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

《知北游》第二讲(6)安心法门与“天和”境界


Listen Later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只有做到了“正汝形,一汝视”,那么才能“天和将至”。什么叫“天和”?我们现在谈和谐,身与心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易经》中讲“保和太和,乃利贞”,这个也叫“天和”。平常我们很难达到“天和”状态,不是身病,就是心病,你没法达到“和”。我经常讲“养和气,养喜神”,社会上的人,只要你是个具体的人,你吃五谷肯定要生病。用佛教的话来说,没有悟道之前,没有证果之前,你绝对断不了那些烦恼,断不了烦恼,那你的心就不可能“和”。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初见达摩时求“安心法”,他说“我心不安,乞师与安”,后来达摩给他“安心”了,他就成了二祖。所以“安心”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并不是我今天吃一片“安定”药片,我就安心了,那只是一时的。真正的“安心”是在“颠倒见”彻底地扭转过来后。你“安心”了,心就“和”了;心和,才能身和;身和,才能与环境和,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这个“和”,在《黄帝内经》中也讲得很多,真正讲得多的是《庄子》和《黄帝内经》。当然,还有《列子》,在唐代有一批道教的高人,宋、元、明、清时期的道教高人也写了一些书籍,不过其核心内容都有禅宗的影响。如果我们客观地去了解中国思想史,就会感到庄子对禅宗的影响以及禅宗对宋、元、明、清道教和宋明理学的影响。当然,佛家的就不说了,不管是“天台宗”、“华严宗”还是“禅宗”,都是在讲这些。“天和将至”,我们的身心如果能有“天和”的感觉,那对整个世界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但是,这只是说了一半,下边又接着说“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我们平常“形不正”、“视不正”,所以身心疾病丛生,这还只是肉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摄汝知”,“知”,作“知”也可,作“智”也可,要把我们的智慧性、知性收摄一些。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探测器”永远都很忙,不停地在搜索。为什么讲一个“摄”字?就是要把它们收摄住。龙江书院第二期杂志的一个副标题是“正位凝命”,“摄”就像“凝”一样,是收摄、凝集。“摄汝知”,平常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总是向外辐射,随着六根轮流转,被外部环境弄得团团转。所以,真正修道的人,不管是儒家的也好,道家的也好,还是佛家的也好,都需要我们对自己的理性进行一些规范,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一些规范。规范就是收缩战线,就像企业做大了以后,资金不够用的话,你还要收缩资金、产业,收缩到一个自己可控的、坚实的规模,我们的精神同样如此。

拿《养生主》的话来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们每天面对着这个飞速变化的环境,现在又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不是以前的“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每天只需面对一亩三分地,一片山林,几只牛羊。现在我们面对的天地太大了,一会儿是“阿扁”了,一会儿房价又涨了,等等。总之,每天面对的事情很多,搅得我们心神不宁。严格说来,真正值得我们用心的事情是什么?我们的心被哪些无聊的事情给消耗了?

所以,我们不仅要“摄汝知”,还要达到“一”,首先要把自己不必要的用心尽量地铲除。我现在还是有些心得,与我无关的事我一般不去用心;明天、后天的事情我一般不去操心;哪位在我耳边说这些,我一般就不想听、不想管。为什么呢?想来想去也管不了,反而影响了自己的身心愉悦,影响了自己的“天和”,那就不划算。首先,我们每天自己要会计划,哪些是不需要你忙的事情,就必须把它删除;哪些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你就必须要把它确定下来,把它料理了,料理了就了了嘛。你不能让无谓的事情把自己拴住、把自己绊住,这就是用心的诀窍。有了这个,你才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养自己,你想要拿几本书来看也可以,你也可以学些有益身心的东西,那多舒服。那些酒色财气的东西、是是非非的东西,天天在耳边逛,在眼前晃,好麻烦啊。因为这样是非就多,而你也管不了那么多,反而弄得身心憔悴,疲惫不堪。

要使自己精神优胜,就要“摄汝知”,的确是要把我们的精神收敛住。我经常说一个一瓦的电灯泡,安个罩子变成个手电筒,光亮就要强得多,光就不会四处蔓延。如果光一蔓延,好像照得无处不到,结果到处都是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如果能收缩成一束激光是最好的,那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前面说“正汝形,一汝视”是我们的功夫,这个“摄汝知”更是我们的功夫。

还有“一汝度”,“度”,这里念“duó”,即猜想、思量,就是佛法经常批评的“分别心”。“度”也是被烦恼驾驭的一种心理,对外部环境去掂量一下,分别一下,相干、不相干的事情都要去猜度一番。“一”就是把心思放顺,仍然放在“一”上,要把我们的欲望、冲动,动机归一,如果不把这些归一,那就不行。所以,“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呀!

我们平时的精神都是漂浮无根的,“摄汝知”,实际上是一种收缩、收敛,把散漫无章的精神力量收缩凝聚成一束激光。“一汝度”,就是不让它成波浪形、马鞍形地去四处乱撞,实际上也是把它收摄起来,这样“神将来舍”,那时一种完美的精神,一种无损的精神就能在我们心里安居乐业了。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By 万万读书

  • 5
  • 5
  • 5
  • 5
  • 5

5

1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