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

《在宥》第二讲(1)不要随意搅乱人心


Listen Later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第二讲  道人如何降服其心

崔瞿问于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老聃曰:“女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淖约柔乎刚疆。廉刿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俛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县而天。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

“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然犹有不胜也,尧于是放讙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峗,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于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釿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邢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意,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不要随意搅乱人心

“崔瞿问于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老聃曰:‘女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淖约柔乎刚疆。廉刿(guì)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俛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县而天。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

我们平常怎样才能得自在?怎样才能具有一个宽厚的心,才能容一切是非、一切善恶?今天学《在宥》的这一段,会给我们很深刻的启示。

有一位叫崔瞿的先生向老子请教:“不治天下,安藏人心?”如果不治理天下,怎么能够稳定人心?使老百姓倾心向善,怎样建立和谐社会?人们都认为天下是需要通过治理才能太平的,总要通过一个办法使这个国家、社会进入有序状态,任何从事政治的人,有政治理想的人,他们都想拥有这样的能力。而治天下,首先要“安藏人心”,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安稳,民众才能“安其居,乐其业”。但是道家学说对此有它的理解,我们学《道德经》就知道,“无为而无不为”“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些都是纲领性的指导意见。

崔瞿向老子提了这样的问题,老子立即就说:“女慎无撄人心。”你留意呀,千万不要把人心搞乱了。“慎无撄人心”,这个是道家很重要的观念;对佛教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我们看社会上,不管是治乱也好,贵贱穷达也好,是非往来也好,起作用的是什么?起作用的是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人心是很复杂的一个东西,我们怎样看待人心?道家学说坚定地认为,不要随便地去把人心打乱,搅乱。

《成都晚报》一个记者的儿子,他妈让他读读《圣经》,他看了《圣经》,就问人为什么那么坏?他妈妈就说:“毒蛇教唆的。”他又问:“既然毒蛇那么坏,上帝为什么要制造毒蛇出来呢?”为什么一被毒蛇教唆,人心就乱了,伊甸园里就乱套了呢?人心就是这样的,心一动,麻烦就来了。

“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淖约柔乎刚疆。”这里可以说是把人的根本处给点明了。人心“排下而进上”,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心的真实相。任何人都逃不了这个原则。为什么呢?哪个不想往高处走?哪个不想升官发财,日子吉祥太平、安逸舒服?就是修道的,也是往高处走,成仙成佛还是往高处走,哪个人愿意下地狱?哪个愿意进监狱?所以都是“排下而进上”。

人都是嫌贫爱富的,嫌贫就是排下,爱富就是进上。看到长官了,要吹捧,舌头转得快得很;见了不如自己的人,尾巴就立起来了,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我们看这个“排下而进上”,的确是人根深蒂固的一种性能。人当然不愿意向低处走,所以人心的可悲之处就在这里。如果是一个真正的道人,一个隐士,一个有修养的人,有君子心性的人,他对这个“排下而进上”是反感的。没有一个很高尚的价值观念,我们就很难把这个劣根性去掉。《易经·屯卦》“初九”说:“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我们怎么能够“高尚其事”?我们说相尚以道,怎么相尚以道?如果不把“排下而进上”这种根深蒂固的潜意识排除掉,我们能做得到吗?

何况这个危害性也大。为什么呢?“上下囚杀”,我们心里无时无刻不像井里的水箱一样,七上八下,老是在掂量上下之事:股票涨了跌了,家里顺不顺了,领导又如何了,朋友之间如何了,家庭又如何了。所以这个“上下”,实际上就是取舍与是非在煎熬我们。这个“囚杀”就是煎熬,佛教里说烦恼集聚,烦恼煎熬,就是“上下囚杀”。我们想一下,哪个人能逃得出这一条呢?

“淖约柔乎刚疆”,“淖约”,柔弱的样子。《大宗师》里讲“藐射姑之山,有神人居焉,淖约若处子”,那位千岁万岁的神仙,看上去柔弱得如同十四五岁的小丫头一样。这里指柔可以变刚,刚可以变柔,有的人平常很柔,为了钱,为了名利,却可以要死不要活。不说别的,我们看那些打工的人,为讨工资爬到建筑工地的塔吊上,爬到十几层的楼上去,不给钱就要跳下去。平常我们看这些打工的人好柔弱,到那时就变得非常刚强。反过来说,有些当官的、有钱的人,他们平时刚强得不得了,颐指气使的,不得了,了不得,突然一下“双规”了,他的刚强就变得非常柔弱,在监狱里的一般管理员就能把他折腾了,犯人中间的小组长都可以随便欺凌他,他还不敢反抗。

“疆”同“强”,就是说,柔弱与刚强可以变过来,变过去,可以把刚强变为柔弱,也可以把柔弱变为刚强,这就是“上下囚杀”。根子在哪里呢?就是我们人心的“排下而进上”。

如果我们能够把这种劣根性彻底放下,加以超越,那么我们就不会处于这种可悲的状态,我们也就很超脱。超然于生死之外,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能逍遥任运,这样多舒服呢!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By 万万读书

  • 5
  • 5
  • 5
  • 5
  • 5

5

1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