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訪來賓: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常務理事 李玉華
「我爸爸有小雞雞!」「我爸爸也有!」世界上有哪些種類的小雞雞呢?
還有各式各樣的顏色?!
繪本故事發生在小學教室場景,從某小朋友說我爸爸有小雞雞開始,老師的引導論的方式,以及小朋友回應的內容,老師的班級經營…..本集邀請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常務理事李玉華,來談談《我爸爸有小雞雞》,如何與孩子自在談性。
小朋友如何講陰莖、陰部(陰道) 除了陰莖陰部主題,繪本如何以插畫、繪本的封面,呈現不同年齡、膚色、種族、身障的議題? 甚至發展了一首歌:我的爸爸有小雞雞。繪本所描繪的情境似乎跟台灣現實狀況不太一樣,台灣的教學現場要如何借鏡國外經驗?
繪本的後半部,從小到老人體排排站、寶寶是怎麼製造出來的、你的身體內部長甚麼樣子?、青春期數獨,資訊量密度很高。而繪本後半的書寫方式也跟前面不同,比較像是導讀、親子共讀,家長或老師帶著小朋友一起來認識我們的身體。這部分比較連結到性教育,甚至也提到雙性人、勃起、男人陰莖進入女人的陰道、射精、性別感受、性別表現。
諶淑婷(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常務監事)最後的導讀文,她的小孩的老師禁止大家說小雞雞,因為避免學生開性玩笑。老師的立意也許良善,但方法可能可以再更好。但要如何跟小朋友談性器官正名議題?
官網收聽
Apple Podcast
教育電台性別平等Easy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