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要分享的经文将近两章,是关于犹大国最后一位好王约西亚的。与这位敬虔之王相关的记载,“历代志下”也同样有两章,可见圣经作者对他的重视。
“列王纪”给约西亚王的评价是相当高的:“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行他祖大卫一切所行的,不偏左右。”他是整个以色列王国历史中最后的一位好王,是列王时代最后的辉煌,基本没有负面的记载。若就个人一生的敬虔、对律法的热心与降服、以及推动信仰复兴的坚决,约西亚是超过希西家王的,甚至有些超过先祖大卫。他在位的时间也比较长,共有三十一年,其中实际执政二十多年。在他以后南国犹大开始进入倒计时,先后经历四王(其中约哈斯、约雅敬和西底家都是他的儿子,约雅斤是他的孙子。约哈斯和约雅斤都只在位三个月),二十余年即被巴比伦所灭,被掳到异国他乡。因此,我们“列王纪”的释经讲道也接近尾声了。
如果总结上一位好王希西家突出的特点是依靠神,那么约西亚这位好王突出的特点就是遵行神的律法:“在约西亚以前没有王像他尽心、尽性、尽力地归向耶和华,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后也没有兴起一个王像他。”为此,以下我们就沿着“律法”这条主线,来看看今天的经文要对我们说的话。
得了律法书
约西亚为王期间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得了律法书”。“历代志”记载约西亚王从小就寻求神,“他作王第八年,尚且年幼,就寻求他祖大卫的 神。”(代下 34:3)圣经不变的原则是:“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太 7:7)约西亚在玛拿西和亚们两代恶王之后,真心归向耶和华,开始修理圣殿时,就得着了律法书——这既是神对王及敬虔之人的赏赐,也为王所推行的宗教改革与复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并奠定了基础。
这律法书既是在圣殿由大祭司发现的,其来源与权威当然就不容质疑。书记沙番自然不敢怠慢,立即呈送到王面前。约西亚王的反应确实不凡,让人看出其灵性的美好:王立即命令读这书,要听神的话,其敬畏之心与渴慕之情溢于言表。对比后来他那个不敬虔的儿子约雅敬——他直接就把先知耶利米奉耶和华之名所写的书卷丢在火盆里烧了——真可谓泾渭分明啊!圣经说神的话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生命的粮,须臾不可离开。约西亚王之前,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黑暗的日子,连摩西的书差不多都见不到了(不然大祭司就不用那么郑重其事了),神的律法就更少有人知晓了,敬虔之人是何等难过与饥渴啊!现在重新得回真迹,敬虔之人怎能不迫不及待地阅读以求饱足呢?今天我们不仅已经有了完整的圣经,而且各种版本丰富,阅读手段方便,但我们有约西亚王那样的渴慕与郑重吗?愿意常常倾听神的话吗?亲爱的弟兄姊妹,每天都拿起圣经来读吧,那并不是每个人、或每个时代想有就有的福分啊!
王听见了律法书上的话就撕裂衣服,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在当时撕裂衣服意味着伤痛和懊悔,约西亚王听见律法书上所写神咒诅的话,联系到目前国民黑暗的属灵景况,面对着随时可能降临的审判,能不忧伤痛悔、心急如焚吗?我们不知道大祭司所得的律法书到底包含哪几卷,但读在王面前的,很可能是“申命记”。那卷书第28章共68节,其中50多节是关于“若不听从耶和华你 神的话,不谨守遵行他的一切诫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这以下的咒诅都必追随你,临到你身上”(申 28:15)。众先知类似的预言已经持续多年了,现在再次听到这律法书上咒诅的话,约西亚王如何能平静呢?作为君王,仅仅自己忧伤痛悔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带领全民悔改,这是为王的职责。
面对神已无可挽回的审判,约西亚王并没有灰心,也没有放弃。既然审判不是马上临到,在王执政的日子里还有平安,王就仍有机会带领全民悔改,至少可以使审判得以延迟。于是约西亚王立即行动起来,更加有力地推行已经开始的宗教改革与复兴。
遵行律法
第二件是洁净圣殿、圣地和圣民。从周围的异教世界分别为圣,是以色列也是教会信仰的基本要求与特征,因为我们的神是圣洁的。不幸的是,以色列人与周围列国的混杂实在太久、太深、太广泛了,以致方方面面都被玷污。为此,约西亚王推行了全面、彻底、坚决的改革与复兴。
第三件是守逾越节。这是遵行律法的标志性事件,也是改革与复兴成果的见证,“历代志下”35章有详细的记载。与希西家王那次相比,约西亚所守的逾越节不仅在遵行律法方面更为严格,如在正月十四正日守节,一切礼仪均按律法而行等,而且经过了充分的动员与准备,全民参与,甚至包括前北国的一些余民。经文的评价是这样的:“自从士师治理以色列人和以色列王、犹大王的时候,直到如今,实在没有守过这样的逾越节;只有约西亚王十八年在耶路撒冷向耶和华守这逾越节。”约西亚对神律法的尊崇是真诚的,值得我们效法。
如果说约西亚王有什么不足,恐怕就是他阵亡这件事了。他一生寻求神的话,遵行律法,可惜这最后一次却没有听。当时埃及法老尼哥借道犹大北上援助亚述,因为此时巴比伦已经崛起,夺去了亚述东边的大片国土,亚述不得不退守西边苟延残喘。埃及与亚述结盟,企图阻止巴比伦坐大。约西亚大概属于巴比伦阵营,于是出兵阻拦埃及军队。“历代志”记载“约西亚却不肯转去离开他,改装要与他打仗,不听从 神藉尼哥之口所说的话,便来到米吉多平原争战。”(代下 35:22)约西亚王这次未能遵行神的话,结局多少有些令人遗憾。如果当时听了神借法老所说的话,历史也许就不一样了。随着这位敬虔之王的去世,犹大再没有机会了。
四点教训
其二是神以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方式向我们说话。在本章中,神首先借律法书,也就是成文的圣经向约西亚王说话。这同样是神今天向教会和圣徒说话的主要方式,因为圣经已经完备,我们所需要的都已包含在其中。实际应用的关键是知道该用哪处的经文、哪样的原则,前提则是熟悉整本圣经。其次是借先知向约西亚王说话。尽管今天类似耶利米、户勒大那样的先知已经不再有了,但神依旧会借教会领袖、属灵前辈或弟兄姊妹等显明他的心意。不过当你前往寻求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是去听神的话,寻求圣灵的引导,而不是为自己所企望的寻找支持。我们往往是已经拿定了主意,却打着寻求圣灵引导的属灵旗号。还有就是借着法老尼哥向约西亚王说话,圣经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假先知巴兰,大祭司该亚法等。我们不大容易接受这类情况,神竟然会借我们的仇敌向我们说话吗?我们一定要记得,神既然“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来 1:7),为什么不可能借外邦人或是其他什么说话呢?我们的心要宽广,神的智慧岂是人可以测度的呢?当年巴兰的驴不是就说过话吗?圣经教训我们“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雅 1:19),原因之一就是为防止我们错过了这些特殊的说话方式。
其三是要全备而平衡地把握神的旨意与人的责任。我们往往把这二者对立起来,非此即彼,不能兼顾。但约西亚王却把握得相当到位。尽管先知明言对犹大的审判不能更改,但王却依旧尽自己当尽的本分,带领全国、全民悔改,竭力推动宗教改革与复兴。客观上说,犹大积恶已深,不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就能轻易回复、逃脱审判的。但这却并不意味着人可以破罐子破摔。神总是喜悦人悔改归正:“以色列家啊,我必按你们各人所行的审判你们。你们当回头离开所犯的一切罪过。这样,罪孽必不使你们败亡。你们要将所犯的一切罪过尽行抛弃,自做一个新心和新灵。以色列家啊,你们何必死亡呢?主耶和华说:我不喜悦那死人之死,所以你们当回头而存活。”(结 18:30-32)就国家整体而言,悔改即便不能改变结局,也许可以延缓其到来。就个人而言,神必按各人所行的施行报应——这两者都已通过约西亚及其王国显明出来。弟兄姊妹们,让我们现在就悔改离开罪恶吧!不要一味地纠缠于结果如何,当知道神的怜悯与慈爱是没有止息的!
其四是如何看待神应许约西亚王“我必使你平平安安地归到坟墓,到你列祖那里”。从一般人的眼光看,约西亚正当壮年却战死沙场,与恶王亚哈类似,怎么能算得上是平平安安呢?其实关键是这应许后面还有一句:“我要降与这地的一切灾祸,你也不至亲眼看见。”亚哈被箭“偶然”射中,那是神的审判,米该雅先知早就预言了;但对于约西亚,却是神的拯救。你只要对比后来的亡国之君西底家,或者大明朝的崇祯皇帝,就可以明白了。对于一国之君而言,以身殉国战死疆场与被俘受羞辱,区别之大不是天上地下的吗?以赛亚先知说:“这义人被收去是免了将来的祸患”(赛 57:1),约西亚王的平安正体现在此。我们实在需要更新自己的观念,也许我们太过留恋这日光之下的日子了。息了今世的劳苦、忧虑与争战而归回天家,不是好得无比吗?不要以为神的祝福就一定是多活几年,有时离开世界,何尝不是神的拯救呢?使徒保罗对此有精辟的认识:“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腓 1:21-24)求主怜悯我们!
最后,我们以“列王纪”设为典范、著名诗人大卫的宣告结束今天的证道,也作为我们回应的祷告——惟愿我们一生渴慕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
阿们!
求主保守、祝福他自己的守望教会!
The post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5
1111 ratings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要分享的经文将近两章,是关于犹大国最后一位好王约西亚的。与这位敬虔之王相关的记载,“历代志下”也同样有两章,可见圣经作者对他的重视。
“列王纪”给约西亚王的评价是相当高的:“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行他祖大卫一切所行的,不偏左右。”他是整个以色列王国历史中最后的一位好王,是列王时代最后的辉煌,基本没有负面的记载。若就个人一生的敬虔、对律法的热心与降服、以及推动信仰复兴的坚决,约西亚是超过希西家王的,甚至有些超过先祖大卫。他在位的时间也比较长,共有三十一年,其中实际执政二十多年。在他以后南国犹大开始进入倒计时,先后经历四王(其中约哈斯、约雅敬和西底家都是他的儿子,约雅斤是他的孙子。约哈斯和约雅斤都只在位三个月),二十余年即被巴比伦所灭,被掳到异国他乡。因此,我们“列王纪”的释经讲道也接近尾声了。
如果总结上一位好王希西家突出的特点是依靠神,那么约西亚这位好王突出的特点就是遵行神的律法:“在约西亚以前没有王像他尽心、尽性、尽力地归向耶和华,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后也没有兴起一个王像他。”为此,以下我们就沿着“律法”这条主线,来看看今天的经文要对我们说的话。
得了律法书
约西亚为王期间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得了律法书”。“历代志”记载约西亚王从小就寻求神,“他作王第八年,尚且年幼,就寻求他祖大卫的 神。”(代下 34:3)圣经不变的原则是:“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太 7:7)约西亚在玛拿西和亚们两代恶王之后,真心归向耶和华,开始修理圣殿时,就得着了律法书——这既是神对王及敬虔之人的赏赐,也为王所推行的宗教改革与复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并奠定了基础。
这律法书既是在圣殿由大祭司发现的,其来源与权威当然就不容质疑。书记沙番自然不敢怠慢,立即呈送到王面前。约西亚王的反应确实不凡,让人看出其灵性的美好:王立即命令读这书,要听神的话,其敬畏之心与渴慕之情溢于言表。对比后来他那个不敬虔的儿子约雅敬——他直接就把先知耶利米奉耶和华之名所写的书卷丢在火盆里烧了——真可谓泾渭分明啊!圣经说神的话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生命的粮,须臾不可离开。约西亚王之前,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黑暗的日子,连摩西的书差不多都见不到了(不然大祭司就不用那么郑重其事了),神的律法就更少有人知晓了,敬虔之人是何等难过与饥渴啊!现在重新得回真迹,敬虔之人怎能不迫不及待地阅读以求饱足呢?今天我们不仅已经有了完整的圣经,而且各种版本丰富,阅读手段方便,但我们有约西亚王那样的渴慕与郑重吗?愿意常常倾听神的话吗?亲爱的弟兄姊妹,每天都拿起圣经来读吧,那并不是每个人、或每个时代想有就有的福分啊!
王听见了律法书上的话就撕裂衣服,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在当时撕裂衣服意味着伤痛和懊悔,约西亚王听见律法书上所写神咒诅的话,联系到目前国民黑暗的属灵景况,面对着随时可能降临的审判,能不忧伤痛悔、心急如焚吗?我们不知道大祭司所得的律法书到底包含哪几卷,但读在王面前的,很可能是“申命记”。那卷书第28章共68节,其中50多节是关于“若不听从耶和华你 神的话,不谨守遵行他的一切诫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这以下的咒诅都必追随你,临到你身上”(申 28:15)。众先知类似的预言已经持续多年了,现在再次听到这律法书上咒诅的话,约西亚王如何能平静呢?作为君王,仅仅自己忧伤痛悔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带领全民悔改,这是为王的职责。
面对神已无可挽回的审判,约西亚王并没有灰心,也没有放弃。既然审判不是马上临到,在王执政的日子里还有平安,王就仍有机会带领全民悔改,至少可以使审判得以延迟。于是约西亚王立即行动起来,更加有力地推行已经开始的宗教改革与复兴。
遵行律法
第二件是洁净圣殿、圣地和圣民。从周围的异教世界分别为圣,是以色列也是教会信仰的基本要求与特征,因为我们的神是圣洁的。不幸的是,以色列人与周围列国的混杂实在太久、太深、太广泛了,以致方方面面都被玷污。为此,约西亚王推行了全面、彻底、坚决的改革与复兴。
第三件是守逾越节。这是遵行律法的标志性事件,也是改革与复兴成果的见证,“历代志下”35章有详细的记载。与希西家王那次相比,约西亚所守的逾越节不仅在遵行律法方面更为严格,如在正月十四正日守节,一切礼仪均按律法而行等,而且经过了充分的动员与准备,全民参与,甚至包括前北国的一些余民。经文的评价是这样的:“自从士师治理以色列人和以色列王、犹大王的时候,直到如今,实在没有守过这样的逾越节;只有约西亚王十八年在耶路撒冷向耶和华守这逾越节。”约西亚对神律法的尊崇是真诚的,值得我们效法。
如果说约西亚王有什么不足,恐怕就是他阵亡这件事了。他一生寻求神的话,遵行律法,可惜这最后一次却没有听。当时埃及法老尼哥借道犹大北上援助亚述,因为此时巴比伦已经崛起,夺去了亚述东边的大片国土,亚述不得不退守西边苟延残喘。埃及与亚述结盟,企图阻止巴比伦坐大。约西亚大概属于巴比伦阵营,于是出兵阻拦埃及军队。“历代志”记载“约西亚却不肯转去离开他,改装要与他打仗,不听从 神藉尼哥之口所说的话,便来到米吉多平原争战。”(代下 35:22)约西亚王这次未能遵行神的话,结局多少有些令人遗憾。如果当时听了神借法老所说的话,历史也许就不一样了。随着这位敬虔之王的去世,犹大再没有机会了。
四点教训
其二是神以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方式向我们说话。在本章中,神首先借律法书,也就是成文的圣经向约西亚王说话。这同样是神今天向教会和圣徒说话的主要方式,因为圣经已经完备,我们所需要的都已包含在其中。实际应用的关键是知道该用哪处的经文、哪样的原则,前提则是熟悉整本圣经。其次是借先知向约西亚王说话。尽管今天类似耶利米、户勒大那样的先知已经不再有了,但神依旧会借教会领袖、属灵前辈或弟兄姊妹等显明他的心意。不过当你前往寻求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是去听神的话,寻求圣灵的引导,而不是为自己所企望的寻找支持。我们往往是已经拿定了主意,却打着寻求圣灵引导的属灵旗号。还有就是借着法老尼哥向约西亚王说话,圣经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假先知巴兰,大祭司该亚法等。我们不大容易接受这类情况,神竟然会借我们的仇敌向我们说话吗?我们一定要记得,神既然“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来 1:7),为什么不可能借外邦人或是其他什么说话呢?我们的心要宽广,神的智慧岂是人可以测度的呢?当年巴兰的驴不是就说过话吗?圣经教训我们“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雅 1:19),原因之一就是为防止我们错过了这些特殊的说话方式。
其三是要全备而平衡地把握神的旨意与人的责任。我们往往把这二者对立起来,非此即彼,不能兼顾。但约西亚王却把握得相当到位。尽管先知明言对犹大的审判不能更改,但王却依旧尽自己当尽的本分,带领全国、全民悔改,竭力推动宗教改革与复兴。客观上说,犹大积恶已深,不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就能轻易回复、逃脱审判的。但这却并不意味着人可以破罐子破摔。神总是喜悦人悔改归正:“以色列家啊,我必按你们各人所行的审判你们。你们当回头离开所犯的一切罪过。这样,罪孽必不使你们败亡。你们要将所犯的一切罪过尽行抛弃,自做一个新心和新灵。以色列家啊,你们何必死亡呢?主耶和华说:我不喜悦那死人之死,所以你们当回头而存活。”(结 18:30-32)就国家整体而言,悔改即便不能改变结局,也许可以延缓其到来。就个人而言,神必按各人所行的施行报应——这两者都已通过约西亚及其王国显明出来。弟兄姊妹们,让我们现在就悔改离开罪恶吧!不要一味地纠缠于结果如何,当知道神的怜悯与慈爱是没有止息的!
其四是如何看待神应许约西亚王“我必使你平平安安地归到坟墓,到你列祖那里”。从一般人的眼光看,约西亚正当壮年却战死沙场,与恶王亚哈类似,怎么能算得上是平平安安呢?其实关键是这应许后面还有一句:“我要降与这地的一切灾祸,你也不至亲眼看见。”亚哈被箭“偶然”射中,那是神的审判,米该雅先知早就预言了;但对于约西亚,却是神的拯救。你只要对比后来的亡国之君西底家,或者大明朝的崇祯皇帝,就可以明白了。对于一国之君而言,以身殉国战死疆场与被俘受羞辱,区别之大不是天上地下的吗?以赛亚先知说:“这义人被收去是免了将来的祸患”(赛 57:1),约西亚王的平安正体现在此。我们实在需要更新自己的观念,也许我们太过留恋这日光之下的日子了。息了今世的劳苦、忧虑与争战而归回天家,不是好得无比吗?不要以为神的祝福就一定是多活几年,有时离开世界,何尝不是神的拯救呢?使徒保罗对此有精辟的认识:“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腓 1:21-24)求主怜悯我们!
最后,我们以“列王纪”设为典范、著名诗人大卫的宣告结束今天的证道,也作为我们回应的祷告——惟愿我们一生渴慕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
阿们!
求主保守、祝福他自己的守望教会!
The post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