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法航》播客主理人艾英石
你办过信用卡吗?
现在你手里有几张信用卡?
你还款迟延过吗?
你被催收过吗?
你因为别人欠款被电话频繁骚扰过吗?
近年来,信用卡违规催收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广东银保监局发布了一组广东银行业2021年投诉数据,显示2021年该局共收到投诉16436件,其中转送信用卡投诉的数量为10492件。这些投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协商还款、反映催收及征信纠纷、利息费及定价争议,占比分别为60.67%、19.78%和17.33%,等等问题还有好多。
国家银保监会2022年3月,发布了《关于2021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指出,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银行业消费投诉当中,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的最为集中,投诉占比将近50%。为49.6%。
2021年,光大信用卡消费投诉量达到了14967件,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首位,其中有两个季度高居投诉榜首。民生信用卡全年投诉量超过1.3万件,位居股份制银行第五名。
引发大量投诉的到底是什么违规行为呢?
在黑猫投诉平台进行检索,发现涉及光大银行的违规催收投诉有853条。被投诉的违规情形既有硬暴力也有软暴力,包括委托外包公司暴力催收、泄露个人信息、电话短信威胁、电话骚扰等方式。
民生信用卡在该平台上有近600条催收投诉。被投诉的违规情形包括,催收人员上门恐吓、连续打电话等方式。
2022年6月2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以下简称北京银保监局)连开两张罚单:
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简称光大信用卡中心)因信用卡催收严重不审慎,被责令改正,并给予合计8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处罚日期为2022年5月26日。
同一天,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简称民生信用卡中心)因相同的违规事由,收到相同的罚单。
当然了,有同样问题的远远不止这两家。只不过这两难兄难弟问题比较突出而已
这2个处罚,所依据的是《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它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这一条规定的罚款上限是50万元,罚单中的罚款金额80万,说明两家信用卡中心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不止一项,至少2项以上罚款金额相加才可能达到这个数额,说明情节是比较严重。
2022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一个《指引》叫做《信用卡催收⼯作指引(试行)》,是中国银行业协会下发的。标明(试行)字样的就表示,它还会在将来运行某一段时间之后再做进一步的完善。
《指引》明确,催收人员未经债务⼈同意,严禁在晚10点后⾄早8点前进⾏电话、外访催收,通话频次要控制在合理及必需的范围内。
《指引》要求,严禁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进行催收或骚扰,联系第三⼈不得透露债务⼈的详细欠款信息和欠款金额(前面提到的我的朋友被电话骚扰,自称某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违反了这一条,告诉她说你朋友的欠款已经累积到将近2000元了,反映出某国有大行的信用卡中心在这点上做的也很不规范)。回到《指引》要求上来,联系第三⼈不得透露债务⼈的详细欠款信息和欠款金额,但可询问债务⼈的联系信息,或请其代为转告债务⼈与银行联系;当第三⼈明确要求不得联系时,经确认其为无关第三⼈,则催收⼈员应限制后续联系⾏为(就是明确告诉对方以后不要再打过类似电话来了)。
2022年5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了《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催收行为做了禁止性规定,不得存在:未经法定程序或消费者同意,向不具有偿债义务人员告知具体债务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冒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名义实施催收;采取暴力、恐吓、欺诈、威胁等不正当手段;采用其他违法违规和违背公序良俗的手段进行催收。
(这里边欺诈和违背公序良俗的手段,比较隐蔽,容易上当。对方说我找某某有急事,有难事急需他的帮助,你帮我找到他,或者说你先帮他还上,心软的人可能就不会拒绝。)
催收机构给借款人亲戚朋友打电话和发短信,恶意骚扰等催收行为属于软暴力催收,是监管部门明确禁止的违法行为。
日常生活中还是要擦亮眼睛,让生活过得充实美好不受困扰,不落圈套,祝你能开开心心,每天有一个好心情!
今天就到这儿,下期接着聊。
如果你点了关注订阅的话,下期就可以很快找到我了。
下回见。
By 艾英石谈《法航》播客主理人艾英石
你办过信用卡吗?
现在你手里有几张信用卡?
你还款迟延过吗?
你被催收过吗?
你因为别人欠款被电话频繁骚扰过吗?
近年来,信用卡违规催收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广东银保监局发布了一组广东银行业2021年投诉数据,显示2021年该局共收到投诉16436件,其中转送信用卡投诉的数量为10492件。这些投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协商还款、反映催收及征信纠纷、利息费及定价争议,占比分别为60.67%、19.78%和17.33%,等等问题还有好多。
国家银保监会2022年3月,发布了《关于2021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指出,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银行业消费投诉当中,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的最为集中,投诉占比将近50%。为49.6%。
2021年,光大信用卡消费投诉量达到了14967件,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首位,其中有两个季度高居投诉榜首。民生信用卡全年投诉量超过1.3万件,位居股份制银行第五名。
引发大量投诉的到底是什么违规行为呢?
在黑猫投诉平台进行检索,发现涉及光大银行的违规催收投诉有853条。被投诉的违规情形既有硬暴力也有软暴力,包括委托外包公司暴力催收、泄露个人信息、电话短信威胁、电话骚扰等方式。
民生信用卡在该平台上有近600条催收投诉。被投诉的违规情形包括,催收人员上门恐吓、连续打电话等方式。
2022年6月2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以下简称北京银保监局)连开两张罚单:
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简称光大信用卡中心)因信用卡催收严重不审慎,被责令改正,并给予合计8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处罚日期为2022年5月26日。
同一天,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简称民生信用卡中心)因相同的违规事由,收到相同的罚单。
当然了,有同样问题的远远不止这两家。只不过这两难兄难弟问题比较突出而已
这2个处罚,所依据的是《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它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这一条规定的罚款上限是50万元,罚单中的罚款金额80万,说明两家信用卡中心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不止一项,至少2项以上罚款金额相加才可能达到这个数额,说明情节是比较严重。
2022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一个《指引》叫做《信用卡催收⼯作指引(试行)》,是中国银行业协会下发的。标明(试行)字样的就表示,它还会在将来运行某一段时间之后再做进一步的完善。
《指引》明确,催收人员未经债务⼈同意,严禁在晚10点后⾄早8点前进⾏电话、外访催收,通话频次要控制在合理及必需的范围内。
《指引》要求,严禁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进行催收或骚扰,联系第三⼈不得透露债务⼈的详细欠款信息和欠款金额(前面提到的我的朋友被电话骚扰,自称某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违反了这一条,告诉她说你朋友的欠款已经累积到将近2000元了,反映出某国有大行的信用卡中心在这点上做的也很不规范)。回到《指引》要求上来,联系第三⼈不得透露债务⼈的详细欠款信息和欠款金额,但可询问债务⼈的联系信息,或请其代为转告债务⼈与银行联系;当第三⼈明确要求不得联系时,经确认其为无关第三⼈,则催收⼈员应限制后续联系⾏为(就是明确告诉对方以后不要再打过类似电话来了)。
2022年5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了《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催收行为做了禁止性规定,不得存在:未经法定程序或消费者同意,向不具有偿债义务人员告知具体债务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冒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名义实施催收;采取暴力、恐吓、欺诈、威胁等不正当手段;采用其他违法违规和违背公序良俗的手段进行催收。
(这里边欺诈和违背公序良俗的手段,比较隐蔽,容易上当。对方说我找某某有急事,有难事急需他的帮助,你帮我找到他,或者说你先帮他还上,心软的人可能就不会拒绝。)
催收机构给借款人亲戚朋友打电话和发短信,恶意骚扰等催收行为属于软暴力催收,是监管部门明确禁止的违法行为。
日常生活中还是要擦亮眼睛,让生活过得充实美好不受困扰,不落圈套,祝你能开开心心,每天有一个好心情!
今天就到这儿,下期接着聊。
如果你点了关注订阅的话,下期就可以很快找到我了。
下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