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日历 Daily knowledge

新洞察 | 为什么糟心事总是扎堆发生?


Listen Later

新知日历 | 喜马拉雅平台首档自制知识资讯类音频节目

从专业人士演讲、权威学术期刊、社会热点文章,行业大数据平台,分析报告等各类来源提取新认知、新观点和新趋势,为用户提供每日高品质知识资讯。

新洞察 | 为什么糟心事总是扎堆发生?


昨天有个朋友跟我抱怨说,她一整天运气特别差,新充值的公交卡丢了,叫了出租车被甩单,到家想看个片儿缓解一下,硬盘还找不到了。这倒霉的事接二连三,莫不是流年不利?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流年不利、也不是星座水逆,而是一种叫“证实偏见”的心理在作祟。


“证实偏见”,这个词咱们在之前也提到过,是在《搜索引擎会不会造成记忆萎缩》那期,你还记得吗?咱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证实偏见”是一个心理学理论,说的是人们的大脑会自动对信息进行筛选,留下那些符合我们已有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掉那些违背我们观点的信息。



举个例子,咱们一定都听过“疑邻盗斧”这个成语故事。说的是一个人丢了斧子,怀疑是邻居偷的,于是越看越觉得邻居哪哪儿都不对劲,斧子一定是他偷的!当真相大白后,再看邻居,却觉得越看越无辜。这就是“证实偏见”。


这就好比,证实偏见是我们大脑中的过滤器,它过滤出与我们现有情绪一致的那些信息,并凸显出来。经过这样的过滤,我们的情绪会不自觉地朝一个极端发展。


所以,我们才会觉得,要迟到了,偏偏一路红灯;刚洗完车,就下雨了;自己排的那一队,永远前进得最慢。


不仅心理学如此,在生理学上,我们的大脑也的确更倾向于记住负面事件。美国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说过:“负面事件比正面事件更顽强。”



那负面事件究竟要比正面事件顽强多少呢?有人做过统计,在文学作品中,负面事件和正面事件出现的比例是5比1,这是一个非常不真实的比例。


但从进化论的角度,却是完全合理的。在一个物种竞争激烈的世界里,只有不忽视可能的危险,快速果断地做出反应,并把这些教训牢牢记在脑子里的人,才能生存下来。


因此不自觉地关注“坏事儿”,其实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一种本能。


既然“糟心事总是扎堆发生”是一种假象,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摆脱“坏心情”的侵扰呢?



我们可以试着分以下三步走。


第一步,找到压力源头。


负面情绪往往是由于压力导致的,每个人的压力源头不同,教育水平、收入水平、人际关系以及健康状况都有可能造成压力。


调查显示,女性更容易受到网络上、朋友间和家人们的压力,而男性更容易遭到工作方面的压力。找到自己的压力源头,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第二步,积极应对消极情绪。


在人格理论中,人被分为“行为导向”和“状态导向”两类。“行为导向”的人能够主动控制消极情绪,在承受压力时保持积极的自我认知,更有动力去解决问题。


而“状态导向”的人容易被消极情绪影响,在事情恶化时往往会犹豫或者拖延,让事情越来越糟。



第三步,培养乐观心态。


与其总关注不愉快的事,不如不断暗示自己好的事情,让情绪朝积极的一面发展,在乐观的情绪中,事情也容易变得越来越顺利。


比如说,当你非常郁闷的时候,可以试着把令人振奋的想法列在纸上,还可以在脑海中塑造一个成功的自我形象,然后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这些就是今天想要跟你分享的内容,愿你每天都有好心情,我们下期再见!


Source:

1.三联生活周刊 《当坏事发生时,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情》

2.增强心理韧性的10个关键要素

3.墨菲定律与证实偏见


撰稿 | 董璞玉

主持人 | 张煜霖,原海南电视台、杭州电视台主持人、记者。

主编 | 韩悦思

节目运营 | 柳婷婷

专辑图视觉创意 | 贺归昀

主视觉 | 李芳舟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新知日历 Daily knowledgeBy 中英法三语主持人褚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