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小说家斯特林堡(1847(D--1912)所写的独幕剧。作者过主人公朱丽N小姐周围的人际关系,描绘了当时(1889年第二国原兴迎之际)阶级间的意识对立。
放事发生在约节的前一天晚上。在伯爵家中,男仆约和女厨于宽凰斯蒂尔正在议论朱丽小姐。原来,朱丽小姐和未婚夫的关系破裂了,燃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心乱如麻。圣约翰节的晚上,朱丽小姐没商同父亲一邂外出,而是一个人留在家里。朱丽平素自由任性,在家里举办舞会,以勇仆约瀚做舞伴一起跳舞。她极尽放荡之能事,趁着酒意及生理上的需求引诱约翰上钩。起初约翰慑于自己的身份不同而惶恐不安,但最后还是和朱丽小姐发生了关系。有了这种关系以后,约翰一改仆人的面目,自尊自大起来。朱丽既已委身于约瀚,便努力要得到他的爱情、由于有了这种不正当的关系,约翰便产生了和朱丽小姐一起离家出走的念头。朱丽已经意识到,由于自己一时冲动而惹出了大祸,所以只能听从约翰的安排,做好次日早晨动身的准备。但有一件事惹恼了朱丽:朱丽有一个爱不释手的鸟笼子,约翰认为这时已经顾不上这个, 竟杀死了笼子里面的小鸟。正在这时,伯爵回到家中,伯爵的一声呼唤, 约翰立时恢复了仆人奴颜卑膝的本色。朱丽见了后顿时大失所望,抢过约翰手中的剃须刀,摇摇晃晃地奔出门外。
这个最后场面,暗示了女主人自杀的结局,这是一幕杰出的悲剧。 作者把人偶然间被某种冲动和欲求所左右,从而动摇,从而改变了行为时的复杂心理和感情的起伏描写得深刻入微。这部作品是作者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代表作,在刻画出身、身份的差别以及特权阶级与下层阶级的对立这一主题方面非常成功。《在罗马》(1870)是他的处女作,主要作品有《红房间》(1879)、《狂人辩词》(1893)等。在《到大马士革去》(1898-1904)之后,作者脱离自然主义而转向社会主义。
1斯特林堡的生年应为1849年。--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