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11:1-4
11:1 耶稣在一个地方祷告。祷告完了,有个门徒对他说:“求主教导我们祷告,像约翰教导他的门徒。”
11:2 耶稣说:“你们祷告的时候,要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有古卷作“父啊”),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有古卷无“愿你的旨意云云”)。
11:3 我们日用的饮食,天天赐给我们。
11:4 赦免我们的罪,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有古卷无末句)。’”
亲爱的弟兄姐妹和各位家人、朋友:主日平安!节日快乐!
2020这超出我们所有人想象的一年,转眼过去了四分之三。在新冠肺炎仍然肆虐全球的时候,我们能够平安地跟家人共度中秋节,实在是非常值得感恩。对于基督徒来说,这一年同样带给我们信仰上很大的冲击,这些冲击尤其体现在我们的祷告上。上半年我们愤怒于身边所充斥的谎言、信息被掩埋、作家被禁声,不少人都有过在祷告中咒诅的念头;年初我们为着武汉人遭封城的境遇焦心,但是当抉择真的轮到我们个人身上,不要说接待了,就是接触的可能性,都让我们谈虎色变;当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执行“禁足在家”的工作指令时,不管是夫妻之间、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都开始紧张起来,而那些更为艰难的、不得不外出工作的人们生活状态随之又呈现我们面前。我们一方面向上帝祈求医治,另一方面我们似乎又觉察着上帝的愤怒和他的审判……总之,这一年,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张力和矛盾,以至于我们有时候不知道该怎样祷告。换句话说,在我们满眼、满耳充斥着苦难和痛苦的年月当中,我们也不太懂得该如何跟上帝相处了。而所有的关系要维系下去,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沟通。祷告,就是我们跟上帝之间的沟通。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祷告是信仰中最难的一件事。它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很简单,但是很难。它难就难在,我们想要的、跟上帝认为我们真正需要的之间,相差太远。就像孩子想要糖吃,父母知道摄入太多糖对他不好;孩子想多看一会儿电视、多打一会儿游戏,父母同样不认为这是对孩子有益处的,尽管自己有时候也管不住自己。所以在父母和孩子的角力中,通常都是父母找孩子谈,很少见到孩子主动找父母谈,说“我觉得自己不该要那么多糖吃”、“我不想打游戏了,你们帮我想想办法”,对吧?也有,但是很少。祷告意味着我们将自己的心陈明在上帝面前,也要去面对我们的“想要”跟上帝的旨意之间的差距。在上一周的经文中,马大和马利亚以她们各自最自然的方式面对耶稣、与他互动;就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各自的内心被揭示出来—她们所看重的、所渴慕的,以及因为过于看重却得不到而被按到情绪按钮、哇哇跳脚的。其中令我们惊讶的信息是,在耶稣脚前坐着听他的道就是不可少的那一件事、得着耶稣就是得着那上好的福分!这个信息的确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不论是两千多年前马大听见的那一刻,还是处于2020年今天的我们!耶稣在世时,跟随他的人都算得上是“第一代基督徒”。他们面对耶稣时的反应,都是自发性的,然后在这个自然的互动中被肯定、被责备,以及被教导,慢慢地就从中学习应当如何与主同行、与神相连。有一天,他们趁着耶稣刚刚祷告完,就求主教导他们祷告、像约翰教导他的门徒一样(11:1)。这是什么意思呢?当时,约翰的门徒群体有专属于他们的独特的祷文,犹太人也有他们的群体性祷文。随着跟随耶稣的门徒开始形成一个可辨识的群体,他们想拥有一篇作为耶稣的门徒所独有的祷文、一个能将他们凝聚成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命共同体的标志。与此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了耶稣与其他先知、拉比不同的奥秘之处在于他的祷告、在于他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虽然门徒们问过不少错误的问题,但是他们至少没有说“求主教导我们医病”、“求主教导我们赶鬼”、“求主教导我们平静风浪”,等等。这说明门徒们的灵性在长进、生命也日渐成熟。所以,当他们向主寻求如何祷告时,主乐意将如何与上帝紧密相连的奥秘启示给门徒。这篇被历世历代的基督徒传诵至今的“主祷文”,不仅是主的祷文,也实实在在是所有跟随耶稣的人所共享的“门徒的祷文”。耶稣在这篇祷文中分享给当时的门徒、以及今天的我们什么呢?那就是,透过耶稣,上帝跟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父亲跟孩子一样,只不过他在天上、我们在地上;而我们今生的生活,因着我们跟上帝之间这样一种父亲与孩子般的关系,虽然是在地上,也会多少有点像在天上一样。
一、我们在天上的父
当耶稣开始教导门徒们要怎样祷告时,第一件事情,就是向我们指出祷告的对象非常重要。当我们祷告的时候,我们是在向谁祷告呢?耶稣说:“你们祷告的时候,要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2a)。我们祷告的时候是在向天上的父祷告,这说明,祷告不是冥想、甚至不是默念,它最根本性的特质就是关系,而且是好像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那种个人性的关系。其实,许多宗教信仰里面也有祷告,祷告的时候也有对象。不管是我们的民间宗教里拜的土地爷、关老爷、观音菩萨啊,还是伊斯兰教所信奉的真主安拉,等等。但是耶稣的祷告,和所有这些宗教不同的,也和犹太教不同、和施洗约翰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认为,祷告就是来到那一位创造宇宙万有的主宰面前,然后称呼他—“父亲”。对于基督徒来说,从你信主的第一天起,可能你已经知道向上帝祷告的时候用“天父”这个称谓,对此已经完全习以为常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思想一下的话,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我们起肃然起敬的事情吗?如果你曾经面对着上帝创造的奇妙大自然的景象惊叹,难道不会对耶稣让我们称这位我们根本测不透的创造主为“父亲”感到震惊吗?神学家巴刻老先生说:“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全部的新约神学,那就是将上帝称为“圣父”;如果新约有什么超越旧约的地方,如果基督教有什么跟犹太教区分开来的地方,那也就在于上帝作为父亲的身份……” 如果你去看诗篇中的那些祷告,以色列人都是称上帝“主啊”。所以,巴刻说:“‘父亲’,是基督徒对上帝的专属称谓。” 为什么是基督徒的专属称谓呢?答案在于耶稣。因为耶稣跟上帝的关系亲近到一个程度,上帝对他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路3:22) 所以因着耶稣的缘故,凡跟随耶稣的人,都可以在耶稣里面也称上帝为父亲了。好比说,我跟小白牧师比较熟,如果我介绍一个他不认识的人,然后跟那个人说:“这是我们小白牧师,你叫他白牧就行了。” 那么白牧会因着我的引荐,同意跟那个人认识、以及接受那个人那样称呼他。耶稣在我们跟上帝之间的关系中,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而他,就是道成肉身的上帝。只有藉着他,上帝与我们之间这种父亲与孩子的亲密关系才能够成立,我们才得以到上帝的面前称他为父。
说到父亲,我知道我们这一代许多人没有体会过跟父亲之间亲密的关系,甚至许多人受到过的最深伤害正是来自于我们地上的父亲。而今天农村的留守儿童一代,遭受的是成长过程中父母双双缺席!这的确让我们很难想象当耶稣说上帝是我们“天上的父亲”,背后所指的真正含义。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美剧《我们这一天》(This is Us) ,那里面的父亲Jack,是我在影视作品中见过的最完美的父亲形象了。但即便是Jack的孩子们,他们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因为我们同样都是犯罪堕落的、不认识上帝的、心灵上的孤儿,生活在一个千疮百孔、破碎而又迷失的悲惨世界上。是的,我们都是心灵上的孤儿。而这个悲惨的状况,不是因为上帝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的始祖抛弃了上帝。所以,我们生命中的难题,仅仅是地上的父亲能帮我们解决的吗?不,上帝知道,比起能够照顾我们肉身的需要、带给我们一些心灵上支持的地上的父亲,我们更需要的是能够照亮我们昏昧心灵的、天上的父亲!这位天上的父亲,不是形式上的,不是随便那么一说、意思意思就完事的,他以颠覆人类想象的诚意,将与他关系最亲密的那一位、以人的样式,从天上派遣到地上。疫情期间,我们被那些从全国各地奔赴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感动,被日本人不断地往中国发送的物资和心意所感动;在任何灾难时期,如果不是像疫情这样需要隔离,我们同样也会为着从外面赶来的援助队伍而感动。因为在危难的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救援!当耶稣从天上来到地上,带下天国的消息和天父的心意,无异于将属天的拯救、带给地上正身处于灵魂灾难的人类。旧约所启示出来的上帝,“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34:6、诗103:8);如今,这一位上帝竟然允许我们随他的爱子耶稣称呼他为“天上的父”。当我们呼求“我们在天上的父”,就好像搭上了耶稣这趟直通车,可以随时随地、坦然无惧地来到父神面前、甚至是来到他的怀中,好“得着怜悯,寻见恩典,作为及时的帮助”(希伯来书4:16,中文标准译本)。
因此,我们每一次祷告,应该首先来思想我们是在向谁祷告、我们何以能够如此向他祷告。这会帮助我们说出耶稣教导门徒们的下一句话—“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2b)。旧约向我们启示的上帝,有着极丰富的属性,是大而可畏、至圣至荣的存有。我们穷尽人类的语言和想象,也不足以描述他、形容他的完全,所以我们只能说,他是无可比拟的(以赛亚书40:12-26)。“尊……为圣”,意思就是尊崇那个对象、将其放在无可比拟的至高而神圣的位置上。那么,在这个世界上,谁、或者什么配被尊崇、配被放在这样一个无可比拟、至高而神圣的位置上呢?自由?平等?公义?才华?美丽?权力?民主?科技?秩序?富裕?健康?教育?子女?爱情?性解放?你去看看当今世界上开展得最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的运动和事业,不论是个人的、还是团体的,无非是围绕着上面这些。因为这些是让一个人感到生命有意义、有价值、有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