屬於他們的。楊老師退休後仍參與各種以教育為主的工作,特別熱衷於用藝術介入社區,他希望年輕人可更關心本土歷史,以抗衡香港漸漸消失的價值與人文關懷。楊老師在上水居住超過二十年,經歷水貨客的入侵、老店的關閉、日漸嚴重的人車爭路,他相信今日的上水就是明日的香港。今年61歲的黃健......more22minPlay
May 25, 2018走過一甲子在中國傳統曆法中,每六十年為一個循環,又被稱為一甲子。當人生走進另一個甲子,就像步入一個新開端。在香港,走到花甲之齡的人,在人生的再開端,如何再尋找生命的價值呢?即將「登六」(邁向六十)的龐先生,工作了四十多年,兒女都成家立室,他亦開始考慮退休問題。然而,他最大的考慮並非失去收入,而是每天被工作充實的生活,突然有大半時間變得空白,而帶來的失落感。與此同時,作為全職主婦多年的太太,以往將生活重點都放在丈夫及子女身上,及至子女長大不再需要貼身照顧,龐太決定接受另一挑戰,申請成為寄養家長,將自己的......more22minPlay
May 18, 2018放。逐五十多歲,本應是計劃退休,發展人生另一個階段的時候。但在香港這發展急促的城市,臨近退休又是否等於可以掌握自己的未來?還是驀然回首,才發覺美好的往昔已漸漸失去。今年五十二歲的 Angela,在蕉徑土生土長,父母親是農夫,從小便落田幫忙農務。農夫生活刻苦,小時候的她,常問自己為什麼要做農夫的女兒。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與農地在不知不覺間,已產生不能割裂的感情。可是現在想做農夫,似乎再沒有選擇,因為政府計劃在蕉徑發展農業園,她家的田將會被一條大馬路貫穿,而生活47年的故居,亦不再獲地主續租。五十三歲的......more22minPlay
May 11, 2018活在‧當下中年,是一個沉澱的年紀。沒有了年少時的躁動,多了份歲月的滄桑。也因此,有人選擇放下、放手,有人選擇活在‧當下……Jenny,46歲,已婚,不敢也不想有下一代。小時候,面對家人身心患病,六歲時的她經常問:『有飯吃,有屋住,為什麼人還是這麼苦?快樂到底是什麼?』17歲遇上僧人,初步與佛結緣,卻仍趕不走內心的不快。大學主修商科,畢業後在IT界打拼,事業如日方中,追逐名與利的同時,身心像行屍走肉,內心卻滿空虛。2004年,決定在人生的軌跡上畫個轉號,修讀臨床心理學,在社福機構擔任心理學家,但前線工作卻令她......more22minPlay
May 04, 2018非 ‧ 主流在香港。有些人選擇「生存」,選擇「主流」,為錢打工糊口。有些人選擇「生活」,選擇「非主流」,做自己想做的事,實現自己的理想。介乎「七十、八十後」的一代,沒有經歷過貧窮、戰爭、社會動盪,他們是否就是喜歡「選擇」活得「非主流」的一代呢?JAN KWOK,39歲,男紋身師。十多年前在機緣下愛上了紋身,於是到北京學藝,成為紋身師,之後在香港開設紋身店至今。選擇「非主流」的職業,並面對着租金不斷上漲的現實問題。JAN更選擇成為「非主流」中的「非主流」,把中國山水畫的水墨風格結合西洋畫,以西方恐怖電影......more22minPlay
April 27, 2018立於而立子曰:三十而立。一直以來,社會對三十歲的人都抱有一定期望,認為他們應該是一班有基本學識、工作經驗,而又負責任的人,能夠照顧家庭,貢獻社會。事實上,三十之年,應該對自己、對社會、對人生,有更多、更透徹的了解,亦正正是定立人生方向之年。今年二十九歲的Alan,一向喜歡接近大自然,三年前毅然辭去全職的攝影助手工作,放下安穩的生活,立志要踏遍一百座日本名山,享受與大自然接觸之樂,並希望將來可以成為全職的登山導遊。同樣是三年前,另一邊廂,曾經從事教育及輔警工作的Catherin......more22minPlay
April 20, 2018營業中的我童年時,經常會被問,長大後想做什麼工作?上一代人會答「醫生」、「司機」或是「老師」等等,但答案往往只是一個,因為他們的心態是專心做好一份工。近年,職場上出現一個新名詞– slashie(「斜號青年」、「斜槓青年」),意指一個人同時從事多項職業,介紹職業時會用斜號表示:___/___/___/___。slashie多以年輕人為主,他們不希望只從事一份工作,為生活賺錢餬口之餘,亦會追求工作中的滿足感,不但充實自己又可以自由掌控時間。職場上,還有另一種選擇:二十多歲年青人,有自己活力,有拼博精神,跳出框......more22minPlay
April 13, 201821歲的躁動本節目涉及自殺題材,敬請留意。兩位21歲的大專生張凱榮(Henry)和陳智森(阿森)有著不同的成長環境,卻又都有著相近的鬱結。他們都認為現時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是以數字衡量一個人,無論是求學時期的學業成續,或是長大後能否置業和有穩定收入。這些要求對他們構成很大壓力,亦同時困擾著整個年輕的世代。二人都希望尋求出路。讀社會工作系的阿森用行動來喚醒政府關注學童壓力,讀政治與行政學系的Henry則以小說等創作反思香港狀況。阿森特別關心香港學童的情緒問題,是因為自己中小學時期曾多次因學業而和媽媽發生衝......more22minPlay
April 06, 2018逐夢青春17、18歲的花樣年華,青春的花正在盛開,身處香港的兩朵小花Pamela與Hester,正在為未來編織怎樣的夢想?對她俩而言,香港是個既功利且生活壓力大得吃人的都市,儘管如此,她們仍然希望在這個地方活出自己的夢。Pamela在傳統名校就讀中五,成績優異,入讀名牌大學各大「神科」就如探囊取物,在別人眼中,人生的康莊大道就在前方等著她,可是她卻夢想成為一位歌手。她很清楚要成為歌手不易,要以歌手身份在香港賺錢過活更難。面對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她會如何選擇?Hester今年18了,兩年前她選擇轉到非......more22minPlay
FAQs about 香港故事-你想.香港:How many episodes does 香港故事-你想.香港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0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