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儒家经典|启予四书|朱熹和王阳明

中国历史|儒家经典|启予四书|修身要旨|什么是真正的自己


Listen Later

什么是真正的自己


“学者为己”,不仅学习、修身,我们所做的一切,出发点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但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传习录》中记载的王阳明与弟子萧惠的一番对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王阳明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人必须要有“为己之心”,就是真正为自己好的心,然后才能克制自己,进行自我约束,而只有能进行自我约束的人,才能成就自己。人生的修炼就是为己一克己一成己的过程,为己是出发点,是修身的动力,克己是修身的方式,也是修身的过程,成己是修身的目的和结果,也是我们修身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
萧惠说:“惠亦颇有为己之心,不知缘何不能克己?”萧惠认为自己有为己之心,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克己,经常约束不住自己。王阳明问:“且说汝有为己之心是如何?”就是问萧惠,你认为自己有为己之心,具体表现是什么?萧惠思考了很久才回答:“惠亦一心要做好人,便自谓颇有为己之心。今思之,看来亦只是为得个躯壳的己,不曾为个真己。”萧惠一心想做个好人,因此就误认为自己有为己之心,在王阳明的启发下,他认识到这是不对的,看来他从前只是为了“躯壳的己”,并不是为了“真己”。这是古人的概念,所谓“躯壳的己”指肉体,“真己”指真正的自己。萧惠反思自己从前的所做所为,认为都是为了自己的肉体着想,并没有为真正的自己着想。
王阳明说:“真己何曾离躯壳?恐汝连那躯壳的己也不曾为。”真正的自己也是离不开肉体的,王阳明认为,萧惠恐怕都不曾真正地为自己的肉体着想。王阳明接着问:“且道汝所谓躯壳的己,岂不是耳、目、口、鼻、四肢?”肉体是不是指耳目口鼻四肢这些东西?当然是啊!萧惠回答:“正是如此。目便要色,耳便要声,口便要味,四肢便要逸乐,所以不能克。”正是因为耳目口鼻四肢追求物质的享受,所以才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约束自己。
王阳明接下来讲了一大段话:
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这都是害汝耳、目、口、鼻、四肢的,岂得是为汝耳、目、口、鼻、四肢?若为着耳、目、口、鼻、四肢时,便须思量耳如何听,目如何视,口如何言,四肢如何动。必须非礼勿视、听、言、动,方才成得个耳、目、口、鼻、四肢,这个才是为著耳、目、口、鼻、四肢。汝今终日向外驰求,为名、为利,这都是为躯壳外面的物事。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中国历史|儒家经典|启予四书|朱熹和王阳明By 趣烦恼


More shows like 中国历史|儒家经典|启予四书|朱熹和王阳明

View all
知行小酒馆 by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

298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4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