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时先关空调还是先熄火,如何做不伤发动机?
微信公众号:e修车
易修车
很多老司机都明白,先熄火再关空调容易对发动机造成损坏。因为,空调未关便熄了火,下次启动时,发动机带着空调、承受过高负荷启动极易受损。
正确的做法是: 停车前几分钟关闭空调。即便是再次启动,也要过几分钟,等发动机得到充分润滑后才可以打开空调。因为这样操作既可以保障空调的高效运转,也可以避免对发动造成损坏。
所以说,一上车就开启空调、先熄火再关空调,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哦。
那么汽车空调在使用过程中还有哪些容易忽略的误操作需要大家注意呢?
1、停车后开着空调睡觉
高温、严寒的环境下,驾车出行困乏时,在车内开着空调睡觉确实很舒爽,正所谓冬暖夏凉,殊不知,这样做非常危险,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窒息,危及性命。
2、空调出风口方向随意调
一般,汽车空调出风口应该在开冷气时将风口适当向上调,开暖气时应将风口适当向下调,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对车内降温,减少空调压缩机的高负荷运行时间,延长其使用寿命。(原因: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的物理原理。)
3 、一上车立即开内循环
天气炎热,要是进车便立即开启空调内循环,这么做不仅不能加快车内温度下降的速度,反而会使车内的含氧量降低,部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入车厢内。
4、总是开着小风量、长时间开空调
不要以为空调开最小风量,就会比较省油。其实,长期以最小的风量,是很难将车内污浊难闻的空气吹出去的。另外,长时间使用汽车空调,就会大大增加冷凝器压力,进而增加制冷系统损耗。
5 、整个冬天不开空调
即便是在冬季,最好每周启动一次空调。空调长时间不启动,会导致其橡胶圈老化,空调内各部件上的润滑油也会变干,进而影响润滑及空调系统运作性能。
另外,空调用久了难免会出现故障,比如空调制冷效率低或者不制冷,开空调车内有异味,耗油量增加等。
下面就来教大家几个简单排查这类问题的方法。
1、空调制冷剂比例不协调
现在空调制冷剂都是R-134a制冷剂,空调对制冷剂的比例是有一个范围标准的,过多或者过少都不行。如果比例不协调就会影响空调的散热性能,可以通过空调压力表监测这个问题。
2、空调滤芯太脏甚至堵塞
汽车在开着空调行驶过程中,外部空气也会被吸入车厢内,外部空气中夹杂的灰尘颗粒、有害粉尘、气味也被同时吸入,空调滤芯可以把其中大部分污染物及颗粒过滤掉。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滤芯就可能被这些粉尘、污垢堵塞,导致空气进不去,不但空调工作效率会明显下降,还影响到车内空气质量,同时油耗也有所增加。因此,应该定期更换空调滤芯,更换周期一般为6个月。
3、水箱、冷凝器污垢沉积
水箱、冷凝器的作用就是用来散热,它们位于车头的发动机仓内。因其装配位置的原因,难免会有灰尘、颗粒污染物通过缝隙钻入其中。日积月累,这两个地方因堵塞、太脏,就会影响散热,检查时表面上看,空调系统工作正常,但就是开空调不凉,而且油耗还会增加。因此,发动机仓内部也要定期清洁哦。
来自 易修车
更多用车、养车知识及服务您可通过以下渠道获取:
1、搜索“e修车”微信服务号;
2、下载易修车APP,获取专属于您私人的互联网车管家;
3、PC网页搜索“易修车”。
容易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