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便览

《癌病房》索尔仁尼琴


Listen Later

索尔仁尼琴:《癌病房》 (Ракеевый Кормус, 1967)
本书是索尔仁尼琴(1918-) )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因为苏联禁止在刊物上登载(1966年),所以是在西方国家出版的。主题是以癌病房的医生和患者为主的一群人面对生死的斗争,舞台是塔什干市的综合医院。全书分为两卷,第1卷描写的是1955年2月初的一周间,第2卷是其后的一个月即3月上旬。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苏联的政治和社会发生了变化,小说就是以这一变化的发展为背景的。书中细致描绘了医院里各种各样的对话和行动,没有展开情节的主要人物。如果就故事展开中的关系而言, 也仅是科斯托格罗托夫和女医生甘加托洛、护士卓娅之间的友谊而已。
科斯托格罗托夫是个34岁的男子,过去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流放, 现在因为治疗癌肿瘤而被带到医院。和他对立的人物是罗萨诺夫,那是文学
个具有小官僚型思想和经历的人物。罗萨诺夫认为揭发社会的不纯分子和反苏分子是“正义”的,是肩负社会利益的斯大林体制的体现者, 但悬,像梦魇一般,发生了斯大林之死及马林科夫下台的事件。癌,正是考验每个人的自我确认以及自我欺骗的试金石。患者们经历各异,病情不同,人各一面,表现迥异,形成各个人物之间的争论。波德维耶夫, 谢尔宾、瓦捷姆、焦姆凯、阿夏、恰鲁依等,每个人对癌症的斗争,多方面表现了人的本性。与此同时,平行地描写了医生们的活动。使人感到,这是一幅苏联社会的缩影。
科斯托格罗托夫随着治疗的进展,燃起了再生的意志。他随着身体的恢复,也萌生了对性的要求,与两个女性加深了关系。很快到了他出院的日子,但他在电车中终于知道,自己虽然对性的要求炽烈,然而已经没有肉体上的能力了。
作者在这部作品中,不在于揭示人的行为的价值面,而是着重探求病与死、改组社会、男女间的性关系等人的精神原则和道德真理,揭示它们的基准。作者站在现代反苏维埃体制知识分子的前列,结果因有这部作品而被放逐国外。其他作品有:《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1962)、《炼狱》1、《1914年8月》、《古拉格群岛》,自传《小牛撞橡树》等。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世界名著便览By 妙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