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独特的政治教育下颇具独特大局观的许多中国网民在俄乌战争陷入打“持久烂仗”后,秉持着朴素的“国家大局”意识认为,只要对中国有利,那就无所谓俄罗斯是不是侵略者。但支持俄罗斯,真的对中国有利吗?这种“大局观”与他们同样朴素的是非观念产生了冲突。为了自圆其说,一些民众选择使用“丛林法则、胜者为王”的补丁,遮盖自己的是非观和所谓的国家大局之间产生的逻辑冲突,并坚信,若类似的图景发生在东亚,中国定会是那个“胜者”。
2021年底、2022年初,俄军在乌克兰边境线频频出现异动,大举集结。在美国的卫星图和频繁示警下,西欧不少国家开始担心,已经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进行了约七年的军事行动的俄罗斯,在其盟友白俄罗斯的协助下,会对乌克兰有进一步的举动。与俄军陷入长期局部军事冲突的乌克兰人,则在紧张中透着一股“情况的确已经很糟糕,也许不会更糟了”的心态。远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国,则正忙于应付新冠疫情、筹办北京冬奥会。美国情报向乌克兰密集发出警报,遭到中国网民的嘲讽。毕竟在那个时候,许多中国民众相信、或者乐于相信,俄乌之间的事是“斯拉夫人的家事”,美国才是那个“不怀好意借舆论拱火的一方”。
更不要说,在此不久前,中俄首脑刚刚举行视频会晤。那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一年中的第二次视频会议。中俄领导人更是值2022年2月初于北京等地举行的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向世界展示了“前所未有”的高质量的双边关系。就在中俄两国宣布建立“无上限”战略伙伴关系后不久,在也许包括中国领导人在内的全世界的震惊中,俄罗斯向基辅发起了闪电攻势,大有欲将之亡国之象。
2022年2月24日凌晨发布的一段电视讲话中,普京宣布,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随后,俄军通过四个开放的战线直扑乌克兰,迅速兵临基辅城下。此时中国的舆论场一片哗然,俄乌词条迅速在热搜攀升、爆火。中国网民们震惊于普京挥师基辅的同时,纷纷倾向于相信普京所说的,“俄罗斯不寻求占领乌克兰的领土”,展开本次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实现乌克兰的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相信普京借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访华之际,一定是提前就这场“特别军事行动”知会了习近平。毕竟,中俄两国前脚宣布“合作无上限”,后脚俄罗斯便全面入侵乌克兰,这样的时间顺序且不说中国民众,就连当时的国际社会,也都无不认定普京的这场侵略战争,定是得到了习近平的默许和支持。
而彼时的普京,仍然在中国民众的心中保留着“铁血硬汉”的角色,俄军的国际风评,也在未经实战验证之前,保留着苏联遗留下来的威慑力。中国民众展现出的舆论,同样认为,在俄军大举逼迫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最佳选择要么是投降,满足普京的上述愿望;要么是向美国所提议的那样,接受流亡海外。事实上,不仅中国舆论如此,在泽连斯基尚没有反借战争的风云,摆脱喜剧演员的标签之前,全世界从政府到民间的预测,无不如此。直到俄军的斩首行动失败、基辅并未像美国情报预测的那样在4天内迅速失陷、泽连斯基并没有按照“喜剧演员”的角色脚本那样逃亡保命,中国和世界才开始用新的眼光,全面审视这场二战以来欧洲遭遇的最大规模的热战。
不久后,由于糟糕的计划和同样糟糕的执行能力,俄军的后勤和士气出现了严重问题,进攻节奏大大减缓。到了2022年四月,乌克兰北部战线方面,乌军恢复了对整个基辅州的控制,俄军逐渐将火力集中到乌东和东南,该区域爆发惨烈战斗。马里乌波尔、赫尔松、蛇岛、尼古拉耶夫、哈尔科夫、扎波罗热等地名开始被有看国际新闻习惯的中国民众所熟知。此时,中国网民也开始广泛探讨一些问题,例如:普京是否因顾及和乌克兰“一族同源”,方才不对乌克兰下死手,转而“深耕”乌东?也有不少中国网民意识到,战争远非儿戏,若是俄军没拿出与其形象相符的军事力量,那便定是其并不具备此种吹嘘出来的军事力量了。
独特的政治教育下颇具独特的“大局观”的许多中国民众在俄乌战争陷入打“持久烂仗”后,秉持着朴素的“国家大局”意识认为,只要对中国有利,那就无所谓俄罗斯是不是侵略者。但支持俄罗斯,真的对中国有利吗?另外,这种“大局观”与他们同样朴素的是非观念产生了相当的冲突。毕竟,按照其同一叙述语境下的日本侵华历史,中国理当支持乌克兰反侵略;且在沙俄、苏俄和苏联时期,这一“北方莽原怪兽”曾屡次强力获取过大片的中国领土。不过,为了自圆其说,相当一部分中国民众选择使用“丛林法则、胜者为王”的补丁,试图遮掩自己的是非观和所谓的国家大局之间产生的逻辑冲突。与此同时,但凡有人质疑“支持俄罗斯就是爱中国、支持乌克兰必是美国走狗”的观点,必有大批网民群起而攻击、嘲笑之。讽刺的是,中国政府的官方说辞从未对俄乌任何一方展现出明显的支持。也许不少人忘记,中国和乌克兰也是友好国家、战略伙伴,两国人民有着长久友好的交往,正如中国外长王毅屡次表达的那样。
逆着支持俄罗斯的舆论,也有不少中国民众开始援助乌克兰。他们当中有人沉默地行动,有人则记录着自己的每一次捐助,贴出乌克兰民众接收到援助后发来的照片,希望援助的力量传递下去。互联网就像是一台放大器,以中国网民数量之多、意见样本之繁杂多样,援助乌克兰和支持俄罗斯的声音同时存在着、发展着。与此同时,加入俄军为俄罗斯作战的中国人出现在了中国网民的视野,也逐渐有中国公民加入乌克兰军队参战的消息传来。
乌克兰在2022年夏秋发起的反攻,曾解放了伊久姆、库皮扬斯克等地,大大削弱了普京的强人形象。但索莱达尔、巴赫穆特等的失守,也彰显了俄军缓慢却坚定地蚕食乌东领土的步伐。转过年来,2023年的乌克兰收到了美国等西方盟友的重火力支援。同年,战火逐渐出现在俄罗斯境内,别尔哥罗德州、布良斯克州等地相继受到袭击。值得一提的还有同一年夏天瓦格纳集团领袖普里戈任发动的那场声势浩荡却无疾而终的叛变,两个月后普里戈任坠机身死。这曾在中国网民当中掀起一股巨大的迷思,挺俄和挺乌的网民们纷纷表示震撼:震撼于厨子到军团领袖的崛起之路,震撼于普里戈任的叛变,震撼于兵变发展之迅猛,震撼于兵变的戛然而止。一些中国网民将这些奇异的事件归因为“斯拉夫人的魔幻性格和行事作风”。曾被网民们大量预测到的,是普里戈任之后势必的“意外”死亡。
到了2023年的年底,乌克兰宣布的大反攻并未在实质上扭转战场局势。此后俄军继续在乌东稳步推进,时快时慢。但2024年8月,乌军大举侵入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州,一度控制俄罗斯约1100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是1943年以来莫斯科遭遇的首次领土羞辱。此时,在支持乌克兰的中国网民当中,泛起一股悲观之风。这些人认为,乌克兰冒险深入库尔斯克,正是其深感前途未卜的豪赌之举。若成功,则可给其盟友注入继续援助乌克兰的动力;若不成功,则在人员吃紧的情况下葬送进入库尔斯克的精兵。事实证明,到了2025年2月,俄军逐渐收回库尔斯克的部分失地,同时继续啃食乌东。
接下来,乌克兰最大的盟友变天了。特朗普重返白宫,希望推动乌克兰战争结束,无论乌克兰付出何种、多久的代价。吊诡的是,此时中国的各大网络平台上少了一些贬损泽连斯基的声音,虽然这种声音仍然存在、多了一些与正义无关的震撼和惋惜。这是来自正在被书写的历史的凛然肃杀。那些依旧在嘲讽泽连斯基是“戏子”的网民们对饱受战火之苦的乌克兰普通民众泛起怜悯同情,将美乌矿产协议对标中国近代签署的系列条约,震撼于富饶而坐拥欧洲第一大领土的国家在国际博弈中颠簸的命运、与特朗普“败光”美国百年信誉之迅疾,更加坚信“没有实力支撑的自由诉求将自招灾祸”。又或许是嗅到了特朗普与普京媾和,为的是集中力量应对北京的可能性,那些曾经支持俄罗斯的网民开始转头为乌克兰加油,希望泽连斯基和他的欧洲盟友们能坚持住,最起码坚持到特朗普的离开,为龙鹰之争当中的中国争取更多的时间,也为西欧在对美国失望之余掉头与中国修好,带来一丝可能。
独特的政治教育下颇具独特大局观的许多中国网民在俄乌战争陷入打“持久烂仗”后,秉持着朴素的“国家大局”意识认为,只要对中国有利,那就无所谓俄罗斯是不是侵略者。但支持俄罗斯,真的对中国有利吗?这种“大局观”与他们同样朴素的是非观念产生了冲突。为了自圆其说,一些民众选择使用“丛林法则、胜者为王”的补丁,遮盖自己的是非观和所谓的国家大局之间产生的逻辑冲突,并坚信,若类似的图景发生在东亚,中国定会是那个“胜者”。
2021年底、2022年初,俄军在乌克兰边境线频频出现异动,大举集结。在美国的卫星图和频繁示警下,西欧不少国家开始担心,已经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进行了约七年的军事行动的俄罗斯,在其盟友白俄罗斯的协助下,会对乌克兰有进一步的举动。与俄军陷入长期局部军事冲突的乌克兰人,则在紧张中透着一股“情况的确已经很糟糕,也许不会更糟了”的心态。远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国,则正忙于应付新冠疫情、筹办北京冬奥会。美国情报向乌克兰密集发出警报,遭到中国网民的嘲讽。毕竟在那个时候,许多中国民众相信、或者乐于相信,俄乌之间的事是“斯拉夫人的家事”,美国才是那个“不怀好意借舆论拱火的一方”。
更不要说,在此不久前,中俄首脑刚刚举行视频会晤。那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一年中的第二次视频会议。中俄领导人更是值2022年2月初于北京等地举行的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向世界展示了“前所未有”的高质量的双边关系。就在中俄两国宣布建立“无上限”战略伙伴关系后不久,在也许包括中国领导人在内的全世界的震惊中,俄罗斯向基辅发起了闪电攻势,大有欲将之亡国之象。
2022年2月24日凌晨发布的一段电视讲话中,普京宣布,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随后,俄军通过四个开放的战线直扑乌克兰,迅速兵临基辅城下。此时中国的舆论场一片哗然,俄乌词条迅速在热搜攀升、爆火。中国网民们震惊于普京挥师基辅的同时,纷纷倾向于相信普京所说的,“俄罗斯不寻求占领乌克兰的领土”,展开本次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实现乌克兰的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相信普京借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访华之际,一定是提前就这场“特别军事行动”知会了习近平。毕竟,中俄两国前脚宣布“合作无上限”,后脚俄罗斯便全面入侵乌克兰,这样的时间顺序且不说中国民众,就连当时的国际社会,也都无不认定普京的这场侵略战争,定是得到了习近平的默许和支持。
而彼时的普京,仍然在中国民众的心中保留着“铁血硬汉”的角色,俄军的国际风评,也在未经实战验证之前,保留着苏联遗留下来的威慑力。中国民众展现出的舆论,同样认为,在俄军大举逼迫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最佳选择要么是投降,满足普京的上述愿望;要么是向美国所提议的那样,接受流亡海外。事实上,不仅中国舆论如此,在泽连斯基尚没有反借战争的风云,摆脱喜剧演员的标签之前,全世界从政府到民间的预测,无不如此。直到俄军的斩首行动失败、基辅并未像美国情报预测的那样在4天内迅速失陷、泽连斯基并没有按照“喜剧演员”的角色脚本那样逃亡保命,中国和世界才开始用新的眼光,全面审视这场二战以来欧洲遭遇的最大规模的热战。
不久后,由于糟糕的计划和同样糟糕的执行能力,俄军的后勤和士气出现了严重问题,进攻节奏大大减缓。到了2022年四月,乌克兰北部战线方面,乌军恢复了对整个基辅州的控制,俄军逐渐将火力集中到乌东和东南,该区域爆发惨烈战斗。马里乌波尔、赫尔松、蛇岛、尼古拉耶夫、哈尔科夫、扎波罗热等地名开始被有看国际新闻习惯的中国民众所熟知。此时,中国网民也开始广泛探讨一些问题,例如:普京是否因顾及和乌克兰“一族同源”,方才不对乌克兰下死手,转而“深耕”乌东?也有不少中国网民意识到,战争远非儿戏,若是俄军没拿出与其形象相符的军事力量,那便定是其并不具备此种吹嘘出来的军事力量了。
独特的政治教育下颇具独特的“大局观”的许多中国民众在俄乌战争陷入打“持久烂仗”后,秉持着朴素的“国家大局”意识认为,只要对中国有利,那就无所谓俄罗斯是不是侵略者。但支持俄罗斯,真的对中国有利吗?另外,这种“大局观”与他们同样朴素的是非观念产生了相当的冲突。毕竟,按照其同一叙述语境下的日本侵华历史,中国理当支持乌克兰反侵略;且在沙俄、苏俄和苏联时期,这一“北方莽原怪兽”曾屡次强力获取过大片的中国领土。不过,为了自圆其说,相当一部分中国民众选择使用“丛林法则、胜者为王”的补丁,试图遮掩自己的是非观和所谓的国家大局之间产生的逻辑冲突。与此同时,但凡有人质疑“支持俄罗斯就是爱中国、支持乌克兰必是美国走狗”的观点,必有大批网民群起而攻击、嘲笑之。讽刺的是,中国政府的官方说辞从未对俄乌任何一方展现出明显的支持。也许不少人忘记,中国和乌克兰也是友好国家、战略伙伴,两国人民有着长久友好的交往,正如中国外长王毅屡次表达的那样。
逆着支持俄罗斯的舆论,也有不少中国民众开始援助乌克兰。他们当中有人沉默地行动,有人则记录着自己的每一次捐助,贴出乌克兰民众接收到援助后发来的照片,希望援助的力量传递下去。互联网就像是一台放大器,以中国网民数量之多、意见样本之繁杂多样,援助乌克兰和支持俄罗斯的声音同时存在着、发展着。与此同时,加入俄军为俄罗斯作战的中国人出现在了中国网民的视野,也逐渐有中国公民加入乌克兰军队参战的消息传来。
乌克兰在2022年夏秋发起的反攻,曾解放了伊久姆、库皮扬斯克等地,大大削弱了普京的强人形象。但索莱达尔、巴赫穆特等的失守,也彰显了俄军缓慢却坚定地蚕食乌东领土的步伐。转过年来,2023年的乌克兰收到了美国等西方盟友的重火力支援。同年,战火逐渐出现在俄罗斯境内,别尔哥罗德州、布良斯克州等地相继受到袭击。值得一提的还有同一年夏天瓦格纳集团领袖普里戈任发动的那场声势浩荡却无疾而终的叛变,两个月后普里戈任坠机身死。这曾在中国网民当中掀起一股巨大的迷思,挺俄和挺乌的网民们纷纷表示震撼:震撼于厨子到军团领袖的崛起之路,震撼于普里戈任的叛变,震撼于兵变发展之迅猛,震撼于兵变的戛然而止。一些中国网民将这些奇异的事件归因为“斯拉夫人的魔幻性格和行事作风”。曾被网民们大量预测到的,是普里戈任之后势必的“意外”死亡。
到了2023年的年底,乌克兰宣布的大反攻并未在实质上扭转战场局势。此后俄军继续在乌东稳步推进,时快时慢。但2024年8月,乌军大举侵入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州,一度控制俄罗斯约1100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是1943年以来莫斯科遭遇的首次领土羞辱。此时,在支持乌克兰的中国网民当中,泛起一股悲观之风。这些人认为,乌克兰冒险深入库尔斯克,正是其深感前途未卜的豪赌之举。若成功,则可给其盟友注入继续援助乌克兰的动力;若不成功,则在人员吃紧的情况下葬送进入库尔斯克的精兵。事实证明,到了2025年2月,俄军逐渐收回库尔斯克的部分失地,同时继续啃食乌东。
接下来,乌克兰最大的盟友变天了。特朗普重返白宫,希望推动乌克兰战争结束,无论乌克兰付出何种、多久的代价。吊诡的是,此时中国的各大网络平台上少了一些贬损泽连斯基的声音,虽然这种声音仍然存在、多了一些与正义无关的震撼和惋惜。这是来自正在被书写的历史的凛然肃杀。那些依旧在嘲讽泽连斯基是“戏子”的网民们对饱受战火之苦的乌克兰普通民众泛起怜悯同情,将美乌矿产协议对标中国近代签署的系列条约,震撼于富饶而坐拥欧洲第一大领土的国家在国际博弈中颠簸的命运、与特朗普“败光”美国百年信誉之迅疾,更加坚信“没有实力支撑的自由诉求将自招灾祸”。又或许是嗅到了特朗普与普京媾和,为的是集中力量应对北京的可能性,那些曾经支持俄罗斯的网民开始转头为乌克兰加油,希望泽连斯基和他的欧洲盟友们能坚持住,最起码坚持到特朗普的离开,为龙鹰之争当中的中国争取更多的时间,也为西欧在对美国失望之余掉头与中国修好,带来一丝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