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Orange 科技報橘總主筆張育寧📣訪問 無國界記者東亞辦事處執行長 艾瑋昂(Cedric Alviani)
💡本集來賓以英文回答,並由主持人做中文翻譯
台灣即將舉行總統、立委選舉,傳播資訊正確與否跟民主制度持續發展的關聯究竟有多密切?當黨政軍退出台灣媒體,網路時代也變得更無遠弗屆,但為什麼台灣的傳統媒體、新興媒體或是社群上的自媒體,風氣及市場卻越來越崩壞?當閱聽眾失去資訊自由,會變成什麼樣子?
無國界記者組織向政府喊話,台灣作為民主前線對抗中國侵擾,政府有責任優化媒體存活的環境,否則新聞容易被伸進利益之手而廣告化;無國界記者組織也呼籲閱聽眾,以行動支持認同的客觀中立媒體,是讓獨立媒體健康存活的正確方式。
(無國界記者組織 法文名 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 ,簡稱 RSF)
📌 無國界記者為何選台灣做辦事處?
📌 觀眾對新聞期待娛樂,台灣媒體環境脆弱易受攻擊
📌 不只媒體使用網路,中國、盧安達、緬甸政府皆掌管網路傳播
📌 RSF 目標:捍衛資訊自由
📌 探討媒體角色、閱聽眾責任
📌 Cedric 亞洲生活 20 年的媒體環境觀察
📌 RSF 給全球政府改善媒體環境的 5 項建議
📌 RSF 資金來源與爭議
📌 在台灣成立無國界記者組織分會
🎤 Highlight 關鍵字:無國界記者組織
始建於1985年,總部設在巴黎,在 2017 年4月7日臺灣言論自由日,在台北開設第一家亞洲辦事處(東亞辦事處),旗下有 15 個全球辦公室和 130 位以上的特派員,在世界各地收集有關媒體狀況的資訊,評估 180 個國家和地區的自由度,並在每年度製作「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