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电信诈骗事件近年来一直是公共讨论的热点,比如今年一月,国内的演员王星被骗到了缅甸,于一周内,在泰国政府的介入下得到了救助和释放。《全球真实故事 2》中还有一篇《媛媛的旅馆》 ,讲述了中国人媛媛在柬埔寨的金边运营的一家旅馆,和离开电诈园区之后于此逗留的人。
Ling 是意大利威尼斯大学亚非研究方向的博士候选人,也是驻东南亚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在该区域有着非常丰富和一手的田野经验。Ling 在这一期节目里进行了独家的分析,详细讲述了作为一线专家,是如何在东南亚对电诈“从业者”进行甄别和援助;真正受害者会面临什么援助,加害者或者主动从业者会面临怎样的法律后果;一线救援组织为何会从事类似工作,最后为什么又放弃了救援。
课代表划重点
02:30 从“血奴”案到电信诈骗。
04:30 电信诈骗是跨世纪,跨区域的产业:从上世纪 90 年代的台湾的电信诈骗,到由被疫情催化而蔓延到了整个东南亚的网络诈骗。
11:40 科技如何“助力”电诈。
16:45 电信“从业者” 画像:受害者,犯罪者,加害者,和处在中间地带的人。避免期待“完美受害人”。
24:25 电诈“从业者”全球化和区域间的巨大差异。
29:00 受害者甄别Victim identification,在电诈“从业者”方面的具体应用,国际组织iNGO和政府部门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34:20 实例分享:一位受害者在逃离园区后,是如何经历了由iNGO和泰国警方共同进行的受害者甄别,以及警方和iNGO的不同出发点。
38:00 Shared burden of proof/共同举证义务在受害者甄别中非常重要,因为受害者会遭受园区方面各种可见和不可见的残酷折磨。
41:00 性服务者在电诈园区的困境和《初步举证》。
44:00 帕拉莫议定书/Palermo Protocal 和其在泰国的法律延伸。
46:20 法律的滞后性在人口贩运方面的具体体现,泰国在受害者甄别程序方面的先进性。
50:10 各类救援组织的介绍和困境,缅甸的复杂性如何加大了救援难度,特朗普一声令下停掉的USAID又是怎样使得刚刚起步的救援体系受到了重挫。
57:40 救援组织图什么 - 出于善良还是为了钱?
Ling 的新书
想一起散步?
添加微信 yiqisanbuqu,加入“一起散步去”听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