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

《徐无鬼》第二讲(2)牧马与养生的关系


Listen Later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牧马与养生的关系

黄帝在牧马童子面前,非常谦卑,他知道要找的活神仙就是这个小牧童。于是他又进一步请教说:“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治天下这种事,虽然不是你这位神仙感兴趣的,但你可以给我们开示开示,指点一二嘛。“小童辞”,小童说,我不管这些事,你问的这些和我毫不相关。“黄帝又问”,黄帝采用“粘”字诀,缠住不放,好容易遇到了真神仙,怎么能轻易放过呢?一定要问出个所以然。

小牧童被他纠缠不过,就说:“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治天下是很简单的事情,就跟我放牛放马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去掉影响马群健康的不利因素就行了。所以“治天下”,就是去掉影响天下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就这么简单。

《易经》说:“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这条原则,儒道两家是相通的。运用到政治上,就是把危害社会的因素去掉,把危害社会发展、危害社会安定的因素去掉。这些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还是很难的。历朝历代都想治天下,都知道这个道理,就是做不好。做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就是皇帝自身做不到。

明代的嘉靖皇帝,在皇宫里修了道观,天天炼丹、打坐,十几年不上朝,他的皇后、妃子、儿子,乃至内阁大臣等全部都不见,自己清心寡欲去修道。他哪里是在当皇帝,把天下国家都弄乱了。明朝的衰败就是从嘉靖皇帝开始的,内有严嵩这样的奸臣,外有倭寇骚扰,嘉靖皇帝当了四十五年的皇帝,搞得朝纲不振,宦官权臣当道。像这样学道,其实是在打妄想,根本不是学道。宋徽宗也好道,自称“道君皇帝”,找了些妖人在宫廷里乱搞,结果国家也完蛋了。唐武宗好道灭佛,结果灭佛第二年,自己就因误服丹药被毒死了,当时才三十二岁。

尽管这里说“去其害马者而已矣”,要把这个真理用到实处却不容易。现在的社会比古代要复杂万倍,中国古代社会人口最多的时候不过五六千万,现在是十多亿;以前是农耕社会,现在是高科技时代的商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以前北有大漠,西有青藏高原,东面南面有大海,咱们“天朝帝国”拥有黄河、长江、珠江这么一大块全世界最肥美的地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不像西伯利亚、俄罗斯和北欧有严冬,也不像印度、埃及,酷暑时热得要命。在中国这个地方,古代农商经济是非常繁荣的。在宋代,据说中国的GDP占全球三分之一还有余,在鸦片战争时期,GDP仍然占了世界的百分之三十,数倍于英国。GDP虽然很强,但有用吗?鸦片战争输在四千英兵手里,其中的教训在哪里呢?

所以,“去其害马者而已矣”看似很简单,但落到实处不容易,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上更不容易。这个道理大家好好感觉,我们不谈国家这样的大事,仅仅放在自己的修身上,能做到都不容易啊。怎样去掉危害我们身心健康的不好习惯呢?做到这样,身心就得养,修身养性就很好了。

“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黄帝很圣明,知道见到神仙了,于是乎“再拜稽首”,磕了一个头,再磕一个头,称其为“天师”。在道教里,“天师”这个称呼是从这儿来的。《道德经》中没有“天师”这两个字,《庄子》里才有。后来道教中的天师道尊创始人张道陵为天师,以后张家世袭。元世祖时册封其三十五代孙张宗演为“嗣汉三十六代天师”,开启了中央政府册封天师的先例,直至今天,已传了六十五世了。

 

各行各业的众生相

下面这一段很精彩,描写了我们红尘中的众生相。

“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líng谇suì之事则不乐,皆囿于物者也”,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智谋之士喜欢玩“智慧”,搞数学的喜欢玩数学,搞权谋的喜欢玩权谋,打算盘的喜欢打算盘。大家都习惯于有个“爱好”,如果让领导同志无所事事,他就会闷闷不乐。

“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辩士”,有的人喜欢争辩,喜欢和别人抬杠。你说是,他说非;你说非,他说是。像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包不同”一样,总是和别人抬杠。“辩士”辩什么?机辩要有逻辑性,没有逻辑性,怎么谈?“谈说之序”,“序”就是要有逻辑性;另外还得要有谈资,要有可谈的内容才行,这样大家才可以针锋相对展开辩论。西藏有“辩经”的传统,平时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也会有辩论,法庭上控方和辩方也要互相辩驳。有的人就喜欢玩这些事,如果没有“谈说之序”,那还有什么乐趣呢?

“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什么是“察”?《道德经》里说:“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所谓察察,明察秋毫呀。古人有句话:“察见渊鱼者不祥。”如果一个人的眼睛很亮,像X光一样什么东西都看得见,那就不吉利。“凌谇”则是对任何事都要深盘细问,刨根问底。“察士凌谇”,说的是一些类似绍兴师爷的人,就喜欢打官司,找别人麻烦,很尖刻,每天拿着显微镜、放大镜找别人的过失。如果没有这些事情,他们会觉得不快乐。

这几种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皆囿于物者也”,都是被自己的习惯,包括工作习惯和性格习惯所拘系。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人。喜欢佛教的人,天天要谈佛教,如果没有佛教谈,他会闷闷不乐。特别是现在的“禅油子”们,在网上谈禅不亦乐乎,一天不谈就不欢喜。念佛的人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念佛,说到其他的就不高兴。学密宗的天天谈密,离开了密宗也非常不高兴。玩诗词歌赋的人,天天迷在诗词歌赋上。玩股票的人,天天迷在股票上,除了股票,他无所事也无所闻。打麻将的人,天天喜欢打麻将,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想找人凑场子,以便打发一天的时间。现在的小孩子喜欢玩电子游戏,不允许他玩,意见大得不得了。这些都是“皆囿于物者也”。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By 万万读书

  • 5
  • 5
  • 5
  • 5
  • 5

5

1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