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訪來賓: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畢恆達
『1992年回臺灣教書,第一件學術工作就是幫「土木與環境」這本通識教科書撰寫其中「人造環境與設計」的章節,因此花了一些時間搜集研讀臺灣的性別空間資料。1993年聯合報繽紛版編輯邀請撰寫「環境觀察」專欄,寫沒有多久,就變成性別專欄了。』
空間從來不是獨立於性別議題而存在。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畢恆達教授,開設「性別與環境」課程20多年,本集邀請畢老師談談性別與環境開課的發想與緣起與開課的背景。
課程如何設計?從110年度下學期課程大綱 總論:台大校園空間性別史、性別與空間 身體:陰道獨白到陰莖獨白、從身體到遊戲、運動競賽 跨性別(宿舍)、同志空間、性別友善廁所、家空間 、恐懼地景安全城市、性別都市社區 女性主義建築 主題範圍從身體、到性傾向、家、社區、城市、女性主義建築,由小而大,從個人身體空間到城市,談論性別與空間,如何不只侷限在實體空間?
學生反應與回饋:印象深刻的學生報告主題內容,以及開課遇到最困難的事是甚麼?如何解決?
社會氛圍:從第一次開課至今,課程主題如何因應社會氛圍而變化?學生對課程的回饋有沒有世代差異(關切的議題)?
官網收聽
Apple Podcast
教育電台性別平等Easy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