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第四讲 圣人之福与小人之福
子綦有八子,陈诸前,召九方歅曰:“为我相吾子,孰为祥?”九方歅曰:“梱也为祥。”子綦瞿然喜曰:“奚若?”曰:“梱也将与国君同食以终其身。”子綦索然出涕曰:“吾子何为以至于是极也!”九方歅曰:“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今夫子闻之而泣,是御福也。子则祥矣,父则不祥。”
子綦曰:“歅,汝何足以识之,而梱祥邪?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吾未尝为牧而牂生于奥,未尝好田而鹑生于宎,若勿怪,何邪?吾所与吾子游者,游于天地。吾与之邀乐于天,吾与之邀食于地;吾不与之为事,不与之为谋,不与之为怪;吾与之乘天地之诚而不以物与之相撄,吾与之一委蛇而不与之为事所宜。今也然有世俗之偿焉!凡有怪征者,必有怪行,殆乎,非我与吾子之罪,几天与之也!吾是以泣也。”
无几何而使梱之于燕,盗得之于道,全而鬻之则难,不若刖之则易,于是乎刖而鬻之于齐,适当渠公之街,然身食肉而终。
啮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曰:“奚谓邪?”曰:“夫尧,畜畜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夫民,不难聚也;爱之则亲,利之则至,誉之则劝,致其所恶则散。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假乎禽贪者器。是以一人之断制利天下,譬之犹一也。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
“超级大师”九方歅
从这里开始的四段话虽然不长,但如果讲起来还是非常花时间和功夫的。这后面的才是《徐无鬼》全篇的高潮。现在我们来看正文。
“子綦有八子,陈诸前,召九方歅yīn曰:‘为我相吾子,孰为祥?’九方歅曰:‘梱kǔn也为祥。’子綦瞿jù然喜曰:‘奚若?’曰:‘梱也将与国君同食以终其身。’子綦索然出涕曰:‘吾子何为以至于是极也!’九方歅曰:‘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今夫子闻之而泣,是御福也。子则祥矣,父则不祥。’”
《庄子》的其他篇章也谈到了南郭子綦,他是神仙一类的人物,非常了不起。这样的神仙人物,估计也不止一个太太,不然怎么能有八个儿子呢?作为父母,当然很关心子女的命运。他已经是神仙了,完全知道自己儿孙的命运,但他还是不放心,就请神算子九方歅来看看。
在《列子》里,“九方歅”作“九方皋gāo”,很多人都知道“九方皋相马”的故事。春秋时代,秦穆公喜欢千里马,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花了上万两黄金求千里马,但是始终没有寻到满意的。当时伯乐是相马的大师,他向秦穆公推荐了九方皋,说他这位师兄相马的功夫非常好。秦穆公就问伯乐:“九方皋相马的功夫和你相比,水平如何?”伯乐回答:“我怎么能和他相比?我只能相‘形’,而九方皋相的是‘神’,百倍于我。”秦穆公拿出一千两黄金给九方皋,让他去寻找千里马。九方皋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找回一匹千里马,此前他向秦穆公打了一个报告,说这匹千里马是一匹黄色的母马。过了几天,这匹马被送到了秦穆公那儿,秦穆公一看,这马明明是黑色的公马。秦穆公说:“九方皋相的什么马呀?他连马的颜色、公母都分不清楚,搞什么鬼?”伯乐观察这匹马之后,就对秦穆公说:“我是真的服气了,九方皋相马,遗其相,而得其神呀!”九方皋只注意马的精神,外部形象什么的,他根本不管。谁家的马,叫什么名字,公的还是母的,白的还是黑的,根本不管,超然相外。后来,秦穆公试了这匹马,果然是千里马中的千里马。这就是“九方皋相马”的故事,非常了不得。他在相人上也不错,不过在这儿,庄子导演的这场戏中,有点挖苦九方皋的意思。
南郭子綦把九方歅请过来说:“我有八个儿子,您帮着看看,哪一位最吉祥?”九方歅把这八个儿子一一看过,说道:“梱也为祥。”南郭子綦先生的其他七个儿子的姓名不知道,只知道其中一位叫“梱”,从这个字来看,就不怎么吉利,可以看作是“捆”,捆绑的意思,哪里会吉祥呢?
子綦很惊喜,他可能知道这个儿子不祥,但是九方歅这个“超级相师”说这个儿子很吉祥,当然会有惊喜之情。为什么这个儿子会吉祥呢?九方歅就说,“梱也,将与国君同食以终其身”,梱以后能够陪伴国君,和国君在一个桌子上吃饭。我们想一想,能够和国君一起吃饭,这可不是一般的荣耀呀。
但是,听到这句话后,子綦是“索然出涕”,他心里非常沉重,不仅仅沉重,而且还哭出声了:“吾子何为以至于是极也!”我这个儿子怎么会落到这样的境地?怎么会有这样悲催的遭遇呢?南郭子綦尽管是楚国的贵族,但他好道,最终成了修道的隐士,对于“与国君同食”这类俗人认为的荣耀,可以说是最看不上的。这个儿子怎么会有这样的下场呢?伴君如伴虎,与国君同食可不是什么吉利的事啊。
在古代,能够和国君同食,是多大的荣耀呀。还别谈以前,就说现代,以前毛泽东宴请哪位,那真是荣耀得不得了。记得“文化大革命”时,有些红卫兵在北京和毛主席握手后,回到老家,一万个人都想要跟他握手,“哎呀,这个手是毛主席握过的。”都要去握一下,那不得了,手都要被弄脱臼。如果能够和毛主席一起吃饭,那就更荣耀了,能够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合影留念,也是非常荣耀的事情。搞广告策划的都知道利用这些,很清楚其中的分量。所以九方歅就劝子綦说:“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能与国君同食是“泽及三族”的好事啊,就连父族、母族、妻族的族人都可以沾光,何况亲生父母呢?
对于父亲来说,听到儿子有这样的好消息,应该高兴才是,而你却是“闻之而泣”,那就是你这个做父亲的没有福分,不会享福了。四川话说,“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就像买彩票中了大奖你不去领取,给你升官你不愿意升,犯傻啊!你这样拒绝好运,拒绝好的因缘,这不是“御福”吗?所以,“子则祥矣,父则不祥”,你的儿子很吉祥,你这个老爸连福都不会享,很糟糕。
南郭子綦的价值观
九方歅有九方歅的境界,南郭子綦有南郭子綦的境界,这里南郭子綦就发表了一番自己的观点。
“子綦曰:‘歅,汝何足以识之,而梱祥邪?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吾未尝为牧而牂zāng生于奥,未尝好田而鹑生于宎yǎo,若勿怪,何邪?’”子綦就问,九方先生,你凭什么认定我这个儿子有福呢?道家学说认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到底是福是祸,谁也说不清楚。有时候看明明是福气,结果是祸害;有时候看见是祸害,转眼之间可能就成了福气。“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很多人造反,跟着“四人帮”跑,当革委会主任什么的,福气大得很;粉碎“四人帮”后,大多就进监狱了,基本翻不了身。另外一些人很刚强,坚决反“四人帮”,因此掉了脑袋;有些人反“四人帮”含蓄一些,虽被关到监狱里,等到粉碎“四人帮”以后,这些人就成了英雄,纷纷平反了。所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些事情说不清楚。
享尽酒肉算是福气吗?“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只不过是从口鼻到肚子里面旅游了一番,可以说是“五谷轮回”嘛。孙悟空不是给厕所起个道号叫“五谷轮回之所”吗?嘴里吃进去,厕所拉出来,然后回到田里。另一方面,“何足以知其所自来”?我们享受的酒色财气这些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因缘何在?有的人说,我知道食物怎么来的。饲养场里有猪、有羊,养鸡场里有鸡,菜园里有菜。是的,有猪、有羊、有菜,但是这些东西怎么会到你嘴里去的呢?也有很多人想吃,但是没有钱,吃不上;有的人天天大鱼大肉,却吃出祸事来了,比如糖尿病、痛风什么的,怎么办呢?你自己到底有什么样的因缘,自己的命运和自身的福报有多少?“其所自来”啊,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都是被动地在命运的河流中流淌,是无法驾驭自己的命运之舟的。
5
11 ratings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第四讲 圣人之福与小人之福
子綦有八子,陈诸前,召九方歅曰:“为我相吾子,孰为祥?”九方歅曰:“梱也为祥。”子綦瞿然喜曰:“奚若?”曰:“梱也将与国君同食以终其身。”子綦索然出涕曰:“吾子何为以至于是极也!”九方歅曰:“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今夫子闻之而泣,是御福也。子则祥矣,父则不祥。”
子綦曰:“歅,汝何足以识之,而梱祥邪?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吾未尝为牧而牂生于奥,未尝好田而鹑生于宎,若勿怪,何邪?吾所与吾子游者,游于天地。吾与之邀乐于天,吾与之邀食于地;吾不与之为事,不与之为谋,不与之为怪;吾与之乘天地之诚而不以物与之相撄,吾与之一委蛇而不与之为事所宜。今也然有世俗之偿焉!凡有怪征者,必有怪行,殆乎,非我与吾子之罪,几天与之也!吾是以泣也。”
无几何而使梱之于燕,盗得之于道,全而鬻之则难,不若刖之则易,于是乎刖而鬻之于齐,适当渠公之街,然身食肉而终。
啮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曰:“奚谓邪?”曰:“夫尧,畜畜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夫民,不难聚也;爱之则亲,利之则至,誉之则劝,致其所恶则散。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假乎禽贪者器。是以一人之断制利天下,譬之犹一也。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
“超级大师”九方歅
从这里开始的四段话虽然不长,但如果讲起来还是非常花时间和功夫的。这后面的才是《徐无鬼》全篇的高潮。现在我们来看正文。
“子綦有八子,陈诸前,召九方歅yīn曰:‘为我相吾子,孰为祥?’九方歅曰:‘梱kǔn也为祥。’子綦瞿jù然喜曰:‘奚若?’曰:‘梱也将与国君同食以终其身。’子綦索然出涕曰:‘吾子何为以至于是极也!’九方歅曰:‘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今夫子闻之而泣,是御福也。子则祥矣,父则不祥。’”
《庄子》的其他篇章也谈到了南郭子綦,他是神仙一类的人物,非常了不起。这样的神仙人物,估计也不止一个太太,不然怎么能有八个儿子呢?作为父母,当然很关心子女的命运。他已经是神仙了,完全知道自己儿孙的命运,但他还是不放心,就请神算子九方歅来看看。
在《列子》里,“九方歅”作“九方皋gāo”,很多人都知道“九方皋相马”的故事。春秋时代,秦穆公喜欢千里马,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花了上万两黄金求千里马,但是始终没有寻到满意的。当时伯乐是相马的大师,他向秦穆公推荐了九方皋,说他这位师兄相马的功夫非常好。秦穆公就问伯乐:“九方皋相马的功夫和你相比,水平如何?”伯乐回答:“我怎么能和他相比?我只能相‘形’,而九方皋相的是‘神’,百倍于我。”秦穆公拿出一千两黄金给九方皋,让他去寻找千里马。九方皋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找回一匹千里马,此前他向秦穆公打了一个报告,说这匹千里马是一匹黄色的母马。过了几天,这匹马被送到了秦穆公那儿,秦穆公一看,这马明明是黑色的公马。秦穆公说:“九方皋相的什么马呀?他连马的颜色、公母都分不清楚,搞什么鬼?”伯乐观察这匹马之后,就对秦穆公说:“我是真的服气了,九方皋相马,遗其相,而得其神呀!”九方皋只注意马的精神,外部形象什么的,他根本不管。谁家的马,叫什么名字,公的还是母的,白的还是黑的,根本不管,超然相外。后来,秦穆公试了这匹马,果然是千里马中的千里马。这就是“九方皋相马”的故事,非常了不得。他在相人上也不错,不过在这儿,庄子导演的这场戏中,有点挖苦九方皋的意思。
南郭子綦把九方歅请过来说:“我有八个儿子,您帮着看看,哪一位最吉祥?”九方歅把这八个儿子一一看过,说道:“梱也为祥。”南郭子綦先生的其他七个儿子的姓名不知道,只知道其中一位叫“梱”,从这个字来看,就不怎么吉利,可以看作是“捆”,捆绑的意思,哪里会吉祥呢?
子綦很惊喜,他可能知道这个儿子不祥,但是九方歅这个“超级相师”说这个儿子很吉祥,当然会有惊喜之情。为什么这个儿子会吉祥呢?九方歅就说,“梱也,将与国君同食以终其身”,梱以后能够陪伴国君,和国君在一个桌子上吃饭。我们想一想,能够和国君一起吃饭,这可不是一般的荣耀呀。
但是,听到这句话后,子綦是“索然出涕”,他心里非常沉重,不仅仅沉重,而且还哭出声了:“吾子何为以至于是极也!”我这个儿子怎么会落到这样的境地?怎么会有这样悲催的遭遇呢?南郭子綦尽管是楚国的贵族,但他好道,最终成了修道的隐士,对于“与国君同食”这类俗人认为的荣耀,可以说是最看不上的。这个儿子怎么会有这样的下场呢?伴君如伴虎,与国君同食可不是什么吉利的事啊。
在古代,能够和国君同食,是多大的荣耀呀。还别谈以前,就说现代,以前毛泽东宴请哪位,那真是荣耀得不得了。记得“文化大革命”时,有些红卫兵在北京和毛主席握手后,回到老家,一万个人都想要跟他握手,“哎呀,这个手是毛主席握过的。”都要去握一下,那不得了,手都要被弄脱臼。如果能够和毛主席一起吃饭,那就更荣耀了,能够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合影留念,也是非常荣耀的事情。搞广告策划的都知道利用这些,很清楚其中的分量。所以九方歅就劝子綦说:“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能与国君同食是“泽及三族”的好事啊,就连父族、母族、妻族的族人都可以沾光,何况亲生父母呢?
对于父亲来说,听到儿子有这样的好消息,应该高兴才是,而你却是“闻之而泣”,那就是你这个做父亲的没有福分,不会享福了。四川话说,“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就像买彩票中了大奖你不去领取,给你升官你不愿意升,犯傻啊!你这样拒绝好运,拒绝好的因缘,这不是“御福”吗?所以,“子则祥矣,父则不祥”,你的儿子很吉祥,你这个老爸连福都不会享,很糟糕。
南郭子綦的价值观
九方歅有九方歅的境界,南郭子綦有南郭子綦的境界,这里南郭子綦就发表了一番自己的观点。
“子綦曰:‘歅,汝何足以识之,而梱祥邪?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吾未尝为牧而牂zāng生于奥,未尝好田而鹑生于宎yǎo,若勿怪,何邪?’”子綦就问,九方先生,你凭什么认定我这个儿子有福呢?道家学说认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到底是福是祸,谁也说不清楚。有时候看明明是福气,结果是祸害;有时候看见是祸害,转眼之间可能就成了福气。“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很多人造反,跟着“四人帮”跑,当革委会主任什么的,福气大得很;粉碎“四人帮”后,大多就进监狱了,基本翻不了身。另外一些人很刚强,坚决反“四人帮”,因此掉了脑袋;有些人反“四人帮”含蓄一些,虽被关到监狱里,等到粉碎“四人帮”以后,这些人就成了英雄,纷纷平反了。所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些事情说不清楚。
享尽酒肉算是福气吗?“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只不过是从口鼻到肚子里面旅游了一番,可以说是“五谷轮回”嘛。孙悟空不是给厕所起个道号叫“五谷轮回之所”吗?嘴里吃进去,厕所拉出来,然后回到田里。另一方面,“何足以知其所自来”?我们享受的酒色财气这些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因缘何在?有的人说,我知道食物怎么来的。饲养场里有猪、有羊,养鸡场里有鸡,菜园里有菜。是的,有猪、有羊、有菜,但是这些东西怎么会到你嘴里去的呢?也有很多人想吃,但是没有钱,吃不上;有的人天天大鱼大肉,却吃出祸事来了,比如糖尿病、痛风什么的,怎么办呢?你自己到底有什么样的因缘,自己的命运和自身的福报有多少?“其所自来”啊,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都是被动地在命运的河流中流淌,是无法驾驭自己的命运之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