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

《在宥》第五讲(3)看道人如何接应学生


Listen Later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看道人如何接应学生

“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当然“大人”就是道人,也称为圣人、至人。教,既然是大人,就应该有所教化,所以佛教称比丘为人天师,人和天人的老师。圣人怎么能不去教化众生呢?像释迦牟尼佛和孔夫子,不教化众生怎么行呢?你作为道人,当然也有责任把这个道回馈给众生,回馈给社会。“大人之教”,这个“教”不是一般的教书先生,不是简简单单的像学校里教知识那样。

道人的教法是“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这个影离得开我们这个形吗?如影随身啊。声响不二,有声必然有响,有响自然有声。有灯必然有光,有光自然有灯,它是同步的,打成一片,没有间隔的。就是说,一个人得道以后,他的行住坐卧、举手投足之间都有道,无不可以启发他人,他的教化是没有间隙的。

以前我跟着本光法师、贾老(贾题韬老先生)他们时,看到他们不论做什么都美,不论说什么话都受益;现在见到佛源老和尚,也是不论怎样都舒服。就像一个学画的人跟着一个大画家、大艺术家,看他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运笔,无论怎样都对。名老中医的徒弟,看到自己的师父拿脉,随便怎样都是对的。为什么呢?他的技艺和他的言行完全融为一体。不管怎么样,他们都在道上,吃饭表现道,拉屎拉尿仍然表现道,都在表演无上大法。庄子的这些语言,的确是妙不可言。我们怎样才能达到这种佛教中所说的无渗漏境界?这才真正叫出神入化。

为什么说行不言之教呢?因为言可以教化人,不言也可以教化人,走路也可以教化人。我们看有修养的人,走路都与众不同,说话的风味都与众不同,眼神释放出来也是与众不同,举手投足就是不一样。我们看大牌明星演戏进入角色时,人家捏拿人物,不管怎样都捏拿得恰到好处;有些蹩脚的演员,一上来就演得格格不入。高明的医生方子一开,就滴水不漏,处处到位,君、臣、佐、使,恰到好处,这些就是大人之教。小人之教破绽百出,大人之教就没有破绽,哪怕露出破绽,都是他的优势。

“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道人对众生,当然就像观音菩萨一样,是千处有求千处应。他是和盘托出,毫无保留。不要以为道人对自己的东西有什么保留,道是公器,道人绝没有私心,对于道,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保留的。

我们来讲夹山参船子和尚的故事。夹山当时在南京一个庙里当方丈,当大法师,经常讲经说法。有一次,道吾和尚行脚走到南京,就去听他讲经。会场上有人问:“如何是法身?”夹山答:“法身无相。”又有人问:“如何是法眼?”他回答:“法眼无瑕。”道吾一下就笑了,夹山很谦虚,一看到有人笑,就走下法坛到道吾身前,向道吾行礼请教说:“老人家,我这样说是不是不对?”道吾说:“你说得不是不对,非常正确,不过你是科班生出来的,说的都是书本上的,还没有遇到真正的老师。”夹山很虚心,马上要拜道吾为师求教。道吾就说:“唉,我不是你老师,你如果确实要找老师,我给你介绍一位。华亭有个船子和尚,他才是你的老师。”

夹山听闻,马上把弟子遣散,大法师的袍子也脱掉了,从南京走了几百里到了华亭,果然看见河边有个和尚在那里摆渡,他就上前去请教。船子和尚问他:“大德住甚么寺?”他说:“寺即不住,住即不似。”船子和尚又问:“不似,似个什么?”他说:“不是目前法。”船子又问:“从哪里学来的?”夹山说:“非耳目之所到。”这一路上,夹山不知怎么的,已从法师变成禅者,一开口就是用机锋与船子过招。

船子和尚说:“一句合头语,万世系驴橛。”接着又说:“垂杆千尺,意在深潭;立钩三寸,子何不道?”夹山和尚刚要开口说话,船子和尚一竿子就把他打到水里去了。然后又把他抓起来,马上对他说:“速道,速道。”夹山刚要说话,船子和尚又一竿子把他打到水里去了,然后又把他抓起来,对他说:“速道,速道。”夹山还没开口,又被按到水里去了。这么弄来弄去,夹山终于大彻大悟,交谈几句后,船子和尚印证了他。告辞时,船子和尚交代他说:“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在古代,师徒之间也很简单,悟了以后就各自上路,老师也不留你,也不要你拿金银财宝来供养,各走各的路。夹山不放心,回过头看了船子和尚一眼,意思是你还有没有要教给我的呢?船子就说,走吧,没有东西了。说完“嘭”的一声,跳到河里再也没有起来。这下夹山和尚死心塌地相信自己所悟的这个东西真实不虚,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了。我们看,船子和尚毫无保留,并且用生命来成就了这位以后禅风凌厉的一代宗师。

临济宗著名的大师慈明楚圆和尚有两个出色的弟子,一个是黄龙慧南,一个是杨歧方会。最初方会给慈明和尚当账房,看到很多师兄弟都悟了,老和尚又不料理他,他就着急了。有一天,他找到老和尚说:“哎呀,老和尚你给我开示一下嘛,我还是想得到印证,还是想接法呀。”老和尚就说:“以后你的儿孙遍天下,你不要打妄想,做你自己的事情去。”方会不死心,知道老和尚每天黄昏要到山里走一圈,于是事先埋伏在老和尚必经之路,一看见老和尚来了,马上给老和尚顶礼,对老和尚说:“师父,今天你一定要给我说清楚。”老和尚看一下他,就没有理他。方会就说:“老和尚,你今天非得给我说,不然我就对不起了。”这时老和尚就说:“你知道这个事情就行了,还在这里啰啰唆唆的干什么?”于是方会大彻大悟,以后开创了延续至今的“临济—杨歧”禅派。

所以我们看,禅宗和庄子是非常相应的。“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你说他们说了什么呢?确实没什么;你说没什么,他们确实又把什么都给你说了。所以这种境界,确实是非常人之所能及。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By 万万读书

  • 5
  • 5
  • 5
  • 5
  • 5

5

1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