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

《徐无鬼》第三讲(5)三层悲的境界


Listen Later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三层悲的境界

接下来,南伯子綦叹了一口气说:“我悲人之自丧者,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后而日远矣。”这里的“悲”有三层,首先是“我悲人之自丧者”,成玄英对此在“疏”中说:“子綦悲叹世人舍己慕他,丧失其道。”我们经常说菩萨有慈悲心,《庄子》里道人的慈悲心也是很重的。这个慈悲心还分几层,一层比一层要深。“我悲人之自丧者”,修道的人看见别人不去修道,就觉得别人好可怜,在六道轮回中不自由、不自在;学佛的人看见别人不学佛,也觉得心里酸酸的,你们怎么不学佛,下辈子怎么办啊?这类修道、学佛的人,看起来好像悲天悯人的,其实他们自己就很可怜,因为他们修道、学佛没能回归于大道,回归于真如自性,反而使自己失去了真性。

然后,“吾又悲夫悲人者”,成玄英对此在“疏”中说:“夫道无得丧,而物有悲乐,故悲人之自丧者亦可悲也。”看见众生受苦受难,当然义不容辞,要去救苦救难,所谓“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嘛。这样的人,舍身忘己,发慈悲,行布施,不断去做好人好事,好辛苦呀。这样的道人的确很可怜,很令我同情,所以“悲夫悲人者”,我看见这样一批“殉道”的人,觉得他们太可怜了。大家体会一下其中的味道,这个说法是站在更高一层的。现在这些学佛的人,有不少学成佛呆子、佛痴,谁看见了都要为他们难过。佛法是智慧的学问,是解脱的学问,这些学佛的人是否得了智慧?是否得了解脱?是否得了自在?如果他没有得自在和智慧,那他学佛基本是学到岔路上去了,这是铁定的。所以才有“吾又悲夫悲人者”,这些人,能不让人怜悯吗?

下面还有,“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成玄英对此在“疏”中说:“夫玄道冲虚,无丧无乐。是以悲人自丧及悲者,虽复前后悲深浅称异,咸未偕道,故亦可悲。”这些慈悲的人,为道奉献的人,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性命都投入大道之中,投入到普度众生之中,他们的慈悲心到底是什么?能够实现吗?这样的慈悲心到底是智慧还是愚痴呢?我现在说的话,可能会得罪一些学佛的人。有的人到寺院里,见了老师父,热泪盈眶,眼泪一下就出来了。我们可以说,这个人不错,发心很好,与佛法相应,心灵相通。第二次去,又是热泪盈眶;第三次去,还是热泪盈眶,那不是犯愚痴吗?为什么总是把慈悲心挂在心里呢?学佛法要得乐,“常乐我净”,需要法乐和自在。一进三门,见了人就泪汪汪,像见了许久不见的亲娘一样,那就犯愚痴了。初次进入庙门,有这个机缘,非常好,非常圆满。两次三次、十次八次、十年八年还是这个状态,这不是愚痴吗?所以,“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有的人的确很慈悲,经常悲天悯人,但这种心情到底是智慧还是愚痴?是解脱还是束缚?真正的道人,看到他们这样心里不着急吗?非常着急啊!

禅宗有段公案,道吾和尚和云岩和尚一块儿去参南泉祖师。南泉祖师几番对话下来,道吾和尚就过关了,但是云岩和尚没有过关。道吾一见南泉,南泉就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宗智。”道吾的法名叫宗智。南泉接着问:“智不到处,如何生宗?”如果智慧没有到,你又如何能得“宗”呢?道吾就回答:“切忌道著,道著即头角生。”千万别说什么“智不到处,如何生宗”,一说这个,头上就要长角,犯愚痴,成畜生啦。南泉和尚什么也没说,转身走了。

云岩和尚不明白,就问:“师兄,你怎么这样一说,南泉老和尚就回去了呢?”道吾就说:“你去问南泉老和尚吧。”云岩就去问南泉老和尚,“我师兄这样回答后,老和尚你为什么就回去了呢?”“哎呀,你师兄不是已经说了吗?切忌道著,道著即头角生嘛。”让云岩听得一头雾水。

后来道吾和云岩回到师父药山处,因为云岩没有开悟,药山就反复给他说:“你师兄是对的,切忌道著,道著即头角生。”连续说了多次,云岩还不明白,他的师兄道吾在一旁,听着师父和云岩的对答,知道师弟屡次都没有过关,但是又不敢吭声,就咬自己的指头,把指头都咬出血了,替他着急!道吾对云岩,就是“悲夫悲人之悲者”呀。

这里一层一层递进的境界,我们要好好感觉。有了这样的感觉后,“其后而日远矣”,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三层可悲的现象,看见了自卖与被卖、被他人炒作这类麻烦,所以就要明,学道的人不能有一点扬名的念头。只要有一点想出头的念头,别人就会来炒作拍卖你了。大家要注意,名头也是可以买卖的哟。壁上的这些字画,本来可能一文不值,如果某个亿万富翁收藏了,放在他的客厅里面,再找几位大学士来品评一下,“这个竹子画得真是好呀!”大家一宣传,这幅画可能就要卖到上百万了。现在的拍卖行里,这种类似的炒作也非常厉害的。

真正的道人,要远离这些荣辱是非。远离了,那些人还能炒作你吗?还能鼓吹你吗?“其后而日远矣”,他就把自己藏得深深的,真正地藏起来了,没有人知道。禅宗里的洞山祖师在圆寂前说道:“我有闲名在世,谁能为我除之?”他说我这十多年,在洞山道场带了这么多徒弟,天天迎来送往,应酬接待,不舒服啊,谁能把我这个闲名去掉?这时一位小沙弥说:“请问和尚法号?”这个小沙弥鬼不鬼呀?机灵不机灵呀?你说你有闲名在世,我可连你姓甚名谁都不知道。洞山很欢喜,就说:“阿弥陀佛,谢子为我除名,我的闲名已尽。”然后安然坐化。这个公案还是挺有趣的。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By 万万读书

  • 5
  • 5
  • 5
  • 5
  • 5

5

1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