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無料共下坐尞

印尼與台灣文化滋養下的身分認同與藝術創作


Listen Later

受訪者:張剛華/明日和合製作所共同創辦人

💡受訪者與本集主題介紹:

       張剛華的家庭來自於印尼,父母原本皆居住於印尼山口洋,自己則於1987年出生於印尼雅加達,1988年來到台灣,跟隨家人定居新竹湖口,其家庭背景從更遠的中國廣東客家、到居住於印尼山口洋客家庄、再到新竹湖口的台灣客家人聚居處,本集由他分享結合了在地印尼語的客語河婆腔,有哪些特殊的用法。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的他,有許多的表演、駐村經驗,也曾到不同國家進行走訪,甚至是參與式的演出形式,發想不同的藝術作品概念及劇場空間以外的展演形式,本集由他來分享這些涉及身體經驗、人際互動與身分認同的作品。

👂本集節目重點:

    ➢隨著遷徙經驗、血緣關係、居住環境、公民身分所帶來的、認同的複雜性;不同世代、不同階段的認同如何轉變?

    ➢從印尼到台灣,印尼的排華運動歷史脈絡、印尼山口洋仍保有的「華人認同」,何謂「華人」?

    ➢《洗頭》的作品中,涉及跨國遷徙、流動、離散的過程,自己的身分認同,如何影響創作內容的發想?

    ➢ 何謂參與式的演出形式?如何去發想不同的藝術作品概念及劇場空間以外的展演形式?

學兜仔客家話 & 延伸思考

   「台灣人个認同,一直以來有哪兜變化、麼个時節開始形成个?」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有料無料共下坐尞By 彭桓恩, 黃脩閔, R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