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伊利亚特》(Ilias,7)
本书是荷马(公元前800)的作品。它与《奥德赛》2并称为古希腊最古老、最长的叙事诗。这两部作品同是以特洛伊战争为题材。《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描写英雄奥德修斯的飘流四方和杀死逼迫他妻子的求婚者的故事。前者有15693行,后者有12110行,两部作品都分成24卷。
特洛伊的神庙祭司,要求进攻特洛伊的希腊军统帅阿伽门农把他的女儿放还给他,但遭到阿伽门农的拒绝。结果特洛伊神向希腊军散布瘟疫。阿基琉斯知道以后,向阿伽门农要求将祭司女儿归还给他,但也没有得到允诺。阿基琉斯因为勇士的“荣誉”受到伤害,愤而退出战斗, 阿基琉斯的母神忒提斯让希腊军尝受到战败的滋味。阿伽门农请求阿基琉斯的谅解,阿基琉斯答应出战,但没有奔赴战场参战。阿基琉斯的密友帕特罗克洛斯借了他的盔甲上阵,但被特洛伊人的大将赫克托尔所杀。阿基琉斯悲痛欲绝,决心出战,杀死了赫克托尔。故事发展到了高潮。
赫克托尔临终时,要求予以埋葬,但愤怒的阿基琉斯将他的尸体拖在战车后加以侮辱。特洛伊的老王、赫克托尔的父亲乞求给予赫克托尔最后也是最大的“荣誉”。阿基琉斯亲自抱起赫克托的尸体,安放在老王普里阿摩斯的车上。阿基琉斯拥有女神忒提斯为母亲,为人世间的悲悯而生。故事最后以特洛伊人的悲痛号泣悼念赫克托尔之死(人类的死亡)来结束。
“伊利亚特”意味着特洛伊的别称伊利昂之歌,它描写了10年特洛伊希腊战争中的几十天所发生的事情。荷马其他的作品有《荷马赞歌》、《蛙鼠之战》,但不知是否他的真作。
又译《伊利昂纪》。--译注
一译《奥德修纪》,与《伊利亚特》为姊妹篇。--译注
该战争是恺撒文明最盛时期的事件。19世纪后叶德国人施利曼背诵了荷马的全诗,致力于寻找特洛伊这个地方,终于在小亚细亚的西北端发现了该地,震惊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