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不是會出現糧食危機?這是最近中國大陸民眾心裡浮現的疑問。
今年4月21號,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執行長比斯利(David Beasley),向安理會提出《2020世界糧食危機報告》。報告指出,「世界即將遭遇『聖經等級』的饑荒災難與糧食危機!」比斯利表示,早在2019年底、武漢肺炎爆發之前,WFP就已經預測:「2020年將是極其悲慘的一年...全球的糧食危機規模,將是從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的最糟時刻。」沒想到危機規模又遭這波全球武漢肺炎大流行的影響而「無限放大」,誇張的慘烈規模等級,完全超過WFP原本編制所能負荷。
在這之前兩天,4月19號,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據統計,當時全球已經至少有 13 個國家,包括越南、埃及、印度、泰國、緬甸、柬埔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許多農糧出口國,宣布限制糧食出口, G20對此表達擔憂,因為如果有更多國家限制糧食出口,那麼,可能導致全球糧食供給失去平衡。
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中國農業部曾經預測,2020年中國的糧食實際需求量為7億噸,產量僅為5.54億噸,缺口將近1.5億噸。
在這個情況下,中國科技日報4月17號的報導指出,這家媒體的記者采訪了中國的專家。專家們認爲,中國的糧庫滿滿,不必要搶糧、囤糧。中國有有足量的生産能力和儲備能力確保糧食安全。河南科技學院茹振鋼教授還說:“只要不怕胖,儘管敞開吃”。
但是到了5月2日,中國知名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對媒體表示,「如果幾個產米國家禁止出口,中國肯定會缺糧。」
到了8月12號,中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主產區夏糧收購進度,截至今年8月5日,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4285.7萬噸,較2019年同期減少938.3萬噸。
8月11日,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出的重要指示,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爲,並形容「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習近平最高當局的指示下,根據《澎湃新聞》報導,截至8月14日——也就是習近平指示大約三天後——中國至少18個省份的餐飲烹飪行業協會,要求當地餐飲業限制顧客點餐。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則在8月16日通知,將建立舉報投訴機制,要求民眾檢舉餐飲浪費行為,「被檢舉人」如果「不改陋習」,將遭到「批評曝光」。
中國真的會發生糧食危機嗎?如何看這一波的少吃一點飯的政治運動?
今天的節目,我要訪問鉅石智庫創辦人、專欄作家吳奕軍先生,一起來談談相關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