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修行路上的弘法。还没有明心见性,还没有大开圆解,是否就不能弘法呢?不是的。
弘法呢,有各种角度各种维度,我们之前说的“弘法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造无明业”,是指以自己还没有觉悟状态的知见去替代佛法的正知正见,这个呢,是很危险的一种行为,是造无明业的一种事情。
在这种行为的过程当中呢,有一个特点,就是“未证言证”——自己没有体会而不自觉,把自己当成有体会来处理。
如果觉照着自己还没有明心见性,觉照着不让自己的知见来遮盖佛法的正知正见,而仅仅是守着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来说,同时也表明这是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或者是从经论或者是从其他善知识的地方所听说来的,如果能够保持这种觉照,那么就不会误导他人,就不会说是造无明业,而是在弘扬佛法,是在劝信佛法,是在指引其它生命亲近佛法、亲近三宝。这是弘法。
在修行路上如果能够保持着觉照,不要妄推圣境,不要让还没有明心见性的见解遮挡住正知正见,而是如实如是的表述、如实如是的呈现,那么这个就是在弘法。
弘法可以劝信,可以在各种场合去提问跟修行相关的话题,以一种行布施的心态去布施自己的身口意,去护持三宝的道场,都是弘法。弘法并不是说要成就以后才可以进行的事业。
摘录自禅者大信2015年12月17日微信语音
By 如是说法5
11 ratings
修行路上的弘法。还没有明心见性,还没有大开圆解,是否就不能弘法呢?不是的。
弘法呢,有各种角度各种维度,我们之前说的“弘法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造无明业”,是指以自己还没有觉悟状态的知见去替代佛法的正知正见,这个呢,是很危险的一种行为,是造无明业的一种事情。
在这种行为的过程当中呢,有一个特点,就是“未证言证”——自己没有体会而不自觉,把自己当成有体会来处理。
如果觉照着自己还没有明心见性,觉照着不让自己的知见来遮盖佛法的正知正见,而仅仅是守着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来说,同时也表明这是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或者是从经论或者是从其他善知识的地方所听说来的,如果能够保持这种觉照,那么就不会误导他人,就不会说是造无明业,而是在弘扬佛法,是在劝信佛法,是在指引其它生命亲近佛法、亲近三宝。这是弘法。
在修行路上如果能够保持着觉照,不要妄推圣境,不要让还没有明心见性的见解遮挡住正知正见,而是如实如是的表述、如实如是的呈现,那么这个就是在弘法。
弘法可以劝信,可以在各种场合去提问跟修行相关的话题,以一种行布施的心态去布施自己的身口意,去护持三宝的道场,都是弘法。弘法并不是说要成就以后才可以进行的事业。
摘录自禅者大信2015年12月17日微信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