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南亚火药桶克什米尔战端再起,争议根源是英国殖民时期的草率划分。本期从印巴冲突切入,说清楚歼-10C到底怎么打下法国阵风。然后追本溯源,探讨1962年中印战争的战术细节与战略意义,探讨国家民族的命运折冲。
- 核心内容 -
1.冲突起源:印度教与穆斯林群体的对立因蒙巴顿方案激化,克什米尔土邦的自治诉求被大国利益碾压。 莫迪眼光毒辣,希望借印度教民族主义,凝聚国族认同,实现他的大国梦。
2.军事对比:1962年中印战争展现体系化作战优势,中国以迂回穿插战术击溃印军,阵亡比达1:7,但是却迷一般的快速撤军,背后的战略考量,只能进行合理推断。
3.战后格局:中国主动撤军换取长期和平,而印度持续投入山地部队建设,形成「核威慑下的冷和平」现状。
南亚火药桶克什米尔战端再起,争议根源是英国殖民时期的草率划分。本期从印巴冲突切入,说清楚歼-10C到底怎么打下法国阵风。然后追本溯源,探讨1962年中印战争的战术细节与战略意义,探讨国家民族的命运折冲。
- 核心内容 -
1.冲突起源:印度教与穆斯林群体的对立因蒙巴顿方案激化,克什米尔土邦的自治诉求被大国利益碾压。 莫迪眼光毒辣,希望借印度教民族主义,凝聚国族认同,实现他的大国梦。
2.军事对比:1962年中印战争展现体系化作战优势,中国以迂回穿插战术击溃印军,阵亡比达1:7,但是却迷一般的快速撤军,背后的战略考量,只能进行合理推断。
3.战后格局:中国主动撤军换取长期和平,而印度持续投入山地部队建设,形成「核威慑下的冷和平」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