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西安发布《听见西安的声音》系列特别节目“小布聊民俗”暨西安发布的音频节目《听见西安的声音》正式上线,从腊月二十三起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带给你有意思的民俗故事,与你感受春节不一样的年俗文化。我们不断尝试,只为给你更多好看、好听的资讯。让我们一起见证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一起听见西安的声音。
大寒有什么节俗?大寒的花信是什么?快来听主播小雪小克用青春的声音为你揭开答案……
阴阳转换,冬春转折,明日大寒
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它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也是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
冬至一阳初生后,阳气逐渐强大,由下而上,经小寒至大寒,才彻底将寒气逐出地面。大寒时节,阴寒密布地面,悲风鸣树、寒野苍茫,寒气砭骨。大寒后十五日,阳气就会驱逐阴寒了,便是立春。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节气中,经常会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区,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农谚说“大寒三白定丰年”。意为大寒降雪得丰年之意。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鸡始乳,意为大寒节气鸡提前感知到春天的阳气,开始孵小鸡。征鸟厉疾,征鸟指鹰隼之类的飞鸟,厉疾是厉猛、捷速之意。征鸟盘旋于空中猎食,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水泽腹坚,是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中央,厚而实。而寒至极处,物极必反,坚冰深处春水生。
大寒到,尾牙祭,备年货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
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
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买芝麻杆,吃消寒糕,除旧布新
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争相购买芝麻秸,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求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大寒花信:瑞香、兰花、七里香
说了这么多,下面我们来给大家揭晓之前问题的答案吧!大寒的花信,有三个。
首先就是瑞香。瑞香花开于冬季,有欺霜傲雪之姿,更兼香气满溢,自宋时初为人赏,品格便受称赞。苏轼《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诗句言:“幽香结浅紫,来自孤云岑。骨香不自知,色浅意殊深。”又曰:“君持风霜节,耳冷歌笑音。一逢兰蕙质,稍回铁石心。”宋代杨万里《瑞香花》诗亦有句曰:“侵雪开花雪不侵,开时色浅未开深。碧团栾里笋成束,紫蓓蕾中香满襟。”瑞香因是新奇种类,品性又佳,宋代张翊《花经》、明代张谦德《瓶花谱》将之列为“一品九命”,花中最上品也,亦列之作“一品九命”。
大寒第二个花信是兰花。自古以来,中国人爱兰、养兰、咏兰、画兰,欣赏兰花与草木为伍不求自异,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雪欺凌的刚毅气质。天下第一香兰花作为纯洁、典雅的象征,与梅、竹、菊并称为“四君子”。文人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友”喻友谊之真。兰花在中国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虽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
大寒第三个花信就是山矾,也叫七里香。山矾,别称留春树、山桂花、芸香、郑花、瑒花。花树高大,叶如冬青,花白玉色,蕊金黄色,其子熟可食,其香馥最远,故俗名七里香。因山里人采其叶染黄布,不借矾力而自成色,故取名山矾。诗人赞山矾:“细蕊黄金嫩,繁花白雪香”。
虽说大寒过后天渐暖,但是大寒期间防寒一样重要,同样牢记防“五寒”。防颈寒,防鼻寒,防肺寒,防腰寒、防脚寒。
二十四节气,首尾相接,周而复始
二十四节气,首尾相接,周而复始。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它意味着四时的终结,也预兆着新春的开始。
让我们一起静静等候,等待春天,等待来年的美好。
最后,欢迎您持续关注西安发布,小布将为大家综合整理“西安年·最中国”第二季的活动信息,也会走进活动现场为大家带来精彩的直播,陪伴大家过一个精彩快乐的西安年。大寒过后,就是立春了,我们春天见!
文/音频:屈雪娇 陈 克
音频剪辑:小半
制图:翟雪莹
出品:西安发布“听见西安的声音”工作室
部分节气资料来源于网络
西安发布《听见西安的声音》系列特别节目“小布聊民俗”暨西安发布的音频节目《听见西安的声音》正式上线,从腊月二十三起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带给你有意思的民俗故事,与你感受春节不一样的年俗文化。我们不断尝试,只为给你更多好看、好听的资讯。让我们一起见证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一起听见西安的声音。
大寒有什么节俗?大寒的花信是什么?快来听主播小雪小克用青春的声音为你揭开答案……
阴阳转换,冬春转折,明日大寒
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它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也是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
冬至一阳初生后,阳气逐渐强大,由下而上,经小寒至大寒,才彻底将寒气逐出地面。大寒时节,阴寒密布地面,悲风鸣树、寒野苍茫,寒气砭骨。大寒后十五日,阳气就会驱逐阴寒了,便是立春。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节气中,经常会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区,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农谚说“大寒三白定丰年”。意为大寒降雪得丰年之意。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鸡始乳,意为大寒节气鸡提前感知到春天的阳气,开始孵小鸡。征鸟厉疾,征鸟指鹰隼之类的飞鸟,厉疾是厉猛、捷速之意。征鸟盘旋于空中猎食,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水泽腹坚,是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中央,厚而实。而寒至极处,物极必反,坚冰深处春水生。
大寒到,尾牙祭,备年货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
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
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买芝麻杆,吃消寒糕,除旧布新
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争相购买芝麻秸,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求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大寒花信:瑞香、兰花、七里香
说了这么多,下面我们来给大家揭晓之前问题的答案吧!大寒的花信,有三个。
首先就是瑞香。瑞香花开于冬季,有欺霜傲雪之姿,更兼香气满溢,自宋时初为人赏,品格便受称赞。苏轼《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诗句言:“幽香结浅紫,来自孤云岑。骨香不自知,色浅意殊深。”又曰:“君持风霜节,耳冷歌笑音。一逢兰蕙质,稍回铁石心。”宋代杨万里《瑞香花》诗亦有句曰:“侵雪开花雪不侵,开时色浅未开深。碧团栾里笋成束,紫蓓蕾中香满襟。”瑞香因是新奇种类,品性又佳,宋代张翊《花经》、明代张谦德《瓶花谱》将之列为“一品九命”,花中最上品也,亦列之作“一品九命”。
大寒第二个花信是兰花。自古以来,中国人爱兰、养兰、咏兰、画兰,欣赏兰花与草木为伍不求自异,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雪欺凌的刚毅气质。天下第一香兰花作为纯洁、典雅的象征,与梅、竹、菊并称为“四君子”。文人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友”喻友谊之真。兰花在中国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虽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
大寒第三个花信就是山矾,也叫七里香。山矾,别称留春树、山桂花、芸香、郑花、瑒花。花树高大,叶如冬青,花白玉色,蕊金黄色,其子熟可食,其香馥最远,故俗名七里香。因山里人采其叶染黄布,不借矾力而自成色,故取名山矾。诗人赞山矾:“细蕊黄金嫩,繁花白雪香”。
虽说大寒过后天渐暖,但是大寒期间防寒一样重要,同样牢记防“五寒”。防颈寒,防鼻寒,防肺寒,防腰寒、防脚寒。
二十四节气,首尾相接,周而复始
二十四节气,首尾相接,周而复始。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它意味着四时的终结,也预兆着新春的开始。
让我们一起静静等候,等待春天,等待来年的美好。
最后,欢迎您持续关注西安发布,小布将为大家综合整理“西安年·最中国”第二季的活动信息,也会走进活动现场为大家带来精彩的直播,陪伴大家过一个精彩快乐的西安年。大寒过后,就是立春了,我们春天见!
文/音频:屈雪娇 陈 克
音频剪辑:小半
制图:翟雪莹
出品:西安发布“听见西安的声音”工作室
部分节气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