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

掌控南北兵权:东晋军事将领的权力之争


Listen Later

回首南朝,千古江山留英雄。本期我们走进刘裕的南北征战,复盘其如何在内政纷亏、军事霸道中平步青云;掀开南北强弱的历史画卷,洞悉巧取豪夺背后的经济脉络。探秘古人的斗智斗勇,解读千年之下的政治机变与经济构架。
第一节宋初内政及北强南弱局势的形成
刘裕灭后秦以刘裕为代表的新兴的北府兵将领,在东晋末年镇压了农民起义之后,他们的内部便又开展了争权夺利的斗争。公元412年至413年初,刘裕消灭了名位仅次于己的北府兵重要将领刘毅,从而为他自己受禅称帝扫清了道路。
刘毅和刘裕一样,早年侨寓京口,参加了北府系统的青州(镇广陵)刺史府中兵参军属。北府将领推倒桓玄的时候,刘裕在京口领导起兵,刘毅在广陵领导起兵,两人功业相当,毅亦因此自负,不愿屈事刘裕。桓玄垮台后,刘裕统率北府兵,坐镇京口。公元408年,扬州刺史缺官,刘毅等不欲刘裕入朝辅政,企图以中领军谢混为扬州刺史,或令裕于丹徒遥领州事。刘裕遂自请入朝,就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掌握了军政大权。次年刘裕北伐南燕,当时刘毅任豫州刺史,又以“宰相远出,倾动根本” 为理由(《宋书·谢景仁传》,力图加以阻止。不久自己却在桑落洲被卢循打得大败。最后为荆州刺史,“既据上流,阴有图裕之志”(《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八年)。一面与谢混等人相交好; 一面招纳亲党,要求朝廷调他的堂弟兖州刺史刘藩到荆州做他的副手。刘裕也知道刘毅“不能居下,终为异端”(《宋书·武帝纪上》),于是趁刘藩自广陵入朝的机会,搞突然袭击,杀刘藩、谢混;随即率兵西征,佯称刘藩率兖州兵西上,很快就攻破江陵,刘毅力竭自杀。
另一个与刘裕合谋讨伐桓玄的将领诸葛长民,在桓氏灭后亦以功臣自居,“骄纵贪侈......所在残虐,为百姓所苦”(《晋书。 诸葛长民传》)。刘裕西袭江陵,用长民为建康留守。他写信煽动冀州刺史刘敬宣(刘牢之子)说:“盘龙(刘毅小字)狼戾专恣, 自取夷灭。异端将尽,世路方夷,富贵之事,相与共之。”(《南史。 刘敬宣传》刘敬宣把原信转呈给刘裕,刘裕从江陵回来的第二天,就把他诱杀了。
公元405年,益州大族谯纵乘东晋衰乱之际,据有四川,自称成都王,称臣于后秦姚氏。桓玄败,桓玄从兄桓谦逃奔姚兴, 纵又遣将与谦联兵侵扰东晋,威胁荆楚。刘裕乃在公元412年十二月,命大将朱龄石率众二万进攻四川,翌年七月,晋军攻破成都,谯纵自杀,益州遂被东晋收复。
在刘裕要讨伐刘毅的时候,东晋政府任命宗室司马休之为荆州刺史。到了公元415年,刘裕又嫌司马休之在江陵“颇得江、汉人心”,以休之子文思犯法,休之不肯严惩,反而心存怨望为借口,下令讨伐休之。东晋雍州(镇襄阳)刺史鲁宗之也怕刘裕容不了他,和司马休之联兵抗裕。休之、宗之兵败投奔后秦。 公元416年正月,后秦派遣鲁宗之子鲁轨率兵进攻襄阳,骚扰荆楚,想切断东晋长江上下游以及扬、益间的交通。这时后秦主姚兴新死(公元416年月,兴病死),兴子姚泓初继父位,姚秦王室内部斗争激烈,北魏拓跋氏跨有并、冀,大夏赫连氏虎踞朔方, 又时时在威胁姚秦北方,牵制了姚秦一部分兵力。刘裕就在公元416年的八月,亲统大军,北代地记!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魏晋南北朝史By 妙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