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如何评判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力?外商投资额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就在前不久,由人民日报社指导、《环球时报》社主办的首届环球城市招商引资推介大会暨2020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指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成都市获得“2020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第一名和“2020中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荣誉称号。自2013年以来,成都已连续八年稳居“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第一名,实现“八连冠”!
既然成都是全国第一,那成都吸引外资的头把交椅,又是谁呢?
在上个月举办的2021在蓉外企交流对话会(高新)暨成都高新区外商投资企业沙龙活动上,成都高新区宣布,2020年区全年外资直接投资8.2亿美元,蝉联四川省成都市第一。各位高新er们,此处应该有掌声。
不管是土生土长的老成都,还是蓉漂打拼的新成都,一提到高新,总会说到它的国际范儿、公园绿岛、高楼大厦。之前有小伙伴就留言说啦,都说是《国际范儿IN高新》节目,外资企业投资这么合适的话题,咋还没聊过呢?
别急别急,今天啊,我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关于高新区和外商投资企业的那些事儿。
说到招商引资,如何让外企外资进来,就成了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国内已经基本迈入后疫情时代,但纵观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仍然不为乐观。疫情期间,企业外籍高管、工程人员“入境难”怎么办?
以成都高新区企业出光电子材料(中国)的制造基地项目为例,2020年2月主要设备(皆为进口设备)已经进厂。春节后正准备开始调试,突入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设备调试及投产计划。
为帮助日本的设备厂家尽快入境开展设备调试,从资料提交到邀请函发函,整个流程以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为窗口,专人对接、专人跟进、专人指导,对于企业反馈的问题、困难,件件有交代、事事有回应。去年年底,公司顺利召开开业仪式,并面对来自日本和全球的客户给成都速度和成都服务点赞——成都,都成。
在企业入驻之后,政策和服务就成了关键。继2019年对外发布《关于加快聚集高能级500强企业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的若干政策》后,成都高新区又于去年对政策进行了修订并重新发布,主要新增了对招商机构和招商大使的奖励,强化招商引资落实力度。修订后,《政策》将从鼓励企业落户、资金到位、能级提升、中介招商、股权投资机构招商、招商大使合作六个方面支持成都高新区加快聚集高能级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
在企业服务方面,成都高新区持续深化“全区域、全天候、全产业、全维度”的4A企业服务,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积极构筑中西部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实施“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创新建立营商环境甄审机制、打造优惠政策“一窗”通办;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全面推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精准制定支持跨国公司投资的产业政策。
此外,高新区还专门制订了“服务专员”的服务制度,采用“主要负责人统筹调度、行业专班分类部署、企业专员精准服务”的工作推进机制,多部门联合响应,做好对接协调服务。
其实啊,要说高新服务,那么下面这个由高新区原创的名词——”高新沙龙“,就不得不提了。简单来说,“高新沙龙”这一品牌活动,就是通过面对面听取企业诉求,解决痛点、难点问题,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据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起,高新区就建立了‘高新沙龙’工作机制,围绕不同行业、不同主题,定期协调民营企业与党工委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交流,以话家常的形式听取企业意见建议,推进‘亲’‘清’政商关系氛围更加和谐、稳定。
参加“高新沙龙”活动的企业,主要通过社会公开征集、网络征集而来。在去年11月举办的活动中,高新就将主题聚焦如何在疫情的考验下,帮助民营企业快速走出困境,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在今年的4月,主题又变成了向外资企业宣传推介区域营商环境优势,了解企业投资意向和核心诉求,与企业搭建有效的政企沟通桥梁。
这一模式也获得企业认可,参与企业表示,感受到沙龙很务实响应很高效,沙龙上提出的问题,很快会得到反馈和解决,既加深了和业务部门的交流,也坚定了在高新区发展的信心。
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对成都高新区的青睐,并非偶然。凭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支撑,不断增强区域创新创造活力的态度,高新区正在吸引着更多优质海内外企业到这里投资兴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属于高新的”第一名“,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如何评判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力?外商投资额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就在前不久,由人民日报社指导、《环球时报》社主办的首届环球城市招商引资推介大会暨2020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指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成都市获得“2020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第一名和“2020中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荣誉称号。自2013年以来,成都已连续八年稳居“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第一名,实现“八连冠”!
既然成都是全国第一,那成都吸引外资的头把交椅,又是谁呢?
在上个月举办的2021在蓉外企交流对话会(高新)暨成都高新区外商投资企业沙龙活动上,成都高新区宣布,2020年区全年外资直接投资8.2亿美元,蝉联四川省成都市第一。各位高新er们,此处应该有掌声。
不管是土生土长的老成都,还是蓉漂打拼的新成都,一提到高新,总会说到它的国际范儿、公园绿岛、高楼大厦。之前有小伙伴就留言说啦,都说是《国际范儿IN高新》节目,外资企业投资这么合适的话题,咋还没聊过呢?
别急别急,今天啊,我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关于高新区和外商投资企业的那些事儿。
说到招商引资,如何让外企外资进来,就成了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国内已经基本迈入后疫情时代,但纵观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仍然不为乐观。疫情期间,企业外籍高管、工程人员“入境难”怎么办?
以成都高新区企业出光电子材料(中国)的制造基地项目为例,2020年2月主要设备(皆为进口设备)已经进厂。春节后正准备开始调试,突入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设备调试及投产计划。
为帮助日本的设备厂家尽快入境开展设备调试,从资料提交到邀请函发函,整个流程以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为窗口,专人对接、专人跟进、专人指导,对于企业反馈的问题、困难,件件有交代、事事有回应。去年年底,公司顺利召开开业仪式,并面对来自日本和全球的客户给成都速度和成都服务点赞——成都,都成。
在企业入驻之后,政策和服务就成了关键。继2019年对外发布《关于加快聚集高能级500强企业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的若干政策》后,成都高新区又于去年对政策进行了修订并重新发布,主要新增了对招商机构和招商大使的奖励,强化招商引资落实力度。修订后,《政策》将从鼓励企业落户、资金到位、能级提升、中介招商、股权投资机构招商、招商大使合作六个方面支持成都高新区加快聚集高能级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
在企业服务方面,成都高新区持续深化“全区域、全天候、全产业、全维度”的4A企业服务,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积极构筑中西部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实施“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创新建立营商环境甄审机制、打造优惠政策“一窗”通办;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全面推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精准制定支持跨国公司投资的产业政策。
此外,高新区还专门制订了“服务专员”的服务制度,采用“主要负责人统筹调度、行业专班分类部署、企业专员精准服务”的工作推进机制,多部门联合响应,做好对接协调服务。
其实啊,要说高新服务,那么下面这个由高新区原创的名词——”高新沙龙“,就不得不提了。简单来说,“高新沙龙”这一品牌活动,就是通过面对面听取企业诉求,解决痛点、难点问题,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据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起,高新区就建立了‘高新沙龙’工作机制,围绕不同行业、不同主题,定期协调民营企业与党工委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交流,以话家常的形式听取企业意见建议,推进‘亲’‘清’政商关系氛围更加和谐、稳定。
参加“高新沙龙”活动的企业,主要通过社会公开征集、网络征集而来。在去年11月举办的活动中,高新就将主题聚焦如何在疫情的考验下,帮助民营企业快速走出困境,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在今年的4月,主题又变成了向外资企业宣传推介区域营商环境优势,了解企业投资意向和核心诉求,与企业搭建有效的政企沟通桥梁。
这一模式也获得企业认可,参与企业表示,感受到沙龙很务实响应很高效,沙龙上提出的问题,很快会得到反馈和解决,既加深了和业务部门的交流,也坚定了在高新区发展的信心。
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对成都高新区的青睐,并非偶然。凭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支撑,不断增强区域创新创造活力的态度,高新区正在吸引着更多优质海内外企业到这里投资兴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属于高新的”第一名“,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