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与素常一样——2018年3月31日主日讲章/晓峰 牧师


Listen Later



经文:但6:10
但以理知道这禁令盖了玉玺,就到自己家里(他楼上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
前言
今天我们暂时打断一次列王纪的释经讲道,来分享旧约先知书中的一节经文。原因是上周六(2019年3月23日)下午,正当我们圣经学校的课程敬拜的时候,海淀分局的警察和海淀区民政局及民宗侨的工作人员约有几十人闯入我们在长远的会堂,宣布了守望教会被取缔的决定书以及长远会堂被取缔的决定书。自从2018年底再次开始一直持续到今日的对许多弟兄姊妹的约谈施压等情况都表明,这次教会被取缔的决定书既是政府已经筹划已久的事情,也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事情。可以说,这是守望教会自2005年开始启动教会登记、堂会化、建堂、户外这一山上之城公开化异象之路的必然结果,十几年前,我们无人会想到是今天这样的结果,不但是我们,可能连今天来宣布取缔的政府工作人员也没有想到。包括我们所处的外在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一方面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另一方面又让人觉得历史似乎就当如此。因此,这正表明,这是上帝的作为,祂让这事发生,照着祂的智慧和美意。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看待这次的事件,以及教会的应对思路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以但以理书的经文来跟大家从这两个方面来分享。
一、但以理所面对的挑战
1、经文背景
从少年时被掳巴比伦,到如今巴比伦被波斯所灭,但以理已经服事了三位外邦君王,从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和伯沙撒,到如今的波斯王大流士,时间过去了将近70年,如果但以理二十岁时被掳,此时他已经是年近九十岁高龄的老年人了。虽然但以理此时已经年纪老迈,但依然被波斯王大流士所倚重和欣赏,一个被掳的犹太人何以能在帝国居如此高位呢?从六章的经文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因为但以理美好的灵性为波斯帝国带来的祝福所致,但以理为永生上帝所做的见证,对于波斯帝国有很大影响,这一点从大流士王称呼但以理为“永生神的仆人但以理啊”(但六20)就可以知道。这让那些与但以理同朝为官的外邦人所不容,但以理的同僚因嫉妒就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个陷害他的禁令。这禁令就是,“三十日内不拘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什么,就必仍在狮子坑中”(但六7)。年老的但以理再一次面对生死危机的考验。
2、这禁令的性质
首先,这不是普通禁令,这是禁令加盖了玉玺。就是说,这不是某个在上掌权者的口谕,而是通告全国正式的法律文书。从内容到形式,这些谋害但以理的官员在恶上显出了格外的聪明。首先,他们了解但以理。这是专门针对但以理量身定做的法律,他们料准了用这条禁令去抓但以理的把柄会比较容易。第二,他们知道大流士王很信任和倚重但以理,普通禁令没用,得是那种连君王都要服从,加盖了玉玺的法律。而为了能让大流士王加盖玉玺,他们就利用了大流士的骄傲,他们对这禁令的描述看起来主要是对大流士王的抬举,要让他像神那样。果然,大流士王允准了。
这些官长的罪一方面是出于贪心、嫉妒、仇恨和谋杀,另一方面是欺骗和蒙蔽。不但是对但以理的谋害,也是对王权的利用和损害。而且这禁令从属灵的角度是对大流士王的“捧杀”,把他放在神的位置上岂不是在招致上帝的愤怒和刑罚吗?同时也让大流士在杀害永生神的仆人的罪上有份。
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条禁令本身虽然被加盖了玉玺,以正式法律文件的形式宣布出来,但其实是非法的,因为不符合法律赏善罚恶的公义要求。第一,提出这条禁令的人动机是个人私利,目的是为了谋害。第二,这条禁令是一个宗教性的禁令,是一个针对属灵领域信仰行为的法规。把一个正常的信仰行为给界定为一个违背法律的行为。第三,其内容不但禁止人向神祷告,而且还要求若要祷告只能向人祷告,这在本质上已经是在要求人把某个人当做偶像来拜,这是让人犯罪。
这些谋害者为何要用宗教条例来谋害但以理呢?他们倒是首先考虑要从但以理个人的品行操守职责方面来入手,但实在是“找不着他的错误过失”(但六4)。当仇敌找不着你有什么错失来,只能以你所信的来定罪你的时候,这是圣徒的荣耀。
就像前面所说的,但以理作为一个被掳的犹太人,他因忠心事奉永生上帝在君王和公众层面作了美好见证,在外邦帝国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接的表现就是但以理在波斯帝国居于超乎其余总长和总督的高位,因此就被嫉妒,被陷害。对于这些谋害但以理的官员来说,他们可能是从政治利益的角度来策划此事。但从属灵争战的角度,撒旦是要藉着对但以理的谋害,来扑灭但以理为永生上帝所做的见证在波斯帝国的影响力。
3、这禁令的属灵挑战
我们可能留意到这禁令的后果非常可怕,若有人违背就是死亡,而且还是被狮子撕碎这种惨烈的死法。就如经上记着说,“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撒旦吞吃人的方式无非是恐吓与蒙蔽。// 今天针对教会弟兄姊妹的压力后果当然没有这么残酷,还没到生与死的程度,主要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层面的影响,比如,我们的家门口会有人守着,出门会有人跟着,会有人来谈话威胁,会被搬家,会丢了工作,还可能会被拘留监禁,会有各种可能的损失。
但以理所面对的挑战之一,就是死亡的恐惧。第二,就是属灵的迷惑。
我们可以把这次但以理所面对的挑战对比但以理书第三章他三个朋友所面对的挑战。这次但以理面对的是一个月不准祷告,否则扔进狮子坑;他的三个朋友面对的是必须拜金像,否则仍在烈火窑里。前者是不允许正常的信仰活动,后者是要求拜偶像。显然,拜金像对于基督徒来说无需思想就知道怎样应对,因为这是犯罪,如同让人声明放弃信仰一样,这是信仰的底线,但凡真基督徒都会为此毫不退让。但一个月不准祷告该怎样应对就有思想抉择的空间,因为这似乎还不算触及到了信仰的底线,好像这是无关乎基本真理的问题,就算是一个月不祷告也不等于就否认神的名了,或者调整一下方式暗暗地祷告并不算为犯罪,也可以逃避被扔狮子坑的可怕试炼。拜偶像是犯罪,调整祷告方式一般是一个处境中照着信心良心选择的层面。
就是说,但以理的三个朋友面对拜金像的要求是无可选择,要么背叛信仰,要么被仍在烈火窑中。而本章但以理好像是有所选择的,他似乎有多种方式可以让自己既不背叛信仰,又不被仍在狮子坑里。若不想让自己被扔在狮子坑里,但以理的选择无非是三种,第一向大流士王祷告,第二这一个月先不祷告了,第三这一个月把祷告时间调整为一种隐蔽的不被人看见的方式。显然,前两种方式是但以理一定不会选择的,因为第一种向王祷告等于拜偶像,这是犯罪;这绝不可以。第二种,不祷告这是软弱害怕,神不喜悦,这也不行。第三种,调整祷告方式属于智慧层面,可以考虑,只是需要寻求神的带领。似乎但以理可以选择第三种方式。
显然,我们都知道,但以理并没有选择第三种应对方式。因为但以理胜过了死亡的恐惧,所以但以理有第四个选项,那就是与素常一样。
其实,但以理并没有四个选项,他只有唯一的选择,就是与素常一样一日三次的祷告。如果一定说有选择,他也只有两个选项,与素常一样,或者与素常不一样。
面对此禁令,对于王国内的其他犹太人来讲,可以选择调整其祷告方式不被发现,甚至可以暂时不祷告来逃避被扔狮子坑的后果。但对于但以理来讲,他无可选择,他只能选择与素常一样地坚持一日三次的祷告。因为,这禁令就是针对他素常一日三次的祷告来的,仇敌并未期望过但以理会向王祷告,人家就看但以理是否会因禁令改变自己一日三次的祷告习惯。而从某个角度来讲,但以理若是调整了他的祷告习惯就等同于他不祷告了,因为对于但以理的地位和影响力来讲,他只要调整祷告习惯,不再像素常一样,就传递出非常明确的信号,他怕了,他惧怕狮子坑的丧命。他只要躲避了狮子坑,就给了仇敌控告他的把柄,你看,但以理对自己的神也不那么的忠诚,为了活命他竟然连祷告习惯都改了。但以理美好的灵性和见证立刻就毁于一旦。因此,他在上帝面前的良心和信心,都不允许他逃避,他只能勇往直前,与素常一样。// 因此,其实对于但以理来说,他跟他三个朋友面对拜金像时的情景一样,就是没有其他选择。
二、但以理的应对
1、“知道这禁令盖了玉玺”
但以理在选择应对方式之前“知道这禁令盖了玉玺”。这里的“知道”至少告诉我们两点,第一,但以理作为帝国的大臣,非常清楚这禁令加盖了玉玺意味着什么。他知道这是法律,违反这禁令的后果是他无法避开的,后果不是罢官,不是罚款,不是监禁,而是死亡。大流士王也帮不到他。
但以理并未打算遵从,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他内心有比波斯王朝的法律更大的律法,就是在良心里所领受的上帝的心意。这禁令是非法的。// 当一个基督徒的正常信仰实践与世俗王权法律发生冲突的时候,或者说,当基督徒被圣经真理更新过的良心与世俗法律相冲突时,该如何选择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抉择却不那么容易。虽然常常有人拿着“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罗十三1)来教导基督徒要顺服政府,但圣经还有“顺服神,不顺服人是应当的”(徒五29).前者常常容易选择,后者的选择却是往往需要付出代价的。所以,如何运用这两节经文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解经的智慧,而是勇气和信心。比如但以理,当他选择顺服神的时候,就是选择把自己放在狮子坑中面对死亡。就像主耶稣选择顺服神,就是选择了十字架。
这不表示但以理是一个在王国肆意妄为的人,他不是不遵守王国的法律,如果他不遵守王国法律的话,仇敌早就找到他的把柄了,但“因他忠心办事,毫无错误过失”(但六4)。使得仇敌只能专门针对...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