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下面又举例:“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不争,名亦不成。诚有善无有哉?”伍子胥屡次上谏吴王夫差,夫差都不听他的建议,最后还召来了夫差的杀戮。当然,如果不争,伍子胥也就不成其为伍子胥,他的死成全了他,死了,才证明他的政治见解和政治谋略是正确的。如果吴王夫差听了伍子胥的建议,吴国可能就不会被越国打败,春秋末期到战国的历史说不定就要重写了,有可能不是战国七雄,而是战国八雄了。吴国确实在军事实力上很出色,齐国远远不是他的对手,几次仗打下来齐国都是丢盔弃甲;晋国与之交战,也没有占到上风;楚国更不用说了,早就是他的手下败将,连郢都都被攻占,差点亡国。
在那之前,伍子胥辅佐夫差的父亲阖hé闾lǘ时,确实使吴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东小国,一跃而成为春秋末期的超级大国。一个国家能得到一个能人的料理,确实就可以有质的变化,如秦国的商鞅变法那样。海外的,如德国的俾斯麦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就中国而言,君明臣贤是国家大治的前提。李康在他著的《运命论》中说:“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唱之而必和,谋之而必从,道德玄同,曲折合符,得失不能疑其志,谗构不能离其交,然后得成功也。”刘邦有兴汉三杰,刘秀有云台二十八将,李世民有凌烟阁上所绘的那群文武英豪,所以我们要看到,只要“得人”,就是不一样。一个企业得人,就会有好的业绩;一个地方有了好的领导,对事情的料理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成效,效果就是不一样;一个团队,哪怕就是我们这个小小的龙江书院,也需要能人来料理。
我自己惭愧不已,才、德都不够,自己也感到料理得不到位,做得不好。我们看历史经验,都是“得圣贤者得天下”,如果不得人,想干一番事业是很艰难的。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书院如何能够发展起来?在座哥们儿主动为我献策、建议的太少,大家每周来上一次课,下课也不过闲谈几句就拜拜,各人忙各人的事去了。
当然,得人也得看“势”。如今讲制度,制度好才能产生人才,才能留住人才。制度不好,是不可能产生许多优秀人物的。所以还是应构建出健康、鲜活、有朝气的制度,让社会的土壤养分充足,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
以上说的是历史上的故事,忠心劝谏就要被杀头,如果不去劝谏,又不能成名。这就涉及了下面这句:“诚有善无有哉?”有没有绝对的完善,绝对的完美呢?我们在工作之中,为人处世,怎样才能高明起来?我以前写了一本书,叫《生活中的大圆满法》,我们是否能够使我们这一生,真正达到大圆满?这个大圆满,来自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大圆满的期盼,西藏密教中的“大圆满法”,也是因此而借用过来的。如何才能做到?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用心。
人间里虚幻的种种追求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我们随时在观察别人,别人也在观察我们。现在社会上有的人这样去干、这样去乐,也有的人那样去干、那样去乐,其中的差别很大。庄子说:“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我不知道那是真正的乐,还是不乐?我们也可以看一下自己的生活,观察一下自己的生活圈子,哪些是乐,哪些是不乐?有的人天天喝酒,你看他喝酒时那种气派,真是豪气万丈,乐在其中,但是旁边的人却看得心惊肉跳。有的人每天八方去应酬,也是乐在其中,别人也未必觉得他就怎么样。别人觉得乐的,我们不一定觉得乐。茅坑里的蛆,我们看到就烦,烦得不得了,味道也闻不得,闻到就烦,但苍蝇就觉得那里就是天堂,而且在其中得大乐。当然,我们都是人,生活之中有差别、有差异,但人所追求的这些乐,是真正的乐吗?
志趣之乐,大家有共同的标准——富贵寿善,身安厚味美服,好色好音,眼耳鼻舌身意都喜欢舒适的地带。“举群趣者”,大家都争着往那里跑,争着去看。昨天电视新闻中说,城里的一个超市打折,大优惠,好多一折、两折的商品,大家为了占便宜,一大早就去排班站队。一个老太太挤进去,人太多了,又挤又闷,心脏病犯了,一下没气了。
我家附近的“好又多”超市卖特价米,珍珠米才一块三一斤,很多人排队去买,就像不要钱似的。我家老太太带着老保姆也去凑热闹,老太太不敢去挤,叫老保姆买了十斤回来,还给我们说,好划算啊,正价是两块多一斤,现在一块三就买到了,做起饭好香啊。我听到吓了一跳,幸好老妈没有去挤,老妈挤进去了还得了啊,绝对是后果难料!衣冠庙一家卖宫廷桃酥的,一直在搞活动,买一斤送半斤,也是人满为患,每天都排班站队。
人就是那么怪,只要听说有免费、打折这些便宜,半夜三更都可以在商场前面排队。对于一点小便宜,大家都这样,更不用说面对大富大贵了。官场上如果有一个位子空了,就会有若干人虎视眈眈,把这个位子盯着,恨不得立即取而代之。听说哪家楼盘好,借钱也要买几套等着升值。所以,功名利禄,的确是人之所向。
“举群趣者,然如将不得已”,这句话的白话翻译说:“所有人都争着奔向所乐,坚定果敢的样子好像没法停止似的。”的确是啊,功名利禄,大家确实是非常的“果敢”,毫不客气,也用不着客气地奔向这个目标。为了争家产,亲兄弟都要动刀子;为了争位子,各种手段都要上。美国大选时期,不管是总统选举,还是议会选举,都是相互攻击。包括台湾地区的选举,都是想方设法,巴不得把你幼儿园的臭龙门阵都挖出来洗刷一番,平常很好的哥们儿,很好的朋友,到了节骨眼上,通通不认。所以,世间的确就是这个样子,这就是“不得已”。
道家所提倡和坚守的乐
为这些事情,为功名利禄,大家都去争,而且看起来都是乐在其中。这些东西真的值得去争吗?即使争到了,你真的快乐吗?未必啊。所以庄子说:“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世间这些名堂,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乐与不乐的。
说到这里,庄子话锋一转,问道:“果有乐无有哉?”世间到底有没有真正的乐啊?“吾以无为诚乐矣”,“诚乐”就是“道”,就是要甘守淡泊,清静无为,这是道家所提倡和坚守的乐,也是庄子所认为的真正的乐。
5
11 ratings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下面又举例:“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不争,名亦不成。诚有善无有哉?”伍子胥屡次上谏吴王夫差,夫差都不听他的建议,最后还召来了夫差的杀戮。当然,如果不争,伍子胥也就不成其为伍子胥,他的死成全了他,死了,才证明他的政治见解和政治谋略是正确的。如果吴王夫差听了伍子胥的建议,吴国可能就不会被越国打败,春秋末期到战国的历史说不定就要重写了,有可能不是战国七雄,而是战国八雄了。吴国确实在军事实力上很出色,齐国远远不是他的对手,几次仗打下来齐国都是丢盔弃甲;晋国与之交战,也没有占到上风;楚国更不用说了,早就是他的手下败将,连郢都都被攻占,差点亡国。
在那之前,伍子胥辅佐夫差的父亲阖hé闾lǘ时,确实使吴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东小国,一跃而成为春秋末期的超级大国。一个国家能得到一个能人的料理,确实就可以有质的变化,如秦国的商鞅变法那样。海外的,如德国的俾斯麦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就中国而言,君明臣贤是国家大治的前提。李康在他著的《运命论》中说:“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唱之而必和,谋之而必从,道德玄同,曲折合符,得失不能疑其志,谗构不能离其交,然后得成功也。”刘邦有兴汉三杰,刘秀有云台二十八将,李世民有凌烟阁上所绘的那群文武英豪,所以我们要看到,只要“得人”,就是不一样。一个企业得人,就会有好的业绩;一个地方有了好的领导,对事情的料理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成效,效果就是不一样;一个团队,哪怕就是我们这个小小的龙江书院,也需要能人来料理。
我自己惭愧不已,才、德都不够,自己也感到料理得不到位,做得不好。我们看历史经验,都是“得圣贤者得天下”,如果不得人,想干一番事业是很艰难的。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书院如何能够发展起来?在座哥们儿主动为我献策、建议的太少,大家每周来上一次课,下课也不过闲谈几句就拜拜,各人忙各人的事去了。
当然,得人也得看“势”。如今讲制度,制度好才能产生人才,才能留住人才。制度不好,是不可能产生许多优秀人物的。所以还是应构建出健康、鲜活、有朝气的制度,让社会的土壤养分充足,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
以上说的是历史上的故事,忠心劝谏就要被杀头,如果不去劝谏,又不能成名。这就涉及了下面这句:“诚有善无有哉?”有没有绝对的完善,绝对的完美呢?我们在工作之中,为人处世,怎样才能高明起来?我以前写了一本书,叫《生活中的大圆满法》,我们是否能够使我们这一生,真正达到大圆满?这个大圆满,来自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大圆满的期盼,西藏密教中的“大圆满法”,也是因此而借用过来的。如何才能做到?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用心。
人间里虚幻的种种追求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我们随时在观察别人,别人也在观察我们。现在社会上有的人这样去干、这样去乐,也有的人那样去干、那样去乐,其中的差别很大。庄子说:“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我不知道那是真正的乐,还是不乐?我们也可以看一下自己的生活,观察一下自己的生活圈子,哪些是乐,哪些是不乐?有的人天天喝酒,你看他喝酒时那种气派,真是豪气万丈,乐在其中,但是旁边的人却看得心惊肉跳。有的人每天八方去应酬,也是乐在其中,别人也未必觉得他就怎么样。别人觉得乐的,我们不一定觉得乐。茅坑里的蛆,我们看到就烦,烦得不得了,味道也闻不得,闻到就烦,但苍蝇就觉得那里就是天堂,而且在其中得大乐。当然,我们都是人,生活之中有差别、有差异,但人所追求的这些乐,是真正的乐吗?
志趣之乐,大家有共同的标准——富贵寿善,身安厚味美服,好色好音,眼耳鼻舌身意都喜欢舒适的地带。“举群趣者”,大家都争着往那里跑,争着去看。昨天电视新闻中说,城里的一个超市打折,大优惠,好多一折、两折的商品,大家为了占便宜,一大早就去排班站队。一个老太太挤进去,人太多了,又挤又闷,心脏病犯了,一下没气了。
我家附近的“好又多”超市卖特价米,珍珠米才一块三一斤,很多人排队去买,就像不要钱似的。我家老太太带着老保姆也去凑热闹,老太太不敢去挤,叫老保姆买了十斤回来,还给我们说,好划算啊,正价是两块多一斤,现在一块三就买到了,做起饭好香啊。我听到吓了一跳,幸好老妈没有去挤,老妈挤进去了还得了啊,绝对是后果难料!衣冠庙一家卖宫廷桃酥的,一直在搞活动,买一斤送半斤,也是人满为患,每天都排班站队。
人就是那么怪,只要听说有免费、打折这些便宜,半夜三更都可以在商场前面排队。对于一点小便宜,大家都这样,更不用说面对大富大贵了。官场上如果有一个位子空了,就会有若干人虎视眈眈,把这个位子盯着,恨不得立即取而代之。听说哪家楼盘好,借钱也要买几套等着升值。所以,功名利禄,的确是人之所向。
“举群趣者,然如将不得已”,这句话的白话翻译说:“所有人都争着奔向所乐,坚定果敢的样子好像没法停止似的。”的确是啊,功名利禄,大家确实是非常的“果敢”,毫不客气,也用不着客气地奔向这个目标。为了争家产,亲兄弟都要动刀子;为了争位子,各种手段都要上。美国大选时期,不管是总统选举,还是议会选举,都是相互攻击。包括台湾地区的选举,都是想方设法,巴不得把你幼儿园的臭龙门阵都挖出来洗刷一番,平常很好的哥们儿,很好的朋友,到了节骨眼上,通通不认。所以,世间的确就是这个样子,这就是“不得已”。
道家所提倡和坚守的乐
为这些事情,为功名利禄,大家都去争,而且看起来都是乐在其中。这些东西真的值得去争吗?即使争到了,你真的快乐吗?未必啊。所以庄子说:“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世间这些名堂,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乐与不乐的。
说到这里,庄子话锋一转,问道:“果有乐无有哉?”世间到底有没有真正的乐啊?“吾以无为诚乐矣”,“诚乐”就是“道”,就是要甘守淡泊,清静无为,这是道家所提倡和坚守的乐,也是庄子所认为的真正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