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訪來賓:本書主編、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王鈺婷
『要說一段臺灣性別運動的故事,這一百多年來的路徑要從哪裡開始訴說?』《性別島讀—臺灣性別文學的跨世紀革命暗語》主編王鈺婷教授將從這本《性別島讀》編寫的緣起與發想談起,以年代來編排的意義。台灣有許多關於文學史或評論的書,而出版台灣性別文學的意義為何?又什麼是性別文學?在性別運動中,文學如何扮演關鍵角色?
從幽靈人間,漢人傳說的女鬼(女性只能當鬼才有超能力)、原住民女巫處理生死問題;到日治時期,女性從識字到文學創作,女性只有婚姻,可以展演的空間非常有限;1950年代女性作家打造自己的房間,女子在不合理的婚姻中抑鬱的悲劇;1960年代借鏡現代主義,婚戀敘寫是女作家關懷主題;1970年代新女性主義、婦女新知;1980-90解嚴前後女性受到政治與父權的壓迫,女性情慾的書寫;2000年後,不同形式的創作,以及me too反性侵文學,性騷擾性侵成為文學的主題。時代的演進是否也顯示女性作家對於議題關注的變化?而寫作議題的變化,如何展現女性性別角色的轉變?
從孽子以降,以90年代同志及對於愛滋的書寫,2000年後詩、劇場,不同表現的媒介,直到2019年台灣同婚合法,台灣性別文學,在同志層面的演進為何?是否也呈現同志主體性被看見?
邱貴芬教授推薦序提到,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強調女性主體,男性學者參與很少,原因為何?回到第一題的發問,是否也呈現出正統的文學史的性別盲點?
最後是書名的發想,性別『島』讀…倒讀….導讀…
官網收聽
Apple Podcast
教育電台性別平等Easy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