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如何挑选家庭用油
大家好,我是小佳。欢迎大家来到乐活21天营养减脂系列课的第8课。很多学员反映,在外吃饭应酬多,觉得减肥困难重重。我常对学员说,在外吃饭并不是减不下来肥的关键,【乐活21天】要教给大家的并不是在食物面前如履薄冰,每天掐指算饭的过日子,也不是让你天天呆在家里潜心弄食,闭关修炼,越是经常在外面吃,越是要学习如何选择食物,要最大程度的避免外面就餐的“坑”,把与日俱增的脂肪尽可能的消耗扯平,哪怕是没办法减,最起码得做到不往上涨吧。
你若想减,一日三餐在外面吃也能减,你若没有那个决心,天天在家吃饭也是减不下来的。曾经有位私教学员,由于工作原因,80%的几率都是在外面吃饭应酬,但因为他有很强烈的“健康”愿望,即使每日围餐,也成功的在3个月时间减了23斤,腹围减了19cm,并且三高指标全部转阴,与其说他执行力强,不如说他决心够大。
在外面吃饭,对减肥最大的危害是什么?就是不好的油脂。
无论在哪里吃饭,油脂在我们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要摄入,无论是从肥胖、脂代谢、还是心血管方面,选对油对我们的健康极为重要。
今天我们来说说油脂的问题。到底是动物油好还是植物油好?什么油可以热炒,什么油只能凉拌?油应该怎样保存?...
1.从制作工艺上挑
植物油,顾名思义就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油,我们常吃的有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等等。它的提取方法大致分3种:精炼、冷榨、初榨。
精炼:植物油的提取,通常是工业浸出,也就是精炼。这些过程很容易产生自由基、醛类、重金属残留、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但由于人工精炼能提高出油率、增长保质期。我们目前在超市常见的植物油(如花生油)大部分还是工业加工的。
冷榨:少数植物油(如椰子油、橄榄油)常用低温压榨的方法提取,通常温度不超过49摄氏度,此过程能大大降低油的氧化变质。
初榨:此种植物油没有精炼过,并且只被压榨过一次。绝大部分初榨油同时也是冷榨油。初榨油会保留植物原有的风味、颜色和营养价值。比如:初榨椰子油会保留椰子香。
有机:有机这个词指的是油的原料是来自无杀虫剂、无人造肥料、无转基因的农场生产。与油的生产工艺无关。
总结:尽量购买初榨、冷榨、有机、草饲油。不购买人工精炼食用油,防氢氧化。
2.从“必需脂肪酸”的比例挑选
所谓必需脂肪酸,就是人体自身无法合成,需要通过食物摄入的脂肪酸。营养学家推荐摄取的omega-6︰omega-3应该维持在10︰1~5︰1,但是,绝大多数人在这一比例上的数字是20︰1。
优先考虑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植物油
比如亚麻籽油、芥花籽油和大豆油,而omega-6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比如玉米油或者红花油,可以作为较次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到,就算是我们平常认为的饱和脂肪酸的来源,比如说猪油、牛油等等,也是有一定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所以脂肪的世界,也并不是绝对的黑白分明的呢。
这三者对人的健康影响是:
总结:无论是哪种植物油,总盯着一种也会造成营养摄入的“单调”,所以,最“偷懒”的方式莫过于将上面提到的几种较好的植物油,替代着使用。
3.从烹饪发烟点挑选
我们知道,油烧到一定温度都会冒烟。油开始冒烟的温度叫做“烟点”。冒出的烟中含有一种有害物质,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还会产生其他的有害物质。烟点与油的种类有关,比如葵花籽粗油的烟点不到110度,而芝麻粗油则接近180度。
动物油脂是发烟点最高的一种油脂,非常适合中国人的“炒菜油”。(饱和脂肪主要来自于动物油脂,如红肉、各种动物油如猪油、黄油、奶制品、蛋类等)。 在过去的50年里,饱和脂肪备受争议,一直背着导致心脏病的黑锅,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示,饱和脂肪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它对人体骨质健康、免疫力、荷尔蒙水平的维持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冒烟点低于170℃:凉拌、小火炒
冒烟点170 - 200℃:小火炒、小火煎
冒烟点200℃以上:高温煎、炒、炸
P.S. 精炼的油一般来说冒烟点都比未精炼的油高出40-60℃
总结:烹饪的时候依据预期加热温度(尤其炒、煎、炸的温度高于许多油类的冒烟点),选用适当的油类,便是烹饪者的重要任务。
我们怎么选择健康的油,怎么用油才是聪明的选择?
做什么样的肉用什么样的油:有猪肉的菜用猪油,有牛肉的菜用黄油或者酥油,有家禽的菜用鸭油。尽量利用肉里的脂肪,少放油。
没有一种油最健康,每种油含脂肪酸不同,对人体功能也不同。
不同的烹饪方法用不同的油,主要是根据发烟点和饱和程度。
可中高温烹饪:猪油、黄油、酥油、椰子油、棕榈油。
适合凉拌或中低温烹饪:初榨橄榄油、普通鱼油、芝麻油、亚麻籽油。
具体推荐用油参考下面:
尽量避免人工精练植物油: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棉花籽油、红花油、大豆油、葡萄籽油、氢化油。
尽量避免人造反式脂肪(参加食品配料表标签):代可可脂、植物黄油、人造黄油、氢化油、部分氢化油、固体菜油、雪白奶油、起酥油。
需要大火快炒的菜用动物油。
蔬菜为主的菜用椰子油、橄榄油或者山茶油。
沙律用橄榄油或者亚麻籽油。
炸东西需要较多的油,猪油鸭油都不便宜,可以试试山茶油。
任何时候,当油开始冒烟了,就是过热了,脂肪酸有被破坏并产生毒性的危险,虽然这曾经是粤菜讲求的“锅气”,从健康的角度却是非常不可取的。
如何挑选家庭用油
大家好,我是小佳。欢迎大家来到乐活21天营养减脂系列课的第8课。很多学员反映,在外吃饭应酬多,觉得减肥困难重重。我常对学员说,在外吃饭并不是减不下来肥的关键,【乐活21天】要教给大家的并不是在食物面前如履薄冰,每天掐指算饭的过日子,也不是让你天天呆在家里潜心弄食,闭关修炼,越是经常在外面吃,越是要学习如何选择食物,要最大程度的避免外面就餐的“坑”,把与日俱增的脂肪尽可能的消耗扯平,哪怕是没办法减,最起码得做到不往上涨吧。
你若想减,一日三餐在外面吃也能减,你若没有那个决心,天天在家吃饭也是减不下来的。曾经有位私教学员,由于工作原因,80%的几率都是在外面吃饭应酬,但因为他有很强烈的“健康”愿望,即使每日围餐,也成功的在3个月时间减了23斤,腹围减了19cm,并且三高指标全部转阴,与其说他执行力强,不如说他决心够大。
在外面吃饭,对减肥最大的危害是什么?就是不好的油脂。
无论在哪里吃饭,油脂在我们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要摄入,无论是从肥胖、脂代谢、还是心血管方面,选对油对我们的健康极为重要。
今天我们来说说油脂的问题。到底是动物油好还是植物油好?什么油可以热炒,什么油只能凉拌?油应该怎样保存?...
1.从制作工艺上挑
植物油,顾名思义就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油,我们常吃的有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等等。它的提取方法大致分3种:精炼、冷榨、初榨。
精炼:植物油的提取,通常是工业浸出,也就是精炼。这些过程很容易产生自由基、醛类、重金属残留、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但由于人工精炼能提高出油率、增长保质期。我们目前在超市常见的植物油(如花生油)大部分还是工业加工的。
冷榨:少数植物油(如椰子油、橄榄油)常用低温压榨的方法提取,通常温度不超过49摄氏度,此过程能大大降低油的氧化变质。
初榨:此种植物油没有精炼过,并且只被压榨过一次。绝大部分初榨油同时也是冷榨油。初榨油会保留植物原有的风味、颜色和营养价值。比如:初榨椰子油会保留椰子香。
有机:有机这个词指的是油的原料是来自无杀虫剂、无人造肥料、无转基因的农场生产。与油的生产工艺无关。
总结:尽量购买初榨、冷榨、有机、草饲油。不购买人工精炼食用油,防氢氧化。
2.从“必需脂肪酸”的比例挑选
所谓必需脂肪酸,就是人体自身无法合成,需要通过食物摄入的脂肪酸。营养学家推荐摄取的omega-6︰omega-3应该维持在10︰1~5︰1,但是,绝大多数人在这一比例上的数字是20︰1。
优先考虑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植物油
比如亚麻籽油、芥花籽油和大豆油,而omega-6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比如玉米油或者红花油,可以作为较次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到,就算是我们平常认为的饱和脂肪酸的来源,比如说猪油、牛油等等,也是有一定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所以脂肪的世界,也并不是绝对的黑白分明的呢。
这三者对人的健康影响是:
总结:无论是哪种植物油,总盯着一种也会造成营养摄入的“单调”,所以,最“偷懒”的方式莫过于将上面提到的几种较好的植物油,替代着使用。
3.从烹饪发烟点挑选
我们知道,油烧到一定温度都会冒烟。油开始冒烟的温度叫做“烟点”。冒出的烟中含有一种有害物质,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还会产生其他的有害物质。烟点与油的种类有关,比如葵花籽粗油的烟点不到110度,而芝麻粗油则接近180度。
动物油脂是发烟点最高的一种油脂,非常适合中国人的“炒菜油”。(饱和脂肪主要来自于动物油脂,如红肉、各种动物油如猪油、黄油、奶制品、蛋类等)。 在过去的50年里,饱和脂肪备受争议,一直背着导致心脏病的黑锅,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示,饱和脂肪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它对人体骨质健康、免疫力、荷尔蒙水平的维持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冒烟点低于170℃:凉拌、小火炒
冒烟点170 - 200℃:小火炒、小火煎
冒烟点200℃以上:高温煎、炒、炸
P.S. 精炼的油一般来说冒烟点都比未精炼的油高出40-60℃
总结:烹饪的时候依据预期加热温度(尤其炒、煎、炸的温度高于许多油类的冒烟点),选用适当的油类,便是烹饪者的重要任务。
我们怎么选择健康的油,怎么用油才是聪明的选择?
做什么样的肉用什么样的油:有猪肉的菜用猪油,有牛肉的菜用黄油或者酥油,有家禽的菜用鸭油。尽量利用肉里的脂肪,少放油。
没有一种油最健康,每种油含脂肪酸不同,对人体功能也不同。
不同的烹饪方法用不同的油,主要是根据发烟点和饱和程度。
可中高温烹饪:猪油、黄油、酥油、椰子油、棕榈油。
适合凉拌或中低温烹饪:初榨橄榄油、普通鱼油、芝麻油、亚麻籽油。
具体推荐用油参考下面:
尽量避免人工精练植物油: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棉花籽油、红花油、大豆油、葡萄籽油、氢化油。
尽量避免人造反式脂肪(参加食品配料表标签):代可可脂、植物黄油、人造黄油、氢化油、部分氢化油、固体菜油、雪白奶油、起酥油。
需要大火快炒的菜用动物油。
蔬菜为主的菜用椰子油、橄榄油或者山茶油。
沙律用橄榄油或者亚麻籽油。
炸东西需要较多的油,猪油鸭油都不便宜,可以试试山茶油。
任何时候,当油开始冒烟了,就是过热了,脂肪酸有被破坏并产生毒性的危险,虽然这曾经是粤菜讲求的“锅气”,从健康的角度却是非常不可取的。
164 Listeners
20 Listeners
1 Listeners
246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