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中国人喜欢“满”,喜欢圆满,喜欢圆圆满满,然而二十节气中偏偏有一个节气却叫“小满”,既然如此喜欢“满”,为什么不直接命名为“大满”呢?请点击音频听小雪小克的讲述吧~
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小满三候:
一候,苦菜秀丨苦菜已经枝繁叶茂;二候,靡草死丨靡草是初春最先长出来的一种野草,喜阴细软,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三候,麦秋至丨虽是夏季,对麦子来说却到了成熟的“秋”,新鲜麦穗可尝出甘甜之味。关于小满的满,南北方有不同的解释
北方:庄稼籽粒未成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南方:田坎儿蓄水盈缺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有人说,小满应该是一个人的名字
也有人会用“小满”给自己的孩子命名。理由如下:小满之后没有“大满”,是因为满易招损,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小满,将满未满,不急不忙,一切刚刚好,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可怜天下父母心,总希望把最美好的人生寓意给自己的孩子。
小满民俗:祭水车神
小满是收获的前奏,也拉开了夏忙的序幕。农谚说:“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此时,农民要踏水车翻水,舂打油菜籽,摇动丝车缫丝。小满之日,还要祭水车神。
传说这水车神是条白龙,人们望它带来雨水,所以小满天刚蒙蒙亮,人们就把水车一字排在河岸,摆上鱼肉、香烛和一碗白水等祭拜,祭拜完一定要把白水泼自家地里。等老村长一声锣响,人们如飞地踩动水车,水柱从河中飞腾而起,如一条小白龙往自家地里飞去。
小满民俗:祈蚕节
在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带,养蚕极为兴盛。小满时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因此将其作为蚕神诞辰。蚕虽全身是宝,但也是娇养的“天物”,生存易受气温、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影响。
为了祈求蚕神的宽恕和养蚕有个好收成,祈蚕节有斗蚕、画蚕等民俗活动。养蚕人家会在到“蚕娘庙”“蚕神庙”供上水果、美酒、丰盛的菜肴进行跪拜,尤其是要把用面粉制成的茧状“面茧”放在用稻草扎成的稻草山上,祈求蚕茧丰收。
小满民俗:吃苦菜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据说当年王宝钏为了活命曾在寒窑吃了18年苦菜。
过去农民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要靠苦苦菜充饥。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饥,渡过了一个个难关,江西苏区有歌谣唱: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军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苦苦菜被誉为"红军菜"、"长征菜"。
苦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中国著名美食家聂凤乔先生1958年在宁夏发现了开黄花的苦苦菜,名曰"甜苦菜",其叶片大,茎秆脆,苦中带甜。与常见的开蓝色花朵的苦苦菜相比,有很多优点。
《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吃馒头、米饭,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苦菜腌成黄色,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有的人还将苦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小满如何养生
在作息方面一定要注意早起晚睡,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
中午不宜午睡时间过长,在沉睡阶段时,脑部血量减少,呼吸频率减缓,体内的各种代谢活动也相对减弱。这时,一旦醒来就急忙起床去工作或学习,脑部供血量不足,就会出现短暂的功能性紊乱,使人感到头昏脑胀。因此睡醒后要再稍微躺10分钟再起床为宜。为了保证午睡质量,午餐时不宜饮酒,喝咖啡、浓茶,以免兴奋而难以入睡,并且不宜餐后倒头便睡,应活动10分钟再就寝。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在这里继续让我们来听一听网友投稿声音。本期节目我们采用了网友敏敏麦尔嫣的投稿,她讲了一段她来西安旅行在公交车上经历的情节,她觉得她当时听到的三句话可以体现出西安的温度。
参与方式:分享此内容至微信,然后扫下图二维码参与游戏及查看活动详情
第一句是你是不是晕车,你坐这儿吧?第二句是你的包我帮你来拿;第三句是我帮你把窗户打开。
一句温暖的话,一个暖心的行动,在外地游客的眼里,西安如此有爱。在你的心目中,哪些城市中的声音可以代表西安呢?欢迎随手录下来分享给我们。具体参与方式请点击本期微信嵌入的链接了解详情。
让我们打开耳朵,一起听见西安的声音。祝听到节目的你,万事皆得圆满。
下期节目再见。
文/音频:陈 克 屈雪娇
音频剪辑:小 半
技术统筹:邹建彬
制图:张亚岚
出品:西安发布“听见西安的声音”工作室
部分节气资料来自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网络
插图:源自网络(原图无版权标注)如有争议请留言
中国人喜欢“满”,喜欢圆满,喜欢圆圆满满,然而二十节气中偏偏有一个节气却叫“小满”,既然如此喜欢“满”,为什么不直接命名为“大满”呢?请点击音频听小雪小克的讲述吧~
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小满三候:
一候,苦菜秀丨苦菜已经枝繁叶茂;二候,靡草死丨靡草是初春最先长出来的一种野草,喜阴细软,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三候,麦秋至丨虽是夏季,对麦子来说却到了成熟的“秋”,新鲜麦穗可尝出甘甜之味。关于小满的满,南北方有不同的解释
北方:庄稼籽粒未成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南方:田坎儿蓄水盈缺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有人说,小满应该是一个人的名字
也有人会用“小满”给自己的孩子命名。理由如下:小满之后没有“大满”,是因为满易招损,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小满,将满未满,不急不忙,一切刚刚好,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可怜天下父母心,总希望把最美好的人生寓意给自己的孩子。
小满民俗:祭水车神
小满是收获的前奏,也拉开了夏忙的序幕。农谚说:“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此时,农民要踏水车翻水,舂打油菜籽,摇动丝车缫丝。小满之日,还要祭水车神。
传说这水车神是条白龙,人们望它带来雨水,所以小满天刚蒙蒙亮,人们就把水车一字排在河岸,摆上鱼肉、香烛和一碗白水等祭拜,祭拜完一定要把白水泼自家地里。等老村长一声锣响,人们如飞地踩动水车,水柱从河中飞腾而起,如一条小白龙往自家地里飞去。
小满民俗:祈蚕节
在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带,养蚕极为兴盛。小满时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因此将其作为蚕神诞辰。蚕虽全身是宝,但也是娇养的“天物”,生存易受气温、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影响。
为了祈求蚕神的宽恕和养蚕有个好收成,祈蚕节有斗蚕、画蚕等民俗活动。养蚕人家会在到“蚕娘庙”“蚕神庙”供上水果、美酒、丰盛的菜肴进行跪拜,尤其是要把用面粉制成的茧状“面茧”放在用稻草扎成的稻草山上,祈求蚕茧丰收。
小满民俗:吃苦菜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据说当年王宝钏为了活命曾在寒窑吃了18年苦菜。
过去农民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要靠苦苦菜充饥。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饥,渡过了一个个难关,江西苏区有歌谣唱: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军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苦苦菜被誉为"红军菜"、"长征菜"。
苦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中国著名美食家聂凤乔先生1958年在宁夏发现了开黄花的苦苦菜,名曰"甜苦菜",其叶片大,茎秆脆,苦中带甜。与常见的开蓝色花朵的苦苦菜相比,有很多优点。
《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吃馒头、米饭,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苦菜腌成黄色,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有的人还将苦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小满如何养生
在作息方面一定要注意早起晚睡,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
中午不宜午睡时间过长,在沉睡阶段时,脑部血量减少,呼吸频率减缓,体内的各种代谢活动也相对减弱。这时,一旦醒来就急忙起床去工作或学习,脑部供血量不足,就会出现短暂的功能性紊乱,使人感到头昏脑胀。因此睡醒后要再稍微躺10分钟再起床为宜。为了保证午睡质量,午餐时不宜饮酒,喝咖啡、浓茶,以免兴奋而难以入睡,并且不宜餐后倒头便睡,应活动10分钟再就寝。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在这里继续让我们来听一听网友投稿声音。本期节目我们采用了网友敏敏麦尔嫣的投稿,她讲了一段她来西安旅行在公交车上经历的情节,她觉得她当时听到的三句话可以体现出西安的温度。
参与方式:分享此内容至微信,然后扫下图二维码参与游戏及查看活动详情
第一句是你是不是晕车,你坐这儿吧?第二句是你的包我帮你来拿;第三句是我帮你把窗户打开。
一句温暖的话,一个暖心的行动,在外地游客的眼里,西安如此有爱。在你的心目中,哪些城市中的声音可以代表西安呢?欢迎随手录下来分享给我们。具体参与方式请点击本期微信嵌入的链接了解详情。
让我们打开耳朵,一起听见西安的声音。祝听到节目的你,万事皆得圆满。
下期节目再见。
文/音频:陈 克 屈雪娇
音频剪辑:小 半
技术统筹:邹建彬
制图:张亚岚
出品:西安发布“听见西安的声音”工作室
部分节气资料来自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网络
插图:源自网络(原图无版权标注)如有争议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