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隨著媒體分眾化,資訊爆炸、各自沉浸在同溫層中、真正的溝通愈來愈困難,【有料、無料,共下坐尞】希望透過有料的嚴肅時事、無料的輕鬆話題,談青年觀點、社群經營,也談不同觀點之間的碰撞,結合日常生活、時事趨勢與重要議題,讓聽友輕鬆跨越舒適圈,思考這些議題對生活的影響。☆聽友來信☀Facebook... more
FAQs about 有料無料共下坐尞:How many episodes does 有料無料共下坐尞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81 episodes available.
June 16, 2025美濃黃蝶祭之共創演出經驗——專訪自由藝術工作者李雨謙受訪者:李雨謙/自由藝術工作者💡受訪者與本集主題介紹: 李雨謙是來自屏東內埔的客家人,大學就讀造形藝術系,因而學習到雕塑、工藝、繪畫、裝置等多樣性的藝術媒介,過去曾參與美濃黃蝶祭、進行共創演出,美濃黃蝶祭從反水庫運動而起,進而成為擴及環境生態保育、農村多樣性、具有本土關懷的環境藝術節,此次的參與經驗也讓雨謙對客家認同、客語的優美性產生了不同的理解。現在的她,斜槓的角色包括劇團演員、畫畫家教、視覺藝術創作者,本集由她來分享自我探索的過程。👂本集節目重點: ➢屏東內埔的客庄記憶、後生人離鄉漂泊的心情 ➢美濃黃蝶祭共創演出、參與經驗如何影響客家認同 ➢視覺藝術創作背後的自我探索過程、停下來省思自己學兜仔客家話 & 延伸思考 「你有聽過『目麻』無?客家話形容無共樣天色个詞彙有哪兜?」...more30minPlay
June 09, 2025帶著困惑和掙扎行走在本土語言復振議題的客家青年受訪者:黃婠瑈/「客 客 客 到人🌏Hakka Global」創辦人💡受訪者與本集主題介紹: 黃婠瑈是來自屏東長治的客家人,6歲後搬到桃園南崁生活而逐漸失去客語環境,對客家存有認同的她,創辦了「客 客 客 到人🌏Hakka Global」網路社群,疫情期間透過clubhouse開啟客語聊天室,現在也持續在網路上發聲及舉辦實體活動,今天更帶了大籠床客語桌遊來推廣(已經在販售中)。她也積極嘗試以客家話作為創作語言、自己從事詞曲創作,在客家相關活動表演。不過,在這些積極參與的過程中,也有遭逢困境與掙扎,包含:不同的、在地的腔頭是不是有真正被尊重、世代之間對文化工作的想像歧異、什麼叫做「客家」、會不會擔心自己「不夠客家」的焦慮,今天由她來分享在本土語言復振路上的所思所想。👂本集節目重點: ➢想要從事客家語言與文化的復振工作、跟家人開啟的長期溝通? ➢什麼是「客家」?怎麼看待「客家話」的保存中長輩應有的思維? ➢如何經營客家網路社群?不同的創新方式、客語正字能如何推廣?學兜仔客家話 & 延伸思考 「你身邊个客家青年敢有客家認同?對你來講,客家个認同來自哪位?」...more30minPlay
June 02, 2025印尼與台灣文化滋養下的身分認同與藝術創作受訪者:張剛華/明日和合製作所共同創辦人💡受訪者與本集主題介紹: 張剛華的家庭來自於印尼,父母原本皆居住於印尼山口洋,自己則於1987年出生於印尼雅加達,1988年來到台灣,跟隨家人定居新竹湖口,其家庭背景從更遠的中國廣東客家、到居住於印尼山口洋客家庄、再到新竹湖口的台灣客家人聚居處,本集由他分享結合了在地印尼語的客語河婆腔,有哪些特殊的用法。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的他,有許多的表演、駐村經驗,也曾到不同國家進行走訪,甚至是參與式的演出形式,發想不同的藝術作品概念及劇場空間以外的展演形式,本集由他來分享這些涉及身體經驗、人際互動與身分認同的作品。👂本集節目重點: ➢隨著遷徙經驗、血緣關係、居住環境、公民身分所帶來的、認同的複雜性;不同世代、不同階段的認同如何轉變? ➢從印尼到台灣,印尼的排華運動歷史脈絡、印尼山口洋仍保有的「華人認同」,何謂「華人」? ➢《洗頭》的作品中,涉及跨國遷徙、流動、離散的過程,自己的身分認同,如何影響創作內容的發想? ➢ 何謂參與式的演出形式?如何去發想不同的藝術作品概念及劇場空間以外的展演形式?學兜仔客家話 & 延伸思考 「台灣人个認同,一直以來有哪兜變化、麼个時節開始形成个?」...more30minPlay
May 26, 2025該兜影響台灣个重要大法官解釋摎憲法法庭判決:憲法法庭摎人民之間个關係💡本集主題介紹: 這一兩年以來,「憲法法庭」受著當多个討論,無論係憲法訴訟法个修正、憲法法庭判決內容、大法官人選,社會上都有當多个聲音。這集同大家紹介,到底大法官係麼个、麼儕做得做大法官、大法官摎法官有麼个無共樣;憲法法庭做哪兜事頭、大法官解釋同憲法法庭判決仰般促進人權保障、又有哪兜限制;司法權有哪兜特別个性質、麼个安到「抗多數決」;大法官人選一直選毋出來,會仰般影響憲法法庭運作、人民救濟權利个保障;新修个憲法訴訟法到底有哪兜問題,會分憲法法庭無法度停動。有興趣个人,做得收聽這集,來了解「原來聽起來當遠个憲法法庭」其實摎人民當有相關喔!👂本集節目重點: ➢大法官資格條件:大法官vs.法官个爭差、大法官个任務。 ➢憲法法庭个功能:推動人權摎民主个重要解釋同判決、抗多數決个意義。 ➢新修个憲法訴訟法:評議、違憲宣告門檻个差別、合憲摎違憲宣告个無對稱性。 ➢憲法法庭同人民个關係:各種人民基本權利,像平等權、隱私權、婚姻自由、原住民狩獵文化權。...more30minPlay
May 19, 2025從東南亞學系到客家節目企劃——訪問屏東佳冬客家後生人受訪者:賴憲/節目企劃💡受訪者與本集主題介紹: 賴憲是屏東佳冬的客家人,從小跟阿公阿媽(南四縣腔用法)講客家話,大學時就讀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曾至非營利組織 Open Box 及越南工廠實習,但大學畢業後,賴憲選擇了客家相關的職業,在客家電視台兒少節目「奧林P客」擔任節目企劃,也跟朋友自己開設一個客語的podcast,名稱叫做「下次就來看」(下二擺就來看),以半華半客的方式分享跟書籍、影籍有關的作品,本集由他來分享,自身的認同、從東南亞所學跳到客家的心路歷程。👂本集節目重點: ➢屏東佳冬客家村,位於六堆中的「左堆」,有哪些好吃、好玩的客家元素? ➢東南亞學系在學什麼?自身對於東南亞移工在台灣處境的觀察為何? ➢作為兒少節目的企劃,怎麼設計有趣的客語遊戲吸引小朋友的興趣? ➢「下二擺就來看」怎麼用客語聊有趣的書籍、節目與影視作品?學兜仔客家話 & 延伸思考 「你有想過愛來做客語podcast無,想愛用客家話講麼个話題?」...more30minPlay
May 12, 2025後生人如何關心客家政策——專訪台大政治系後生人徐子晉受訪者:徐子晉/台灣大學政治系學生💡受訪者與本集主題介紹: 徐子晉是來自苗栗頭份的客家人,目前就讀於台大政治系,亦為台大客家社的社員,同時也有參加台大的學生自治,擔任台大選舉委員會的副主委職務。對他而言,語言、族群、生活與政治無法分割,研究客家族群政治亦十分有趣,本集由他來分享對客家政策的觀察及省思。👂本集節目重點: ➢苗栗頭份重要的「四月八」節慶主要在做什麼?如何變成當地重要的活動與認同? ➢參加學生自治的動機與原因為何?台大學生選舉投票率低,但其實選出來的人選如何影響校園權益? ➢對客家政策如浪漫台三線、國高中本土語言課程的自身觀察為何?為何會對客家政策產生研究與了解的興趣?學兜仔客家話 & 延伸思考 「你有觀察著客家个族群政治無?像候選人仰般強調客家人个族群情感、仰般運用客家話來影響選民个打票、族群係毋係會影響著選票意向?」...more30minPlay
May 05, 2025客華雙語教育如何推動——專訪高雄師範大學客華雙語教育團隊計畫專員李舒蓉受訪者:李舒蓉/哈旗鼓文化藝術團團長、高雄師範大學客華雙語教育團隊計畫專員💡受訪者與本集主題介紹: 李舒蓉是高雄客家人,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碩士。舒蓉從小就參加大大小小的客家活動,可以說就是「客家」渡大(tu tai,華語:帶大)的,以前曾經從事華語教學工作的她,最後選擇回到自身的認同課題與生命關懷,從事客家研究,並擔任高雄師範大學客華雙語教育團隊計畫專員,希望能培育與陪伴老師們建立在客華雙語教學上的專業知能與實作經驗。本集由她分享自身為何會決定要走入客家研究及對客華雙語教育的觀察。👂本集節目重點: ➢自身的客家認同源自於哪些元素,為何會決定要走入客家研究,探討客家文化、語言與認同? ➢何謂「客華雙語教育」,如何決定不同語言使用的頻率、時機跟背後設定的目標為何? ➢雙/多語的環境下,現在的客家實踐有哪些展現的方式? ➢AI對客語的影響?有沒有什麼是政策應該努力的方向?學兜仔客家話 & 延伸思考 「無共樣世代个客家認同有麼个差別?客語語言活力、客語認同有仰般个變化?」...more30minPlay
April 28, 2025在地居民作為民主化過程的見證者——專訪文化工作者巫秀淇老師受訪者:巫秀淇/文化工作者💡受訪者與本集主題介紹: 巫秀淇先生係來自桃園平鎮个客家人,出世在戒嚴時代个佢,這集摎𠊎(ngaiˇ)兜分享佢從細在學校受著个黨國教育摎中國情懷,對照屋下人摎佢講个經歷摎故事,仰般影響佢个政治啟蒙,對高中時期開始接觸著黨外雜誌,第一擺反思著作為台灣人、對中國个了解顛倒較贏對台灣在地歷史个理解,感受著衝突摎矛盾个佢,仰般開始關注台灣个政治事件、外交事件,後來在大學摎研究所時期選擇讀政治系所。後來轉到桃園、成立桃澗堡工作室,分享摎魏廷朝先生還有多位民主前輩接觸个經驗,再到在中壢舉辦朝聖之路,紹介中壢个人權摎民主地景,仰般對在地居民个生活視角看待這兜民主地景、有哪兜在地个故事。👂本集節目重點: ➢姓「巫」个係毋係大體都係客家人?堂號有哪兜故事? ➢對生活个角度、日常个觀點,分享對台灣民主化歷程个了解。 ➢政治受難者个多樣性、該央時良心犯/受難者仰仔申請「賠償」(該央時還係補償)个過程。 ➢中壢个人權民主地景、邀請在地人來分享自家對該片个了解。學兜仔客家話 & 延伸思考 「政治受難者坐囹仔出來過後,佢兜个生活會受著麼个影響?」...more30minPlay
April 21, 2025從「安康接待室」看不義遺址在台灣个發展受訪者:吳柏瑋/暗坑文化工作室執行長、蕭文杰/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本集主題介紹: 這一隻月,脩閔摎桓恩訪問二二八同白色恐怖个行讀講師、政治受難者家屬二代、做文史調查个在地團體、做受難者口述訪談个在地記者,用歷史、文學、族群、語言等等無共樣个角度,討論麼个係「不義遺址」、「不義遺址」个保存有麼个意義,特別係——客家族群个政治受難、在地个人權地景。 這一集,兩位主持人除忒紹介佢兜自家對台灣這片土地上「不義遺址」个認識、二二八同白色恐怖留下來个「不義遺址」有哪兜特色以外,也希望對「安康接待室」這个例仔,帶大家認識、了解不義遺址概念在台灣个發展。👂本集節目重點: ➢二二八摎白色恐怖个國家暴力性質有哪兜無共樣,不義遺址个地點仰般反映國家暴力運作樣態? ➢ 安康接待室,最早係「原司法行政部調查局安康接待室」,在威權統治時期係做麼个用? ➢調查局離開安康接待室過後,安康接待室變作一个無人知个所在,麼个時節又開始分人發現? ➢像安康接待室恁樣形保存完整个不義遺址,未來有哪兜保存个可能性?學兜仔客家話 & 延伸思考 「你對自家个家鄉、甚至係講戴个附近,以前發生過哪兜事情,有一息息仔了解無?」...more30minPlay
April 14, 2025了解桃園的不義遺址地景——專訪「重生與愛:桃園縣人權歷史口述文集」編著群之一陳銘城老師受訪者:陳銘城/「重生與愛:桃園縣人權歷史口述文集」編著群之一💡受訪者與本集主題介紹: 陳銘城老師長居桃園,阿公是從中壢客家庄遷徙到蘆竹南崁holo庄的客家人,親戚曾在二二八事件時跟林元枝鄉長一起逃亡,這些家族故事都與台灣威權統治時期與民主化歷史息息相關。早在台灣還不能公開討論二二八、白色恐怖、台灣獨立的時候,老師就開始關心政治、拜訪二二八跟白色恐怖的受難者及家屬、紀錄台灣各地的人物故事、採訪到在海外被列入黑名單的台灣人,並在自立晚報撰寫了許多與台灣威權統治歷史、反抗過程有關的報導。後來老師也與多位採訪者一起完成「重生與愛:桃園人權歷史口述文集」共四冊的書籍,紀錄桃園的政治受難故事。在二二八事件後的清鄉乃至於白色恐怖時期,桃園有許多的社會菁英與一般民眾皆遇害、受難或坐牢,每個鄉鎮都有受難者,且不同的族群如holo、客家、原民、外省皆有受難歷史,為桃園的在地故事留下了可貴難得的紀錄。👂本集節目重點: ➢桃園客家族群的政治受難:在龍潭、平鎮、觀音、中壢、楊梅所發生的政治案件。 ➢桃園遺留下來的不義遺址地景:桃園蘆竹徐厝、國防部情報局龍潭看守所(臥龍山莊)。 ➢私有產權不義遺址之保存難題:桃園蘆竹徐厝在1950年代一半由徐家人使用,另一半則做為國防部保密局關押軍人政治犯的囚室,至今還保有許多當時的遺構與建物,應如何保存活化此地、與家屬溝通其想法?學兜仔客家話 & 延伸思考 「你聽過吳鴻麒、邱桶、林元枝、中壢事件、新農會案等等客家政治案件受難者無?」...more30minPlay
FAQs about 有料無料共下坐尞:How many episodes does 有料無料共下坐尞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81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