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说新语

《追风筝的人》|所以,成长的代价是什么呢


Listen Later

每一个人都是从牙牙学语时期跌跌撞撞、磕磕碰碰长成了大人的模样,那些勇敢与懦弱的成长时刻,就像沉闷的雷声,时不时唤醒在街上踽踽独行的灵魂。

阿米尔,出生在阿富汗战争爆发前最后的“和平时期”,是家境优渥的普什图人家中的“大少爷”——吃穿不愁、饱读诗书、拥有理想。然而,这个看似本该一生幸福的人,最后九死一生只为赎罪,用余生之长,去学习何为勇敢,何为责任,何为成长。

当一个人走到人生的“死胡同”里时,常常会停下来思考,这份挣扎与不安究竟源于何处?追根溯源,我们往往会在过往的人和事中找到答案。

近几年来,“原生家庭”渐渐成了所有问题的最终答案和最优解——可是,在有些时刻,“原生家庭”的一切,是历史的答案,是禁锢住我们的言行举止的“牢笼”,还是我们逃避成长的借口?

在《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中,我们试着寻找“原生家庭”的力量,以及对一个人的成长所带来的影响。

“原生家庭”让阿米尔不懂得表达爱,让他在孩童时期对于个人价值的定位变得模糊不清,让他的亲密关系网变得脆弱易断,也让他缺失了最亲近的人赋予的最原始最纯粹的认同感——这份认同感的缺失,让他心甘情愿向人性中的懦弱低头,并沉沦。正是因为他在童年时期没有获得毫无保留和坚定的爱,所以他的内心无法滋养出勇敢与责任的花。

勇敢与责任感,是被名为爱的泥土孕育出来的果实。

但是,阿米尔是幸运的,他一直被许多人热烈且真诚地爱着。因为簇拥在他周围的是:哈桑的“为你千千万万遍”的誓言,父亲拼尽全力在异国他乡为他创造安定的生活,拉辛汗为他保守了好几年秘密的善意和一通电话劝他“回家”的满心期许。

可以说,他在爱与不被爱之间,尝尽了成长的苦与甜:

是幼时失了母爱又丢了父爱的心酸,是朝夕相伴的好友略胜于己的嫉妒,是亲眼目睹悲剧发生却又将其深埋心底的愧疚与自责;

是被父亲认可了梦想时的欣喜,是拥有了不离不弃的爱人时的满足,是终于放下当初那个别扭的自己,任凭思念从灵魂深处牵出一身孤勇时的庆幸。

往事一定不堪回首吗?不一定;

释怀就代表着原谅吗?并不是;

成长是什么呢?

成长便是用时间在身上砸出一个窟窿,暮去朝来,再用时间赋予的勇敢与爱,去一寸一寸填补当初的那个窟窿。

成长、勇敢和爱的代价是什么呢?

可能是,猛然发现,怎么追怎么努力都无法赶上记忆中的自己,无法到达平行时空,去和岁月中的人说一句,“对不起”;可能是,旁人无论如何劝说都无用,只有自己迈出那一步,去经历风雨,去实践试错,方能坚定如一。

风筝,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是时间与历史的交织,是成长过程当中的那些起起落落的时刻。

每个人都只活一次,但是拥有无数个成长的机遇。

那么风筝最后乘风几万里后缓缓而落,被我们接住,便是我们在接纳这个完整、但是不完美的自己。

01:18 《追风筝的人》故事梗概

09: 00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性格的塑造究竟影响有多大

20: 58  阿米尔的那句“不就是个哈扎人吗”击中了什么 

26: 58  勇敢与不勇敢之间,还有一片沼泽与荆棘

30: 12  如果没有拉辛汗的那通电话,阿米尔还会不顾一切重返阿富汗吗

36: 15  勇敢与社会规训下的忠诚,又该如何区分呢 

38: 18  小插曲:哈桑的MBTI是什么

40: 06  阿里,恨过阿米尔的父亲吗

42: 47  阿米尔的父亲是个勇敢的人吗

48: 31  极端的环境重塑极致的灵魂

52: 40  哈桑:奖励你有勇气,主动来和我说话

55: 45  友情中彼此需要“崇拜感”吗

57: 57  小插曲:阿米尔的MBTI是什么

1:00:00 阿米尔九死一生,但余生错不能赎

01:05:35  风筝啊,你会乘着善良与勇敢,飞向未来吗

01:09:06  所以,勇敢与成长的代价是什么呢

感谢倾听。

主播:卡卡/小白/可可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卡卡

统筹 by 小白

BGM:(全部来自剪映素材库)

《晨》---郭家铭 (纯音乐)

《送你一朵小红花》---赵英俊

《我记得》---赵雷

《一程山路》---毛不易

《远山如昨》---陈楚生

《笼》---张碧晨

《转眼》---五月天

《借》---毛不易

《望》---周深

《如烟》---五月天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试试说新语By 试试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