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訪來賓:大學研究工作者,家裡經營義大利麵店 楊姍樺
許多性別平權運動的朋友,除了尋求各界人士支持,也積極尋找友善店家的支持。這一集訪談目前在大學從事研究工作的楊珊樺老師,家裡經營義大利麵店,因為對於性別議題的關注與支持,店面成為支持與友善的空間。
楊老師說,媽媽是家裡的義大利麵店主要管理者,因為過去在精神科門診工作經驗,發現很多同志小孩不開心,就是家長不支持,最終只要家庭支持,比較不容易走上絕路。但楊媽媽不覺得這是疾病,為什麼父母不能支持自己的小孩?
但賣麵就賣麵,為何要牽涉到社會議題?楊老師說,媽媽的態度,自然就影響到她,也支持同志,店面掛彩虹旗,就是彰顯這是同志友善的店家,在友善的狀態,店家還可以提供甚麼相關資訊? 例如,就直接把修民法資訊貼在櫃檯布告欄,也許顧客會很疑惑,會更想了解這件事。 而八月時候平權公投連署,也把連署單放在店面櫃台,店裡的工作人員,包括她自己與嬤嬤、工讀生、廚師,還有一些顧客也因此連署。
因為店面所在區域有許多保守教會組織,楊老師說,也不是所有教徒都反對同志,也有很多教徒更積極支持同志權益。她說媽媽常提醒,不要把負面情緒放在他們身上(反同人士),因為這是每人想法不同,反而擔心以後小孩會對這些人貼標籤。
有趣的是,顧客群有很大比例是家庭,家長會帶小朋友來吃麵,無意間也就看到了彩虹旗。對於同志元素有基本了解的人,一看就知道;即便不清楚,手機google也可以查到彩虹旗的意義。也就是說,即便反同團體把學校的同志教育刪除,但是走出學校,同志元素無所不在,反同團體不可能消除這些同志元素,當然他們的小孩也可能會看見聽見,小朋也也可能因此產生疑問,老師可能不教他們認識甚麼是同志嗎?
訪談的時間點,正好有店家因為支持同志而遭受反同教徒騷擾事件。楊老師覺得這樣做反而讓教徒蒙羞,比較激進極端負面的行為,等於是讓大眾更不能諒解。一直以來都支持,不會因為這些事情影響,歡迎所有性傾向的朋友來吃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