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任重道远的修行
儒家讲究的是修己以安人,通过加强个人修养理顺人际关系,讲究“反求诸己”,遇到问题到自己身上找原因,“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但是,儒家更强调的是“义者宜也”,凡事追求妥当、恰如其分,就是把握好“度”。因此,儒家的修行也不是一味地自省、自责,也不是无原则地把责任都归到自己身上,在修行上也要贯彻“中庸”精神,把握好度。
我们不要忘记,“勇”为儒家“三达德”之一,如果按儒家的方式修行,最后把人修得火气全无、逆来顺受、唯唯诺诺,那只能说他修偏了、修错了。孟子讲“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慨,这也是儒家修行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当下这个浮躁的时代,我希望弟子们能够沉下来、静下来,打理一下自己的内心,通过修心是可以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机遇的:但能否把握住机遇,不仅与你修行的深浅有关,也与你的能力、素质有关,与你做事是否能把握好度有关,更与你是否有儒家“铁肩担道义”的气慨有关。我体会,那既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也是一种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儒家精神。
《论语》上记载,孔子的弟子,也是《大学》的作者曾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将实现儒家的最高追求“仁”作为自己的任务和使命,毕生向着这个愿景前进,死而后已;因为肩负如此重大的使命,而且要坚守一生,所以才说儒家知识分子是“任重而道远”。
可以说,历代的儒家学者对于儒家的理想与信念是抱着一种宗教式的虔诚,从这个角度来看,称儒家为儒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们应该理解,支撑历代大儒坚持走下去的理由,并不仅仅是人生在今世的成功,更多的可能是人的自我完善,是灵魂的成长,是生命境界的提升,也是对美好归宿的期冀。
我是一个怯懦的人,恐怕担不起这样一副重担;我是一个脆弱的人,恐怕没有恒心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但我也是一个冲动的人,不管自己是否担得起、走得下去,就已经将弘扬儒学作为自己的任务,并作为自己后半生的事业。收弟子,就是要寻找有缘人,帮我一起来承担这副重担,我们相互勉励地一直走下去。成也罢、败也罢,风雨也好,彩虹也好,我想,我们毕竟一起走过,感受过不一样的人生,走向生命的更高层次。这样,我也就可以说是不虚此行了。
任重道远的修行
儒家讲究的是修己以安人,通过加强个人修养理顺人际关系,讲究“反求诸己”,遇到问题到自己身上找原因,“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但是,儒家更强调的是“义者宜也”,凡事追求妥当、恰如其分,就是把握好“度”。因此,儒家的修行也不是一味地自省、自责,也不是无原则地把责任都归到自己身上,在修行上也要贯彻“中庸”精神,把握好度。
我们不要忘记,“勇”为儒家“三达德”之一,如果按儒家的方式修行,最后把人修得火气全无、逆来顺受、唯唯诺诺,那只能说他修偏了、修错了。孟子讲“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慨,这也是儒家修行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当下这个浮躁的时代,我希望弟子们能够沉下来、静下来,打理一下自己的内心,通过修心是可以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机遇的:但能否把握住机遇,不仅与你修行的深浅有关,也与你的能力、素质有关,与你做事是否能把握好度有关,更与你是否有儒家“铁肩担道义”的气慨有关。我体会,那既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也是一种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儒家精神。
《论语》上记载,孔子的弟子,也是《大学》的作者曾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将实现儒家的最高追求“仁”作为自己的任务和使命,毕生向着这个愿景前进,死而后已;因为肩负如此重大的使命,而且要坚守一生,所以才说儒家知识分子是“任重而道远”。
可以说,历代的儒家学者对于儒家的理想与信念是抱着一种宗教式的虔诚,从这个角度来看,称儒家为儒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们应该理解,支撑历代大儒坚持走下去的理由,并不仅仅是人生在今世的成功,更多的可能是人的自我完善,是灵魂的成长,是生命境界的提升,也是对美好归宿的期冀。
我是一个怯懦的人,恐怕担不起这样一副重担;我是一个脆弱的人,恐怕没有恒心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但我也是一个冲动的人,不管自己是否担得起、走得下去,就已经将弘扬儒学作为自己的任务,并作为自己后半生的事业。收弟子,就是要寻找有缘人,帮我一起来承担这副重担,我们相互勉励地一直走下去。成也罢、败也罢,风雨也好,彩虹也好,我想,我们毕竟一起走过,感受过不一样的人生,走向生命的更高层次。这样,我也就可以说是不虚此行了。
298 Listeners
24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