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高明人没有是非心
“鸿蒙拊脾雀跃不辍,对云将曰:‘游!’云将曰:‘朕愿有问也。’鸿蒙仰而视云将曰:‘吁!’云将曰:‘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为之奈何?’鸿蒙拊脾雀跃掉头曰:‘吾弗知!吾弗知!’云将不得问。”
鸿蒙这个老先生听到云将的问话,一点也不在乎,“拊脾雀跃不辍”,照样拍着屁股,鸡啄米似的跳他的儿童舞,不停地跳,根本不理会。还边跳边对云将说:“游!”游戏嘛,玩嘛,没有什么,就是玩。我们都说要返老还童,反璞归真,重归儿童时天真烂漫的状态,但你放得下吗?敢于进入这个状态吗?
云将着急了,说:“朕愿有问也。”哎呀,我有一个问题想向你请教,请你开恩,开示一二。“鸿蒙仰而视云将曰:‘吁!’”我们看鸿蒙是很了不起的,“俯仰”两个字在中国是很讲究的,下级对上级才是仰,上级对下级是俯。法官审案时肯定坐得比犯罪嫌疑人高,不可能让犯罪嫌疑人坐得比法官还高。金銮宝殿上龙座是很高的,老和尚升座,法师升座讲法,都是坐在高位,不可能主席台的位置比听众位置还矮。当然,现在的讲演厅都弄反了,主席台的位置比听众的座位还矮,这样就不太好,还是要宾主分明才行。鸿蒙尽管是始祖,万物之主,但它还是把自己放得很低,“仰而视云将”,云将毕竟是云,龙一样高高在上的。“吁!”回答了什么呢?没有回答什么,回答了等于没有回答,说了等于没有说。吁!就是呼气的状态,有的解释为不愿意,实际上也没有不愿意,它是没有指谓的,嘘一口气表示什么呢?
云将如同前面黄帝见广成子一样提问了:“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为之奈何?”作为治天下的人,这个“天气不和,地气郁结”,不得了。前一段时间,福建、江西,安徽、重庆、四川的宜宾、攀枝花等地暴雨成灾,四川是一千四百多万人受灾,安徽是一千一百多万人受灾。这也就是“天气不和”所致。“地气郁结”就容易地8震,地8震了怎么办?前些年印度尼西亚的地震、秘鲁的地8震,死了好多人,天崩地裂要死多少人啊。
“六气不调,四时不节”,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该阴时不阴,该阳时不阳,该晦时不晦,该明时不明,该起风时不起风,该下雨时不下雨。四川地区的农作物也经常受影响,水稻在处暑后因为雨水比较多,将影响到今年的产量,所以四时不节,也是该热不热,该冷不冷。现在温室效应引起了整个地球环境的四时不节。
另外一方面,“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和我们的修养也是相应的。什么叫“天气”,就是我们的精神状态;“地气郁结”,是我们的情绪状态;“六气不调”,奇经八脉、五脏六腑不调;“四时不节”,我们的生活在春夏秋冬、子午二时,如果没有节制,就要生病。在《黄帝内经·素问》里,这六气又指风、寒、火、热、湿、燥对人体的影响。
“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为之奈何?”我想把阴、阳、风、雨、晦、明,或风、寒、火、热、湿、燥这六气调和起来,和谐起来,让它三日一风,五日一雨,白天出点太阳,晚上下点雨,风和日丽,让天下的老百姓,让山川和森林、草原和动植物都过上好日子,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前面黄帝问广成子也是这样的:“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这两段问话其实都差不多。
就像有人问昆仑兄,现在国家大事你有高招没有?现在老百姓日子不好过,社会问题很多,你是当领导的,你给我们出点主意,解决一下,慈悲一下嘛。昆仑兄怎么回答呢?他的态度我估计和鸿蒙一样。鸿蒙遇到这些问题,“拊脾雀跃掉头”,拍着屁股跳着他的舞,掉头就要逃跑。边跑边说:“吾弗知!吾弗知!”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你不要问我,不要问我。一口气推得干干净净,好像一点责任心都没有,一点爱心都没有,一点慈悲心都没有。我们经常说,某人太不慈悲了,特别是学佛的人遇到这些事情,就认为此人一点不慈悲,他不知道慈悲也是会害人的,有时慈悲之心就是愚痴之心。
有些人一到寺院里就热泪盈眶,见了老和尚也是流眼泪。初期是可以的,但是每次到寺院,见老和尚都这样,那就犯愚痴了。有的人这样聪明,那样聪明,就在他精明聪明时,他也就犯愚痴了,所以这个度不好掌握。当然,在道家,混沌也好,鸿蒙也好,还有很多这类的人物,他们都爱“吾弗知”,没有责任,没有爱心,没有是非心,但这正是最高理性的表现,是大道的代言,他是代大道在说话。你怎样说,你又怎么理解这些话呢?“云将不得问”,云将没有得到答案,也不知道还该问些什么了。
5
11 ratings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高明人没有是非心
“鸿蒙拊脾雀跃不辍,对云将曰:‘游!’云将曰:‘朕愿有问也。’鸿蒙仰而视云将曰:‘吁!’云将曰:‘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为之奈何?’鸿蒙拊脾雀跃掉头曰:‘吾弗知!吾弗知!’云将不得问。”
鸿蒙这个老先生听到云将的问话,一点也不在乎,“拊脾雀跃不辍”,照样拍着屁股,鸡啄米似的跳他的儿童舞,不停地跳,根本不理会。还边跳边对云将说:“游!”游戏嘛,玩嘛,没有什么,就是玩。我们都说要返老还童,反璞归真,重归儿童时天真烂漫的状态,但你放得下吗?敢于进入这个状态吗?
云将着急了,说:“朕愿有问也。”哎呀,我有一个问题想向你请教,请你开恩,开示一二。“鸿蒙仰而视云将曰:‘吁!’”我们看鸿蒙是很了不起的,“俯仰”两个字在中国是很讲究的,下级对上级才是仰,上级对下级是俯。法官审案时肯定坐得比犯罪嫌疑人高,不可能让犯罪嫌疑人坐得比法官还高。金銮宝殿上龙座是很高的,老和尚升座,法师升座讲法,都是坐在高位,不可能主席台的位置比听众位置还矮。当然,现在的讲演厅都弄反了,主席台的位置比听众的座位还矮,这样就不太好,还是要宾主分明才行。鸿蒙尽管是始祖,万物之主,但它还是把自己放得很低,“仰而视云将”,云将毕竟是云,龙一样高高在上的。“吁!”回答了什么呢?没有回答什么,回答了等于没有回答,说了等于没有说。吁!就是呼气的状态,有的解释为不愿意,实际上也没有不愿意,它是没有指谓的,嘘一口气表示什么呢?
云将如同前面黄帝见广成子一样提问了:“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为之奈何?”作为治天下的人,这个“天气不和,地气郁结”,不得了。前一段时间,福建、江西,安徽、重庆、四川的宜宾、攀枝花等地暴雨成灾,四川是一千四百多万人受灾,安徽是一千一百多万人受灾。这也就是“天气不和”所致。“地气郁结”就容易地8震,地8震了怎么办?前些年印度尼西亚的地震、秘鲁的地8震,死了好多人,天崩地裂要死多少人啊。
“六气不调,四时不节”,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该阴时不阴,该阳时不阳,该晦时不晦,该明时不明,该起风时不起风,该下雨时不下雨。四川地区的农作物也经常受影响,水稻在处暑后因为雨水比较多,将影响到今年的产量,所以四时不节,也是该热不热,该冷不冷。现在温室效应引起了整个地球环境的四时不节。
另外一方面,“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和我们的修养也是相应的。什么叫“天气”,就是我们的精神状态;“地气郁结”,是我们的情绪状态;“六气不调”,奇经八脉、五脏六腑不调;“四时不节”,我们的生活在春夏秋冬、子午二时,如果没有节制,就要生病。在《黄帝内经·素问》里,这六气又指风、寒、火、热、湿、燥对人体的影响。
“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为之奈何?”我想把阴、阳、风、雨、晦、明,或风、寒、火、热、湿、燥这六气调和起来,和谐起来,让它三日一风,五日一雨,白天出点太阳,晚上下点雨,风和日丽,让天下的老百姓,让山川和森林、草原和动植物都过上好日子,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前面黄帝问广成子也是这样的:“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这两段问话其实都差不多。
就像有人问昆仑兄,现在国家大事你有高招没有?现在老百姓日子不好过,社会问题很多,你是当领导的,你给我们出点主意,解决一下,慈悲一下嘛。昆仑兄怎么回答呢?他的态度我估计和鸿蒙一样。鸿蒙遇到这些问题,“拊脾雀跃掉头”,拍着屁股跳着他的舞,掉头就要逃跑。边跑边说:“吾弗知!吾弗知!”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你不要问我,不要问我。一口气推得干干净净,好像一点责任心都没有,一点爱心都没有,一点慈悲心都没有。我们经常说,某人太不慈悲了,特别是学佛的人遇到这些事情,就认为此人一点不慈悲,他不知道慈悲也是会害人的,有时慈悲之心就是愚痴之心。
有些人一到寺院里就热泪盈眶,见了老和尚也是流眼泪。初期是可以的,但是每次到寺院,见老和尚都这样,那就犯愚痴了。有的人这样聪明,那样聪明,就在他精明聪明时,他也就犯愚痴了,所以这个度不好掌握。当然,在道家,混沌也好,鸿蒙也好,还有很多这类的人物,他们都爱“吾弗知”,没有责任,没有爱心,没有是非心,但这正是最高理性的表现,是大道的代言,他是代大道在说话。你怎样说,你又怎么理解这些话呢?“云将不得问”,云将没有得到答案,也不知道还该问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