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荭带你了解汉中

汉中故事-21-望乡


Listen Later

       

 

        人,始终无法忘记的是出身之地。

        这大概也是我再次千里之外一路寻来的理由。

        人生的过程,可能就是一个不断回答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人看清了自己,也渐渐读懂了世界。

         这是我为寻访旧地所找到的一个哲学意味的由头。

        其实,也无需这样的拽文矫情,只是想起了小的时候以及自己未了的心愿,于是便偷闲背了包启程。

        虽然未通高铁,但是北京直达汉中的车次已经抹平了小时候要汽车倒火车绕道阳平关的周章曲折,舒服了很多。只是这一路少了火车穿越秦岭时隧道连隧道的明灭灯火。那车窗外倒退的光影,曾经深深映印在年少时的眼底。

       时隔多年,再踏上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故园是否别来无恙!

      说魂牵梦萦,好像多了几分夸张,但是我确实时常在不经意的时候想起这里,从来不需要提醒,所以永远也不会忘记。此时,没有近乡情怯的惴惴,没有心绪起伏的难平,我只是安静地看着,波澜不惊。

      当年的小伙伴接我回到老厂区,下车的时候又下起了雨。南方的多雨总是在这样的时刻煽情,旧故里草木深深,满目的青翠树木掩映在家属区幢幢凋败的旧楼间,气氛显得静肃萧杀。所有的景象,多半没有太大的变化,他们只是在默默自顾地衰老着。


     住进厂招待所,上下二楼的所有房间只有我一个住客,因为访客的稀疏,连服务人员都全部裁撤了,只让隔壁幼儿园的老师兼职充任;对面的八角楼食堂,也已经人去楼空断了炊烟;门前那座小桥,桥面连同着水泥路都已经斑驳龟裂;子校已经完全推倒重建看不见旧日模样,单杠、球台都不见了踪影,操场边上被辟成了自留菜地,下了课的孩子们用好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这个陌生的闯入者;商店门前的菜市场只有上午才有三三两两摆摊的附近村民,兜售着一两样自家地里的出产; 

        

       家属区最早的一片旧楼,几十年的雨打风吹裸露出了条条砖缝,破旧的楼房十室九空,很多人举家离开后却还依然留着空屋,所以望得见的是破败的窗棂和锈迹斑斑的锁头;楼门洞里间或闪出几个白发苍苍的老职工,年轻人要么离开了,要么搬到了十公里外的汉中市区居住,只留下这些故土难离爱清静的老人留守在这里。煤库早已经拆了,辟出了一个小花园,成为老人们闲坐唠嗑儿的所在;依稀辨认出几个爬满皱纹的老面庞和年少时的记忆对上了号,想起是谁谁谁的老爸老妈,说起我又是谁家的孩子,老人们特别热情地招呼我去家里坐坐……


       沿着老厂区里一左一右两条浓荫繁密的甬道走走停停,听不到机器喧闹的轰鸣,在经济转型和金融危机的市场沉浮之中,传统的机床行业衰落已久,而这个当年从北京迁来的实力国企,也早已改制卖给了浙江老板。曾经,这里拥有亚洲最大的恒温装配车间,有中国最尖端的镗床研究所,而今,父辈的荣光都已远去,离开老厂区几十公里之外,一座新的厂房拔地而起,在这新旧的对比中似乎也在加速着老厂的衰老。开工不足和欠发薪水成了常态,斑驳颓败的旧厂房旁边,草木之盛压过了人气,异常疯狂地茁壮生长……静寂萧杀,不过是一种日薄西山、归于沉寂的式微景象。

      多年以前,时代的红色大潮裹挟着我的父亲母亲那一辈人来此开疆扩土,建设“三线”是一句政治无比正确的口号,同时对那个时代的那一拨人而言,却是一场无法脱逃的命运;今天的汉川老厂,与中国千百个衰落的厂矿、乡镇一样,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夹缝中,黯淡了光彩,褪去了火热,散去了人群,她的荣衰成为这个国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历史缩影,与我的父辈们一道,留下了一串渐行渐远的背影,也成就了我们这一代人心中那个时常忆起的旧梦。


      多年以后,时代的大潮再一次夹带着我们从这里退潮,转道别的“他乡”,而于我们这些曾经在此度过童年的北京孩子来说,这方山水也已经他乡变故土,汉川成了精神上的原乡。

     在那旧梦里,晴朗天空下昂头的笑脸快乐简单,那些熟悉的田间小路隐藏着多少的童年记忆:大水库石头岸的罅隙里摸虾抓趴虎儿扎了手;  顶着正午12点的日头,用竹竿拴了大棉花球在稻田里钓青蛙;槐花开了的时候一撸一大串吃到肚子疼;  扛着气枪满世界转悠着去打家雀儿,现在想起来都是罪过;放学后沿着田埂一路走一路揪青蚕豆吃,吃到满嘴都是青豆味;  在小水库泥岸浅滩里扑腾,学会了游泳狗刨儿;  在商店自由市场的小摊儿前玩划甘蔗时,都要问一句见红不见红;  秋天在稻田的草垛上翻跟斗、摔跤、打架;  偷白薯时被看地的农民追得抱着“赃物”飞跑,上课走神儿时,老以为翻过窗外的那座山去就是北京;  逃课跑到宗营去溜旱冰,总希望能遇到女生,我不敢看你的眼睛,只能在放学的时候悄悄跟在你的身后;  脑畔响起了中午上学路上大喇叭播放着的单田芳评书----就在那凝神恍惚的一刹那,我仿佛又从老爸的自行车后座上跳下,一溜烟地飞跑进了学校……

      这,就是时光。一半儿真真切切地扑面而来,与我四下寻觅的目光狭路相逢;另一半儿,静止在远方黛色的山岗之上,与我在记忆的深处彼此遥望。

      席慕容说,所有淡淡的转身都是你看不懂的情深。如今的我们,改变了容颜,改变了内心,曾经小小步子丈量过的学校后门的小路,而今大步匆匆跨过;长大了的内心,除了学会了坚强之外,更有回头去看时的怀旧伤感。总在这样静止的时刻,从原本平静,到泛起一丝失落,我知道我此时的心结,不因长离的惆怅,不是落寞的凄惶,人生如梦,不忍卒视的只是我父辈们曾经血肉分陈的青春和挥洒的努力激情,在汉川老厂的衰败中灰飞烟灭。时光老去,一代人背井离乡创业建设的故事,化作故纸堆里燃烧掉的岁月,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只余下这些斑驳的旧水泥建筑,落寞的偏安一隅等待着遗忘。

      岁月长河,漫不经心的缓缓流淌,看似安静柔和,而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早已经天翻地覆。当一切痕迹渐渐被抹去,一个时代悄然谢幕!这是大时代的风云际会,也是仅只属于我们的小时候。


      致敬,我父辈们的青春岁月!

      致敬,我们自己的童颜欢笑!

      又和发小儿们说起了郭大东,和我们一般的年纪,已经去世多年,人没有老去就已经看不见了。唏嘘这人生,一转眼是一程,又一转眼是一生,再一等,就等完了手中的岁月。


      八角庙家属区的欢笑嬉闹已成绝响,静寂无声的街道愈发显得空荡,那些水库背坡上消失了的成片槐林,那些没有等到你长发及腰时便已经散去的爱情,那些遗忘了的友谊、消逝了的生命,就像夏天田野里曾降临过的风,拂过之后这世界却假装没有发生。但是无论你走到哪里,回忆都会生长成背景,在回味各自不同的人生况味时,思绪停顿在那些过去了的时光里,残忍而又温暖……

      走过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默默承受或者由衷喜欢那一段时光,岁月总是以他认为的妥帖安排着一切,顺生而行,随其自然,生命这样就好。

      天地之大,背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林徽因如是说。

      心里有一个远方的故乡,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让你的眼看得见山水,心觅得到归属,让记忆可以安放,思念可以托付……独自默默行走在无边的寂静遗忘之地,总有一份孤独,带我去寻找那丢失掉的快乐与感伤。

      人生就是这样,经由一个点出发,然后拥抱整个世界。脚下走过万水千山,回头看看自己走出来的路,目光回到原点,那便是我本意里的故乡。巴山隐隐,汉水迢迢,鹭鸟翩翩,布谷声声,苍苔映阶,落叶满径,故园山川白云,孚日温柔……在那一个又一个的画面里,从北京向着汉中的遥望,日暮乡关远,浮生一刹那,我终于看到了我的乡愁。这种人类情感里悲悯的哀愁,根植于每一个人的生命当中,她生长于不断褪色的时间里,最终沉淀于对那些已经幻灭之物的思念之上。也许物是人非的陌生疏离让相见不如怀念,但那被定格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永远难以忘怀。


       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时间的洪流浩浩汤汤一路向前,命运的起落沉浮中,渺小的个人终被岁月碾压,今天汉川的子弟流落在大江南北,但愿我们都在内心的深处保有着这样一座精神的故园,让经历的不必都记起,让过往的不会都遗忘……那斑驳的小桥,跨过的是父亲母亲的青春和我们的童真,接引未来,顽强生活。

      在这世间,唯爱与平凡,永在!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菡荭带你了解汉中By 菡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