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味觉的尝
味觉品尝时需要考虑到很多不同的成分,往往需要多喝几口才能充分判断。往往一种成分的作用还会干扰另一种成分所产生的影响,比如酒精和果味会增加甜味的感觉,而酸度会掩盖甜度,作为品酒师应该争取客观标准而非表象来评估这些成分的实际含量。
甜度
一款干型葡萄酒仅含有味觉无法感知的极微量糖分,半干和半甜型是明显含有糖分的葡萄酒,甜型葡萄酒中的甜度很明显,只有少数非常甜的葡萄酒可被称为极甜型。
盲品考试红葡萄酒几乎都是考干红,白葡萄酒考试很大概率考干白,只有极少的情况会考甜白葡萄酒,我在考三级品酒师的时候,盲品白葡萄酒就考到了百年不遇的一款贵腐甜白,幸好是贵腐甜白,香气和口感特点都很明显,很好写。
酸度
葡萄酒中的酸是酒石酸和苹果酸,也会有从苹果酸转化而来的乳酸,与挥发性酸不同,这类酸没有气味,只能通过味觉尝出来。判断酸度高低的方法就是靠唾液分泌的量多少,唾液越多时间越久,就说明酸度越高。但是,请注意,如果你的口腔处于脱水状态,品酒的唾液就会减少。
与干型高酸度的葡萄酒相比,甜葡萄酒的酸度就不会那么明显了。在甜葡萄酒中,它的酸度大多也是高酸度的,只是被它的甜度所掩盖了,如果是一款低酸度的甜酒,那么喝起来就会很腻,舌头不会骗人的,感觉一下唾液量就知道了。所以无论一款葡萄酒的甜度如何,只要出现由酸度引起的唾液分泌,就可以判断该酒的酸度。
单宁
单宁是红葡萄酒的重要结构成分,主要是在发酵过程中从葡萄皮里提取出来的,单宁只存在红葡萄酒,不存在于白葡萄酒,因为白葡萄酒的酿造程序和红葡萄酒不同。单宁会与唾液结合,引起口干和涩感,这种涩感在上门牙牙龈处最明显。必须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单宁都会带来同样的效果:不成熟的单宁是很青涩的,而成熟的单宁会增加口感饱满度,有时尝到一款单宁细腻的酒会误判成低单宁,比如一款用勉强成熟的葡萄酿造的普通质量黑皮诺,尽管单宁的涩感很强,但单宁含量不高,而一款炎热气候的优质西拉,尽管单宁毫无涩感,但是单宁含量很高,因为单宁成熟度高柔顺的不易被察觉。就好像吃一口玉米面和糯米面的口感差别。单宁的量在口中主要是看感知区域的大小,如果只是舌头上或者上牙龈的位置有一些感觉,那就是低的,不管是涩还是不涩。如果整个口腔都有感觉,那就是高单宁,不管是成熟的还是不成熟的。
(单宁这块通过集中培训的那五天的80多款酒,会让你对单宁的口感有足够的概念和判断)
酒精度
酒精度分为高中低(高14°以上——中11~13.9°——低低于11°)加强酒的酒精度也分为三个等级(高18.5以上——中16.5~18.4——低15~16.4°),但是加强酒在盲品考试几乎不会考,所以可以忽略。
酒精度靠咽下去时喉咙的灼热感来判断,还可以从上一课讲到的视觉的观里面看挂杯的酒腿,酒精度高的酒更粘稠,酒腿更厚更持久。
酒体
酒体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口感,是葡萄酒在嘴里的质感。酒体可以用不同饮料对舌头中间的压舌感来训练,白开水——蜂蜜——牛奶,分别试一下在舌头上的不同重量。
味道浓度和特征
完全按照嗅觉的闻里面的香味浓度和香味特征来写。
余位长度
按照5——8——10秒的原则来判断,5秒以内是短,5至8秒是中—,8秒是中,8支10秒是中+,10秒以上就是长。
评估
评估是盲品考试的第二个部分,分为质量等级和适应程度
先来说质量等级,评判质量等级有是个标准,平衡性(就好像一个人的身材,太胖太瘦了都不好看,要均匀,没有太突出,也没有短板和缺陷)果香和甜度与酸度和单宁要平衡,果香或甜度过低,会使葡萄酒显得单薄;而酸度和单宁过低,会使葡萄酒显得没有架构,发散。浓郁度要高,余味长,复杂性高,一二三类香气都和谐。按照平衡性浓郁度余味长度和复杂性四个标准来衡量,一款特好的酒完全符合这四个标准,很好是只具备三个标准,好是只具备两个标准,可接受是只具备一条。有缺陷和差的酒根本不会考,因为够不上上面的元素。
适应程度
适应程度分为四类,过于年轻和已过适饮期的酒由于在闻和尝里找不到那么多的元素,所以不会考,只剩下两个选择:现在饮用不适宜陈年或继续陈年和现在已能饮用,并有陈年潜力。闻香气如果三类香气已经夺走了一类二类香气的风头,那么就是现在饮用不适宜陈年或继续陈年;如果以一二类香气为主,刚刚产生三类香气,那么就是现在已能饮用,并有陈年潜力。
考过了不是代表你就懂了所有的东西,葡萄酒这个东西需要多多实践,光掌握点理论知识出去吹个牛可以,但别瞎引导别人,葡萄酒的很多理论并不是绝对的。另外,整个葡萄酒行业都是在飞速得变化,书本上的某些知识也可能过期,光世界葡萄酒地图就更新到了第7版了。WSET教会我们如何用一套数据去客观评价葡萄酒的好坏,但平时喝酒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这个逻辑,你自己的感官会告诉你到底喜不喜欢。你会发觉,市场上最好卖的那些酒,往往不是最高品质的那些酒。
我认为,一个人的喝酒生崖处在某一个阶段会对某一些酒有偏好,大师的高分酒不一定适合你,你自己感觉好喝那才是真的。
酒自然有好有坏,有便宜有贵,但不是说好的就一定贵,便宜的就一定不好,贵的你也不一定喝得懂,便宜的也不是不可以喝。
盲品考试,总时长为30分钟。考生需要运用WSET的品酒方式和写法完成对于2款静止葡萄酒的品鉴,一款白葡萄酒和一款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的总分是20分,红葡萄酒的总分是21分(多了单宁的1分)。分值分配上,外观2分,香气7分,口感白葡萄酒9分,红葡萄酒10分,最后品质评估和适饮程度加一起2分。考生需要总得分超过55%方可以通过盲品考试。
写酒评的时候千万不要太纠结,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不要乱改答案,容易把答案改错,一般来讲,考试基本花20分钟就可以完成2款酒的书写,可以交完考卷后出来透透气休息片刻,准备接下来的理论考试。
在看葡萄酒颜色的时候,千万不要反复纠结,时间飞逝,特别是考试的时间。
因为这样做容易把本来正确的答案改成错的,口腔会去慢慢适应一些比较刺激的物质,比如酸度,反复品尝会降低对于酸的感知,本来你写的中+,在反复品尝后,你可能就会改成中-,第一感觉一般都是比较准的。
评判标准必须与授课老师保持一致,因为盲品试卷是由授课老师评卷,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已经品了80多款酒,相信大家都不会有问题吧。
最后还要提一下的是,写香气时候不要写表格式样,还是要参照学习指导第30页的那个模板,写句子,这款酒的香气浓郁度是XX并且它是XX(陈年度),它的香气包含了XXX。
味觉的尝
味觉品尝时需要考虑到很多不同的成分,往往需要多喝几口才能充分判断。往往一种成分的作用还会干扰另一种成分所产生的影响,比如酒精和果味会增加甜味的感觉,而酸度会掩盖甜度,作为品酒师应该争取客观标准而非表象来评估这些成分的实际含量。
甜度
一款干型葡萄酒仅含有味觉无法感知的极微量糖分,半干和半甜型是明显含有糖分的葡萄酒,甜型葡萄酒中的甜度很明显,只有少数非常甜的葡萄酒可被称为极甜型。
盲品考试红葡萄酒几乎都是考干红,白葡萄酒考试很大概率考干白,只有极少的情况会考甜白葡萄酒,我在考三级品酒师的时候,盲品白葡萄酒就考到了百年不遇的一款贵腐甜白,幸好是贵腐甜白,香气和口感特点都很明显,很好写。
酸度
葡萄酒中的酸是酒石酸和苹果酸,也会有从苹果酸转化而来的乳酸,与挥发性酸不同,这类酸没有气味,只能通过味觉尝出来。判断酸度高低的方法就是靠唾液分泌的量多少,唾液越多时间越久,就说明酸度越高。但是,请注意,如果你的口腔处于脱水状态,品酒的唾液就会减少。
与干型高酸度的葡萄酒相比,甜葡萄酒的酸度就不会那么明显了。在甜葡萄酒中,它的酸度大多也是高酸度的,只是被它的甜度所掩盖了,如果是一款低酸度的甜酒,那么喝起来就会很腻,舌头不会骗人的,感觉一下唾液量就知道了。所以无论一款葡萄酒的甜度如何,只要出现由酸度引起的唾液分泌,就可以判断该酒的酸度。
单宁
单宁是红葡萄酒的重要结构成分,主要是在发酵过程中从葡萄皮里提取出来的,单宁只存在红葡萄酒,不存在于白葡萄酒,因为白葡萄酒的酿造程序和红葡萄酒不同。单宁会与唾液结合,引起口干和涩感,这种涩感在上门牙牙龈处最明显。必须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单宁都会带来同样的效果:不成熟的单宁是很青涩的,而成熟的单宁会增加口感饱满度,有时尝到一款单宁细腻的酒会误判成低单宁,比如一款用勉强成熟的葡萄酿造的普通质量黑皮诺,尽管单宁的涩感很强,但单宁含量不高,而一款炎热气候的优质西拉,尽管单宁毫无涩感,但是单宁含量很高,因为单宁成熟度高柔顺的不易被察觉。就好像吃一口玉米面和糯米面的口感差别。单宁的量在口中主要是看感知区域的大小,如果只是舌头上或者上牙龈的位置有一些感觉,那就是低的,不管是涩还是不涩。如果整个口腔都有感觉,那就是高单宁,不管是成熟的还是不成熟的。
(单宁这块通过集中培训的那五天的80多款酒,会让你对单宁的口感有足够的概念和判断)
酒精度
酒精度分为高中低(高14°以上——中11~13.9°——低低于11°)加强酒的酒精度也分为三个等级(高18.5以上——中16.5~18.4——低15~16.4°),但是加强酒在盲品考试几乎不会考,所以可以忽略。
酒精度靠咽下去时喉咙的灼热感来判断,还可以从上一课讲到的视觉的观里面看挂杯的酒腿,酒精度高的酒更粘稠,酒腿更厚更持久。
酒体
酒体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口感,是葡萄酒在嘴里的质感。酒体可以用不同饮料对舌头中间的压舌感来训练,白开水——蜂蜜——牛奶,分别试一下在舌头上的不同重量。
味道浓度和特征
完全按照嗅觉的闻里面的香味浓度和香味特征来写。
余位长度
按照5——8——10秒的原则来判断,5秒以内是短,5至8秒是中—,8秒是中,8支10秒是中+,10秒以上就是长。
评估
评估是盲品考试的第二个部分,分为质量等级和适应程度
先来说质量等级,评判质量等级有是个标准,平衡性(就好像一个人的身材,太胖太瘦了都不好看,要均匀,没有太突出,也没有短板和缺陷)果香和甜度与酸度和单宁要平衡,果香或甜度过低,会使葡萄酒显得单薄;而酸度和单宁过低,会使葡萄酒显得没有架构,发散。浓郁度要高,余味长,复杂性高,一二三类香气都和谐。按照平衡性浓郁度余味长度和复杂性四个标准来衡量,一款特好的酒完全符合这四个标准,很好是只具备三个标准,好是只具备两个标准,可接受是只具备一条。有缺陷和差的酒根本不会考,因为够不上上面的元素。
适应程度
适应程度分为四类,过于年轻和已过适饮期的酒由于在闻和尝里找不到那么多的元素,所以不会考,只剩下两个选择:现在饮用不适宜陈年或继续陈年和现在已能饮用,并有陈年潜力。闻香气如果三类香气已经夺走了一类二类香气的风头,那么就是现在饮用不适宜陈年或继续陈年;如果以一二类香气为主,刚刚产生三类香气,那么就是现在已能饮用,并有陈年潜力。
考过了不是代表你就懂了所有的东西,葡萄酒这个东西需要多多实践,光掌握点理论知识出去吹个牛可以,但别瞎引导别人,葡萄酒的很多理论并不是绝对的。另外,整个葡萄酒行业都是在飞速得变化,书本上的某些知识也可能过期,光世界葡萄酒地图就更新到了第7版了。WSET教会我们如何用一套数据去客观评价葡萄酒的好坏,但平时喝酒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这个逻辑,你自己的感官会告诉你到底喜不喜欢。你会发觉,市场上最好卖的那些酒,往往不是最高品质的那些酒。
我认为,一个人的喝酒生崖处在某一个阶段会对某一些酒有偏好,大师的高分酒不一定适合你,你自己感觉好喝那才是真的。
酒自然有好有坏,有便宜有贵,但不是说好的就一定贵,便宜的就一定不好,贵的你也不一定喝得懂,便宜的也不是不可以喝。
盲品考试,总时长为30分钟。考生需要运用WSET的品酒方式和写法完成对于2款静止葡萄酒的品鉴,一款白葡萄酒和一款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的总分是20分,红葡萄酒的总分是21分(多了单宁的1分)。分值分配上,外观2分,香气7分,口感白葡萄酒9分,红葡萄酒10分,最后品质评估和适饮程度加一起2分。考生需要总得分超过55%方可以通过盲品考试。
写酒评的时候千万不要太纠结,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不要乱改答案,容易把答案改错,一般来讲,考试基本花20分钟就可以完成2款酒的书写,可以交完考卷后出来透透气休息片刻,准备接下来的理论考试。
在看葡萄酒颜色的时候,千万不要反复纠结,时间飞逝,特别是考试的时间。
因为这样做容易把本来正确的答案改成错的,口腔会去慢慢适应一些比较刺激的物质,比如酸度,反复品尝会降低对于酸的感知,本来你写的中+,在反复品尝后,你可能就会改成中-,第一感觉一般都是比较准的。
评判标准必须与授课老师保持一致,因为盲品试卷是由授课老师评卷,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已经品了80多款酒,相信大家都不会有问题吧。
最后还要提一下的是,写香气时候不要写表格式样,还是要参照学习指导第30页的那个模板,写句子,这款酒的香气浓郁度是XX并且它是XX(陈年度),它的香气包含了XXX。
62,476 Listeners
264 Listeners
83 Listeners
26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