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

恹哒汗国辉煌:从小国到中亚强国的传奇


Listen Later

哒汗国哒(Hephthalites),欧洲人称之为白匈奴,南朝称之为滑国,北朝称之为哒。吸哒得名,据《梁书·滑国传》 载,哒有名王“厌带夷栗陀”,厌带盖其王之姓,因以为国名; 《通典·边防典》引刘璠《梁典》,称“滑国姓呎哒,后裔以姓为国号,转讹又谓之悒怛”;同书又引韦节《西蕃记》,谓“亲问其国人, 并自称挹阗”。厌带、呎哒、悒怛、挹阗,皆一音之异译。
噘哒在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还是一个小国,而且曾一度受柔然汗国的役属。到了5世纪中叶,哒人游牧在乌浒河(Oxus,即阿姆河)流域,后来逐渐强大,击灭大月氏。公元500 年左右,进兵乾陀罗,取小月氏,代替贵霜王朝而成为中亚细亚的强国。呎哒的都城拔底延城就是大月氏的都城蓝氏城。
噘哒在南面以旁遮普(Punjab)为根据地,逐渐蚕食印度笈多王朝的领地至麻拉瓦(Malwa)而止;在西面,屡败波斯之众, 公元484年的一次战役,还在阵上把波斯萨桑王朝的皇帝Pir-ouz杀死;在东面,于5世纪末乘柔然汗国中衰之际,进兵塔里木盆地,役属了塔里木盆地南道的渴盘陀、朱居波(今新疆叶城)、于阗、疏勒和北道的姑墨(今新疆阿克苏)、鱼兹、焉耆等城邦。它同时利用柔然汗国与高车王国间的矛盾,有时联合柔然来夹攻高车,使塔里木盆地的霸权尽属于己;有时又扶植高车来和柔然进行斗争,巩固了自己在塔里木盆地的霸权。呎哒汗国的版图,西界波斯,东抵塔里木盆地,北邻高车,南包北天竺,东西万余里,南北数千里。
吸哒汗国的疆土固然“土田庶衍,山泽弥望”,但是噘哒人还是过着游牧的生活,“居无城郭,游军而治,以毡为屋,随逐水草,夏则随凉,冬则就温”(《洛阳伽蓝记》引宋云《使西域记》)。他们“以麨及羊肉为粮”。还没有自己的“文字,以木为契”,假使和旁国通信,“则使旁国胡[人]为胡书,羊皮为纸” (《梁书·滑国传》)。呎哒人都善于骑射,他们的男子都“着小袖长身袍,用金玉为带;女人被裘,头上刻木为角,长六尺,以金银饰之”(《梁书·滑国传》)。“衣服类加以缨络,头皆剪发。”(《北史·呎哒传》)吸哒王的“毡帐,方四十步,周围以氍毹为壁。王著锦衣,坐金床,以四金凤凰为床脚”(《洛阳伽蓝记》)。样子非常威严。
燕搭汗国,曾被称为白匈奴,经历了从小国到中亚强国的转变。公元五世纪中叶,燕达人在巫虎河流域逐渐崛起,击灭大月氏,取代贵霜王朝,控制了塔里木盆地。燕搭汗国巧妙利用周边国家的矛盾,巩固了自己的霸权。虽然他们的生活方式以游牧为主,缺乏文字和城郭,但其文化和政治智慧依然令人瞩目。燕达的历史充分展示了游牧民族如何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魏晋南北朝史By 妙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