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王阳明的修身方式
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刚开始指导弟子修行的时候,也非常重视静坐。为什么?要从静坐“直悟本体”,就是“致良知”。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出自《孟子》,所以我们要从《孟子》说起。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shuò)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都不是我们后天培养、训练出来的,而是我们本来先天就具有的美好素质,只不过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而已。抛开前三点不说,最后一个“智”字,不正是当下人们都在极力追求的智慧吗?孟子告诉我们,智慧是人先天就具有的,不必向外求,而应向内求,所以他提倡“反求诸己”,就是到自己身上去找。
人真的先天就具有智慧吗?为什么在绝大多数人身上我们看不到这一点?其原因就是《三字经》中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每个人先天就具备的美好素质都是相似的,是后天的习染、熏染使人与人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了。换句话说,我们先天的智慧受到了后天的蒙蔽。
王阳明的修身方式
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刚开始指导弟子修行的时候,也非常重视静坐。为什么?要从静坐“直悟本体”,就是“致良知”。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出自《孟子》,所以我们要从《孟子》说起。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shuò)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都不是我们后天培养、训练出来的,而是我们本来先天就具有的美好素质,只不过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而已。抛开前三点不说,最后一个“智”字,不正是当下人们都在极力追求的智慧吗?孟子告诉我们,智慧是人先天就具有的,不必向外求,而应向内求,所以他提倡“反求诸己”,就是到自己身上去找。
人真的先天就具有智慧吗?为什么在绝大多数人身上我们看不到这一点?其原因就是《三字经》中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每个人先天就具备的美好素质都是相似的,是后天的习染、熏染使人与人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了。换句话说,我们先天的智慧受到了后天的蒙蔽。
298 Listeners
24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