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噪音是一档从女性生活经验出发看待世界的播客。 「噪音」代表着突破主流且没有规则的声音,可以直觉、随性地想象。 我们以性别视角认识自我、他人、万物,谈论文学、社会科学、电影等,期待在这个旅程中与你共同探索认知的边界。 Powered by Firs... more
February 09, 2024女性主义扫兴鬼的过年碎碎念:为什么不想回家过年?乡愁是独属于男人的奥德赛,而逃离才是刻进女人身体的史诗。过年——小时候喜欢而长大后逐渐让我们抗拒的事情。是什么让我们不想回家过年了呢? 作为女性主义者,过年把我们置于传统的性别分工之下,并且剥夺了反抗的空间。比如,作为“女的”要包饺子、做年夜饭,并且年节里的女性脚本里从未留下我们不包饺子、不做年夜饭帮工的选项。 作为女性主义者,过年让已婚未育或未婚未育的我们无法融入传统家族的价值排序,自知与被期望的角色格格不入,同时被迫假意融入; 作为女性主义者,在哪儿过年这个问题本身与女性的身份绑定在一起成为判断题,女性的婚否成为判断的条件——未婚女性自然归属原生家庭,已婚女性是“泼出去的水”,不得不把父权制家庭归属纳入考量。 本期我们作为女性主义扫兴鬼吐槽过年、展示我们的“服从策略”,也积极回顾2023,展望2024! 0:01:08 年夜饭里的女性劳动 0:12:56 创造“年味”的女性情感劳动 0:17:07 女性作为“家事大总管”的多重负荷 0:24:13 结构的枷锁使女性将春节劳动内化为自己的义务 0:30:16 在年夜饭席间扮演写好的角色脚本 0:33:33 当单身女孩进入传统家庭的价值排序 0:38:47 年轻人回家过年即直面语言和价值体系的冲突;女性主义者的解离 0:42:08 尽管不想回家过年,最终还是买了回家的车票 0:43:55 父母也在经受新旧价值体系的拉扯 0:47:05 一个连续三十年无法自主选择去哪儿过年的大学女教授的故事 0:54:29 菲的2023年:过去一年的收获大都来自不上班 1:00:34 唯怡的2023:这是重新定义自己的一年 1:10:03 菲的2024展望 1:12:26 唯怡的2024展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 21minPlay
January 25, 2024不被鼓励言说的个体心绪:对生育的抗拒与后悔女性个体是否可以表达对成为母亲的抗拒?一个母亲能否说出她后悔成为了母亲? 我们理想化地认为,个体得到充分尊重的表现应该是得以自由地言说自己的想法而不必担心受他人指摘。然而在生育这个话题上,“我不想生孩子”和“我后悔成为母亲”的话语常常是不被鼓励言说、隐没在社会期望的阴影之下的。 本期节目谈及女性抗拒生育以及后悔成为母亲的真实心情。这不仅是对传统期望的质疑,更是对个体选择的勇敢表达。我们希望深入挖掘这些真实心绪,揭示这种表达可能带来的沉重压力,鼓励大家正视多元的生育表达,摒弃欺人与自欺,并期待社会对这些情感多一些尊重与共情。正如《最好的决定》结语中作者所说:“我们必须让更多女性有选择权,确保更多女性有机会主宰自己的身体、决策和人生。” 本期提到的书籍: 《最好的决定》 《成为母亲的选择》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 16minPlay
January 11, 2024生育自由谁做主:生育制度如何左右女性个人选择本期节目讨论的是一个很底层的问题:女性是否拥有生育或不生育的自由?我们最关注的并非任何一位特定的女性作出何种生育选择——任何选择都应该被尊重。我们今天想探讨的是藏在这个选择背后的庞然大物:怎样的生育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影响着每个女性个体作出的选择? 生育曾经是几乎每个女性的默认选项,而现在逐渐被更多女性作为人生的可选项之一。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我们,是否的确能获取足够信息以作出知情基础上的决定?一旦作出决定,能否不受干涉地一以贯之?生育是自然的趋向,还是被建构的话语?既然人口从近代起即被视为一种资源,需要生育的是个人,还是社会?主流话语如何将社会的需求合理化为每个人的需求,将家庭的养育责任转化为女性的生育义务?身为母亲究竟意味着什么?任何女性在为人母之前,又是否能提前窥见这一身份的重量? 祝愿每一位女性都可以自主地作出符合个人意愿的生育选择。 0:00:47 性、生育、养育三者的分离;婚姻与生育制度将三者捆绑 0:05:26 婚姻与狭义“爱情”相冲突,又扩张爱的定义 0:09:32 社会各种制度相互配合,攫取女性的再生产价值 0:11:31 “生育自然论”既不科学,也不“自然” 0:15:02 以生活史理论解释父母对新生儿的投资策略 0:17:23 产后抑郁的人类学解读:激素变化导致的机能失调,还是必要的结构功能? 0:20:15 与婴儿拉开情感距离的宗教仪式与文化传统 0:21:12 趋利避害的本能使生育行为逐渐从投资变成顶奢消费 0:24:10 为什么爷爷奶奶生七八个孩子,我们一个都不想生? 0:26:28 选择生孩子的女性能得到多少支持? 0:29:01 《生育制度》受限于作者的性别和其所处的时代 0:33:14 母亲与子女之间注定的不平等及权力关系的持续演变 0:38:40 社会将母亲捧上神坛,以母性为名榨取劳动 0:39:18 近代国家自形成起就从未停止管理女性子宫 0:43:38 “完美母亲“话语强加给女性三重负担 0:44:55 警惕新自由主义话语——“得到一切” 0:47:04 事业还是家庭?这几乎从来不是你自己的选择 0:54:02 生育的真相和现实的母职从社交网络上消失 0:57:06 臣服主流价值受到奖赏,反抗的女性被大环境霸凌 1:02:00 母职惩罚;女性参与劳动的M型曲线 1:05:51 设想中的缩小性别不公的制度及其可行性 1:07:55 我们拥有不生育的自由吗?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 13minPlay
December 28, 2023《那不勒斯四部曲》当女性开始记载女性:那些从未被描述过的共同经验本期我们终于聊到了《那不勒斯四部曲》最复杂且迷人的面相——女性关系。古今作品中对女性关系的描述乏善可陈,总难免落入以男女关系为背景的俗套,而《那不勒斯四部曲》恰好填补了女性观察、记载女性关系的空白。 伍尔夫曾经想象过女性记载女性的场景:“我想看看玛丽·卡米尔克会如何动笔,去捕捉那些未曾被记载过的手势,那些未被说出口或只说了一半的话。那是只有女人在场,没有被男人带着偏见的任性光芒照亮时才会自然而然呈现的,就像天花板上飞蛾的影子那样不易被察觉。” 本期就让我们走进莉拉与莱农的友情,以及她们分别身为女儿与母亲的关系之中,感受那些复杂微妙的互助、竞争、控制与反抗。 0:52 文艺作品中的女性关系常在异性关系中展现,《那不勒斯四部曲》填补了这一空白 2:56 莉拉和莱农的共同底色是反抗 5:31 莉拉有坚强的自我,以直觉认知世界;莱农将知识作为方法,坚韧地面对际遇沉浮 11:13 关于她们和那不勒斯:留下的是莉拉,离开的是莱农,尽管人永远无法真正远离故土 19:33 她们的友谊始于谎言,终于背叛 23:13 她们互相支持、追逐,在半个世纪里作为彼此力量的来源 27:36 在知识与写作领域内的交锋贯穿一生:你的作品是我永远的假想敌 32:19 她们在情感体验里的竞争、占有,真实的嫉妒、恨意和爱意 35:01 除了身体一无所有的女性,以身体作为武器奋起反抗 38:26 漫长的爱与等待——“从我进到尼诺的房间算起,生活才刚刚开始“ 40:59 莱农对女孩消失的残酷解读,源自对尼诺与莉拉关系的介怀 44:17 莉拉对女孩消失的另一种猜想,反映对莱农作家身份的不甘 45:20 她们暗自竞争孩子的爱,却也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对方;“母亲市场“的玩笑 50:36 母亲的角色内嵌于家庭内部权力结构之中 53:37 母与女的和解:同为女性,成为母亲,理解“母亲“这一角色的分量 64:39 拥有阿黛尔这款婆婆是怎样的体验 66:38 母爱的复杂与无私母爱话语的阴谋;母亲对女儿的“厌女“来自是对女性境遇的痛心 69:30 放下对女儿的控制,是母亲终身修炼的课题 76:12 莱农成为女性主义者的历程是被凝视、被剥夺的他者的觉醒之路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pl7q2si01ju01teaqcycezr/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 26minPlay
December 14, 2023《那不勒斯四部曲》男性群像:如何不对男人感到失望?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pl7q2si01ju01teaqcycezr/comments 《那不勒斯四部曲》可能是很多读者的女性主义启蒙文学。它不仅呈现出女性友谊的复杂和魅力,也刻画出一个时代不同阶层、不同面貌的男性群像。这些男性人物或多或少地参与并影响了两位主角的求学、写作、婚姻、事业等。 本期我们聊一聊《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一些值得讨论的男性个体。也许我们都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带有作品中男性角色特质的男人,这些特质或许是暴力、巧言令色,或许是智慧、善良。但就像尼诺不能被简单地评价为“渣男”,面对这些男性,我们的情感也不是单纯的爱恨可以概括。 我们希望通过这期节目讨论人物带给我们的更深层面的思考。 时间轴 0:03:12 新年夜的莉拉面对里诺的破碎,第一次经历界限消失 0:06:55 依附于权力的“扶不起的里诺”;将女性视作附属品的赛鲁罗父子 0:09:27 这个城区对女性遭受暴力的漠视、观演 0:11:25 莉拉与斯特凡诺的婚姻是一次孤注一掷的冒险,一场风暴,一套枷锁 0:17:21 作为婚姻破坏者/女性“拯救者”的尼诺 0:22:28 萨拉托雷父子为莱农埋下了渴求进入智识世界的种子 0:23:44 论弑父之不可能:儿子厌弃父亲,却宿命般地成为父亲,最终理解父亲 0:28:47 性别男,爱好女,同时厌女——跳脱传统男性角色的尼诺,利用女性掌握的女性本身无法变现的社会资源,获取男性在父权社会隐秘的性别红利 0:36:31 恩佐:百年一遇的人狠话不多温柔细腻理工男担当 0:41:12 莉拉与恩佐之间的爱的语言:“他们的秘密是这么深奥,以至于他们自己也不懂” 0:43:34 当一个男人将一个女人视作一个“人”,而非他者化女性 0:46:24 弗朗科:莱农的政治和生活方式启蒙者,坚定的革命者 0:52:18 男人试图建构女人,而作为女权主义者的玛丽亚罗莎只能爱上一个失去权力的男人 0:55:33 莱农与彼得罗之间的权力关系起伏,刻在旧式婚姻脚本里,持续消磨新女性 1:07:42 尼诺对其他女性是欲望客体,于莱农是智识与浪漫世界的一盏明灯 1:12:26 浪漫爱注定是局限的情感投射,勇者却在残缺的投影里渴求完整的爱 1:16:26 巧言令色的文艺男青年对女性的伤害可能更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 19minPlay
November 30, 2023从《她厌男》出发解构异性恋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pl7q2si01ju01teaqcycezr/comments Show notes 0:00:46 一个激进女权主义者为什么会选择与顺直男恋爱? 0:07:42 所谓 “厌男”,厌恶的是什么? 0:10:28 基进女权和激进女权在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实践 0:13:53 书中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以及对关系认知与需求的错位 0:21:04 性场域内的主体与客体;男人定义的男性气质是非女性 0:27:48 解构异性恋浪漫关系里权力上位者的爱情表达 0:31:34 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合谋,以爱为名对女性进行剥削 0:37:05 性别意识是一双新的眼睛,一旦拥有就无法摘下 0:41:28 谁在漠视女性生育之苦,无限崇尚自己基因的繁衍 0:44:24 男性同时是父权制的压迫者与被压迫者 0:50:37 认知剥削无处不在,不管特权阶层的提问是出于善意,还是事先预设的怀疑态度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8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