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黑齿电台
Share to email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X
“艺术写作者访谈”系列是黑齿电台推出的与艺术行业写作者对话的栏目。我们希望以轻松的方式聊一聊写作者们的近况、困扰、心得和经验。不要奢望在这里寻得秘籍和偏方,你只会听到一个用文字“烹饪”的人在平时是如何劈柴烧火、洗锅做饭的。
*由于访谈嘉宾中有一位为英文写作者,本期内容为纯英文访谈,开头会有简短中文介绍。
本期导览
0:07 中文引子
0:57 主播和嘉宾介绍
1:22 每位参与者自由发言5分钟
18:27 自由对话与命题对话
19:23 对话应该有主题吗
19:37 人的工具化(instrumentalize)的讨论
21:02 纽约的身份认同
26:08 关于身体感受到的真实性
28:10 过去的对话在当下聊天里的影子
34:52 词语“lacking”的意义
36:59 我们追逐的是“胡萝卜”还是“蘑菇”呢
45:10 时间的非线性和事件的联系
48:49 《〈巴别塔之后〉之后》写作背后和吴凡的联系
50:12 常羽辰对吴凡的文章的理解分享
53:38 在“Intrinsic”这个词上的翻译选择
56:12 对英语作为一种元语言(meta language)的思考
01:00:23 艺术语言的方言性探索
01:04:13 吴凡用创意的语言去翻译唐诗的契机
01:13:14 诗的空间性
01:15:07 语言流利性和人际距离的联系
01:18:05 消失的母语和新的语言之间的空白
01:19:45 《〈巴别塔之后〉之后》和吴凡论文之间的相似之处
01:21:50 关于对现代诗的不同看法讨论
01:34:20 什么是翻译呢?
本期嘉宾
常羽辰
她目前生活在纽约。她的工作方式是游离的——如纺织般写作,如翻译般绘画,如梦呓般经商(见:使用价值 www.usevalue.work/use-value),也以待客之道去教书。她进出于不同的材料和领域,她在劳动分工的边缘散步。changyuchen.com
吴凡
罗伯特·格鲁克的小说《玛格丽·肯普》中的这句话也许最能描述现在的吴凡:“一位将全部信念灌注于写作的写作者,仿佛完美地讲述出一个故事就等于获得了对自身存在的宽恕。”但是这也不完全属实:吴凡正在从对语言的过度依赖延展至集体性的欢愉(为陌生人举办长期的工作坊)和表演(将体验设置于舞台中发生)。他工作生活于多伦多及其之外。
本期主持
顾虔凡,《黑齿》杂志创始编辑之一。
对话节选
吴凡:我几乎希望更多艺术家在他们的写作和语言中能更白话,我觉得大家好像都期待着某种“艺术写作”,非常不白话的语言,非常拘束,充斥着所谓的术语和行话。但是羽辰的写作有“自理论”(autotheory)的倾向,把很多情感的内容融入在理论中,让白话发挥作用。但……我猜我对很多艺术家对语言的使用都有些失望吧。
顾虔凡:我觉得其实不怪艺术家,是我们这些艺术写作者和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我们这些需要去阐释的人。我最近才意识到自己所使用的这些行话就像一种中介,将视觉语言翻译成文字语言。虽然翻译效果并不怎么好。我觉得这像是一套编码系统,我昨天去了好几个画廊,每次还是会看一眼那些相关的小册子和介绍材料。当我在读它们的时候,我好像有点明白这种行话为什么存在:它有它的用途,就是让我马上理解“啊,这个艺术家是这个方向的”。这有点像刚刚吴凡提到的“身份货币”,这种编码系统也可以让更多的观众更容易去理解。
常羽辰:也许是因为你对这个“方言”有很强的读写力,而这方言确实是需要很多的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的。我觉得问题可能是,这种方言,虽然像所有语言一样,是一个编码系统,但是它有些排外 ,掌握这方言的人很少。在我们的圈子里也许每个人都会,但我楼里的人、我街区的人就不一定。这可能是个问题。
吴凡:对。这种排外不仅体现在他排除了艺术圈之外的更广大的群体,它也排除了对语言的实验,对编码方式的创新。如果你总是把它削减成这一种只有小部分群体可以理解的编码系统,那你就是在把艺术简化成可理解性,就好像你在说这就是它的意义,这个作品就是这样,在讲甲乙丙丁。但我们是否可以挑战自己,为每个艺术作品找到它相应的写作形式,让这写作去回应那艺术作品独一无二的属性?这可能也是我的热情所在,某种艺术形式与写作形式的联姻。
常羽辰:平行。
黑齿电台
#咀嚼内容,不忘呈现咀嚼的方式#
黑齿电台是《黑齿》杂志衍生出来的一档声音栏目。我们会不定期邀请嘉宾分享他们的思考、观点、经验或者困惑,也会推出广义概念上的声音作品和碎片。不保证客观,不贩卖情怀,不苛求完美,不推销真理,让我们在虚无中相聚。
*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平台上搜索“黑齿电台”关注我们或者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网站收听。
本期黑齿电台是《黑齿》杂志创刊一周年的特别节目。我们聚集了《黑齿》的整个编辑团队,以提问和回答的方式真诚地聊一聊做《黑齿》这一年以来的各种感想和困惑。同时也借这个机会让读者们认识下编辑团队的每个成员,《黑齿》每篇文章的呈现背后都有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当然,最后还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读者们更好地交流,让艺术写作成为连接彼此的有效媒介。
*因电台为远程录制,其中有些音质差异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本期导览
00:43 《黑齿》一周年概览
02:04 各位编辑自我介绍
第一部分:来自读者的问题
08:21 《黑齿》编辑各自的兴趣点和研究领域是什么?
13:37 常羽辰《〈巴别塔之后〉之后》背后的编辑故事
17:22 编辑们印象深刻的一篇文章是什么?
26:10 《黑齿》的多语种专栏什么时候开放?
30:06 编辑约稿过程中有什么有趣事件?
30:32 编辑被约稿过程中的有趣事件?
32:20 “拖稿挺好的”
37:15 为什么要做《黑齿》的编辑?
46:13 对《黑齿》的期待与评价
第二部分:来自编辑的问题
48:11 考古!编辑们回忆自己写的第一篇评论文章
53:10 游戏作为写作的潜力
57:47 有没有想放弃做编辑的时候?
59:07 关于职业选择的思考
59:55 对于艺术写作中“坏话”的讨论
01:10: 07 疫情期间学到的新菜式
01:18: 00 一周年快乐!再见!
本期嘉宾
《黑齿》编辑部全体
主编:富源,顾虔凡,陈玺安
英文编辑:傅麦
实习编辑:陈百超
本期主持
陈於建(《黑齿》助理编辑)
对话节选
陈於建:有读者问道,在这么多稿件里,编辑们会有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篇文章吗?
富源:······在今天,其实批评家角色有一些变化,或者说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些变化。所以作为公知的这种形象,或者说作为有话语权的“批评家”的这种角色,有的时候其实很难将作品中更有批判性、更有意思、更有潜在讨论的空间提出来。但是艺术家的作品或者写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从观念开始的。比如汉斯·哈克这些人的工作里边,他们的作品就已经可以体现出来,所以我们其实是非常喜欢(艺术家的写作)。好几篇《黑齿》比较受欢迎的的文章,都反倒是艺术家的写作。比如说近期我们刚刚发表的常羽辰的《〈巴别塔之后〉之后》就很受欢迎,也得到了很多反响。这样的作品是很有力的,但也是可遇不可求,所以也花很多时间。虔凡可以谈谈这篇文章。
顾虔凡:富源提到的是常羽辰的半英半中的一篇文章,我和傅麦一起编辑,然后我和 Alvin(李佳桓)一起做了翻译,因为它就是英文和中文都需要翻译。这个文章我好像掐指一算,约稿是整整一年之前。当时羽辰还挺兴奋的,说她正在读这本书,我就顺势说,你可以给我们写书评。但等到最后发表,花了一整年时间。中间她也在思考(应该)如何写,(最后)其实就跟她在文章里提到的一样:你可能读完这本书以后,这些东西都化到你的血肉里面,化到你的所思所想里面了。所以这是一篇不太普通意义上的书评。
其实我最早是希望Alvin直接完成两个语言的翻译,所以就是找译者的时候,我们也花了很长时间。因为羽辰是在两个语言之间游走的,所以可能镜像地找一个译者可以在两个语言之间游走是最理想(的状态)。不过后来我们也讨论了很多,觉得现在这个版本也OK,因为翻译有你身体内部自发的,像微型革命一样的,每一个举动都对你来说是翻译。但是也有作为工种的翻译,所以在呈现这篇文章的翻译的时候,最后我们就采取比较标准的一个操作的方法,就是这篇文章要被“恰当地翻译”出来,但是他讨论的同时是翻译和双语和跨文化的这种状态,很多转译的困境在里面。
陈百超:那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是就是常羽辰的《〈巴别塔之后〉之后》。因为我的朋友圈里面其实不是所有人都是艺术工作者,但是那篇文章在朋友圈里收获了很多赞和评论,甚至有人专门私信我来说他们读完很感动。因为我出国的时间比较早,有很多在国外生活了很久的朋友,他们读到那篇文章,即便他们不是艺术工作者或者艺术圈的人,他们能在文章里找到很多能共情的地方,并且能理解到作者想表达的就是超越与语言之间的这种转译的困局,或者是不同文化间的转译困难。我就觉得《黑齿》真的做到了我会想《黑齿》能做到的事,就是不单单去感动一些艺术工作者,而是把其中的力量也传达给大众。
陈於建:那我接着可以说一下,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文章应该挺明显,是虔凡的《批评批评》。大家如果听黑齿电台就会发现它是我的一个常设问题。每一个艺术写作者或者写艺术评论的人,他其实都有自己的一个方法论,或者说都有自己的一个路径,但是大家可能比较少去谈批评本身这件事情。也可能是因为它不好谈,也可能是因为它太复杂,但是虔凡那篇文章给了我一些新的思考,因为这个问题说实话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批评家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职业,然后我就会把虔凡里面提到的一些问题,或者她自己提到的一些感受去放到我对其他艺术写作者采访的那个提纲里。比如说我会向每一个被采访者提问他们是怎么看待坏话这件事情,这个可能之后也会聊一聊。
陈玺安:《黑齿》杂志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空间。一方面是刚刚提到的就是包括Marianna Simnett写的《一封给Home Cooking的情书》,然后Home Cooking是她疫情后发展的类似线上艺术家接力提供各自菜谱的方案。然后还有铁木尔·斯琴之前也帮我们写过一本书的书评,包括常羽辰她也是写书评。《黑齿》好像可以是一个多功能的空间板,除了评论,它也同时通过评论的形式去表达一些个人的声音。
然后另外一方面,就批评而言,它慢慢地会有一个新的空间。虔凡在那篇文章里面讲到:假设你认可这个展览或是艺术家的时候,才会使批评不太一样。我之前也是这样认可的。假设我真的很不喜欢或者我觉得没什么好写的,那我就不写,这样是是更残酷的。但我现在想,只是说好像那个“新造词”(coinage)——可以回应到刚刚傅麦说的neologism——也是这个平台里面很常出现的一个翻译的议题之一,就是你怎么翻译一个新的词汇。在《黑齿》有一些品质比较好的文章,其实都是在试图去呈现一个现象,而这个现象它会用新造词汇的方式来呈现。包括Alan的《嗜寒图像》,Tom Mouna写的“美术馆舞池生态”等等,都是一个比较亮眼的写作。我自己也会想要去接着Tom去写,去发展这个词汇。除此之外,《爱情大~魔~咒~》这篇还不错,它有把英文的网络语言的这种可塑性就是发展成中文的可塑性,特别是在翻译的时候就是作者也有去主动的去介入译文。作者她主动去介入译文的这个工作,可能是我自己在帮一些作者翻译的时候,也会希望有的介入。我觉得这个介入可能是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傅麦:我从《黑齿》的所有文章里都学到了很多。在编辑过程中,我能看到每个作者不同于我自己的想法,并且每一篇文章都很有趣。我很欣赏的也是常羽辰《〈巴别塔之后〉之后》,她可以将个人叙事和在两种文化中游走并被周遭环境塑造的经历用一种很有趣的方式结合起来。我同样很喜欢Alan的那篇《嗜寒图像》,因为我个人对创意非虚构类作品很感兴趣。各种形式的故事创作对我来说想是一种能窥见大家生活或是创作过程中想法的途径。羽辰和Alan能够通过文字编织出这种非常私人的经历,我觉得是十分动人的。
*播客中的结束音乐来自格格演唱的《生日祝福歌》
黑齿电台
#咀嚼内容,不忘呈现咀嚼的方式#
黑齿电台是《黑齿》杂志衍生出来的一档声音栏目。我们会不定期邀请嘉宾分享他们的思考、观点、经验或者困惑,也会推出广义概念上的声音作品和碎片。不保证客观,不贩卖情怀,不苛求完美,不推销真理,让我们在虚无中相聚。
“艺术写作者访谈”系列是黑齿电台推出的与艺术行业写作者对话的栏目。我们希望以轻松的方式聊一聊写作者们的近况、困扰、心得和经验。不要奢望在这里寻得秘籍和偏方,你只会听到一个用文字“烹饪”的人在平时是如何劈柴烧火、洗锅做饭的。
*由于访谈嘉宾为英文写作者,本期内容为纯英文访谈,开头会有简短中文介绍。
本期导览
0:11中文引子
1:36主播和嘉宾介绍
2:23 《嗜寒图像:冷纪元的艺术》的写作背景
5:11 Alan的纽约生活
7:09在繁忙事务中如何保持写作频率
10:51在地铁上写作是一种“冷却”吗
12:02过载的信息与它的语言
15:43在Hunter College的学习对写作风格的影响
22:43一种仍在探寻的风格:多元引用与超宽视野
23:51关于文章《绘画是一头鲸鱼》(Painting is a Whale)
31:33 多样的引用在讨论里的应用
34:58 如何看待诗歌及其与艺术写作的关系
42:30 关于黑齿的文章被Poetry Foundation转载
46:52 日本诗词和绘画的美丽之处
49:52 对日语感兴趣的原因
53:06 当下在做的写作项目
本期嘉宾
Alan Longino是一位艺术史学者和策展人,致力于研究战后日本观念艺术及全球的当代艺术。他目前在读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的博士课程。2019年,他在波特兰市Yale Union当代艺术中心联合策划了松泽宥(Yutaka Matsuzawa)在美国的首次个展。他的写作曾发表于《艺术论坛》和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学术期刊Haunt Journal of Art等。
本期主持
富源,《黑齿》杂志创始编辑之一。顾虔凡,《黑齿》杂志创始编辑之一。
对话节选
顾虔凡:我很高兴看到你的文章随着时间推移所发生的改变。在为《黑齿》撰写的文章《嗜寒图像:冷纪元的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看似不协调的元素,比如你既在进行艺术史意义上的视觉分析,同时又在喃喃自语;你叙述了个人遭遇的同时也使用了富有创造性的术语。所以这是你一贯的风格吗?或者说,你认为已经在写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了吗?
Alan:(在写作中)引用一些像喜剧演员Dave Chappelle和艺术家Irena Haiduk这种五花八门的来源,某种意义上确实是我的风格。将看似不相关的多元资料和认知融合在一起,并通过写作的方式梳理成一种对于读者和文章都通顺的逻辑,是我目前的一种书写方式。但我仍在找寻代表自己的声音。
我还有另外一篇文章叫做《绘画是一头鲸鱼》(Painting is a Whale),它和目前在黑齿发表的《嗜冷图像:冷纪元的艺术》可以算作两篇我最满意也最有自信给别人阅读的文章。这两篇非常类似。“鲸鱼”这篇文章主要在写绘画(特别是纸本绘画)在行为上与鲸鱼群体的相似性:它们何交流、捕食、嬉戏以及互动。当在研究鲸鱼的时候,我在想它们是如何具有更高的共情能力。因为它们的大脑中拥有比人类多三倍的纺锤状神经元(spindle neurons,一种专门的脑细胞,参与处理情绪并帮助我们进行社交互动),由此产生了共情的概念。甚至,一些研究鲸鱼的心理学家也不确定它们是如何交流的。有人推断它们是通过心灵感应进行沟通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它们可能会通过高速的音符和声音进行交流,(因为)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相比与空气中快了三到四倍。这样的速度几乎是瞬间的,以至于看起来它们好像在进行心灵感应。
与此同时,鲸鱼是母系群体,它们都生长于母鲸的照顾之下。所有的鲸鱼都是在高度共情的母系环境中成长的。我觉得这种象征意义可以代入到两位艺术家Monique Mouton和Sydney Schrader的两幅画作当中。她们在纽约工作和生活,都用纸本来绘画。特别是Monique,她是Bridget Donahue Gallery代理的艺术家,我觉得Monique的画作像是鲸鱼(之间心灵沟通的方式),或者说Monique的绘画形式有种动物之间交流的感觉。我正在研究这种形式主义(formalism),以及一种近乎泛灵论(spiritually animistic)的观点。
音频中涉及的资料及概念
里奥·卡斯塔尼达(Leo Castañeda,1988年-)是一位出生于哥伦比亚的多媒体艺术家和实验游戏设计师。通过在模拟和数字之间的反馈循环中建立开放的神话,他的作品重新构想了控制我们文化操作系统的物质,生态和社会政治解剖学。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年-1840年)是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画家。他很多时候会被定义为德国民族主义艺术家,但在Alan看来,弗里德里希在绘画形式上所描绘的准确度与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处。
瓦莱丽·贾顿(Valerie Jaudon,1945年-)是在Hunter College教书的一位艺术家和研究者。
莫妮克·莫顿(Monique Mouton,1984年-)是一位居住和工作在纽约的艺术家,主要作品以绘画为主。
西德尼·施拉德(Sydney Schrader)是一位居住和工作在纽约的艺术家。
《十月》(October)是一本关于当代艺术、艺术评论和艺术理论的杂志。
Painting is a Whale(2016)是Alan Longino在HAUNT Journal of Art上发表的文章。文章探讨了绘画与鲸鱼在种种行为举止上的相似之处,并将鲸鱼的母系氏族和超高同理心的特性代入到绘画研究中。
HAUNT Journal of Art是由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艺术系的研究生运营、由同行评审的、开放获取的期刊,通过eScholarship出版。
戴夫·查普尔(Dave Chappelle,1973年-)是美国喜剧单口演员,编剧。Alan认为他是美国关于宗族以及身份问题的新声音,他的表演让人们了解我们是如何看待和思考彼此的。
伊蕾娜·海达克(Irena Haiduk,1982年-),艺术家。海达克的作品经常通过合约或时间限制,规定观看者如何获取或是进入她的作品。通过超越心智或冻结的属性,海达克让观看者进入精神领域,在其中,盲目的信任、对丰厚信息的屈从,呈现出一种对作品更为深刻、细腻的理解。
查利蒂·科尔曼(Charity Coleman)是一位作家,诗人。著有作品There, There和Julyiary。
李素妍(Sueyeun Juliette Lee,1977年-),美籍韩裔诗人。她主要关注生育权、家乡和身份问题。
阿塞·伯格(Aase Berg,1967年-),瑞典诗人、评论家,是斯德哥尔摩超现实主义小组的创始成员之一。
苏珊·豪(Susan Howe,1937年-)是美国诗人、学者、散文家和评论家,她与“语言诗人”等诗歌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她的作品常常被归为后现代,因为它拓展了传统的文体概念(小说、散文、散文和诗歌)。豪的许多书中都层层叠叠地加入了历史、神话和其他参考资料,常常以非正统的形式呈现。她的作品包含了声音的抒情呼应,却没有被一致的格律模式或传统的诗歌韵律方案所束缚。
娜塔莎·特雷休伊(Natasha Trethewey,1966年-),美国诗人,曾在2012、2013两年被授予美国桂冠诗人,她凭借2006年的诗集《原生卫士》获得2007年普利策诗歌奖。
姚强(John Yau,1950年-),是一位美国诗人和批评家。他出版了超过50本的诗集、艺术家书籍、小说和艺术评论。他虽然是一位诗人,但是他的艺术批评具有极强的思辨性和新颖性。
Poetry Foundation是一个芝加哥的诗歌推广平台,Alan为《黑齿》撰写的文章曾被该平台选中推荐。
马克·冯·施莱格尔(Mark von Schlegell,1957年-),美国科幻小说家。近年来的项目包括撰写《鳞翅目》(2012-14年),这是一本来自印度尼西亚日惹的漫画/摇滚歌剧。他于2011年在CAPC波尔多共同策划了展览“反乌托邦”,并为Ben Rivers编写了脚本电影《慢行动》(2010)。
绯句(Haiku),是由17音组成的日本定型短诗,从俳谐(诽谐)的首句演变而来。
本杰明·雷诺滋与瓦尔·麦地那(Benjamin Reynolds and Valle Medina),瑞士建筑师。他们是巴塞尔的Pa.LaC.E的联合创始人。他们的介绍请参考https://palace.studio/
黑齿电台
#咀嚼内容,不忘呈现咀嚼的方式#
黑齿电台是《黑齿》杂志衍生出来的一档声音栏目。我们会不定期邀请嘉宾分享他们的思考、观点、经验或者困惑,也会推出广义概念上的声音作品和碎片。不保证客观,不贩卖情怀,不苛求完美,不推销真理,让我们在虚无中相聚。
*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平台上搜索“黑齿电台”关注我们或者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网站收听。
“艺术写作者访谈”系列是黑齿电台推出的与艺术行业写作者对话的栏目。我们希望以轻松的方式聊一聊写作者们的近况、困扰、心得和经验。不要奢望在这里寻得秘籍和偏方,你只会听到一个用文字“烹饪”的人在平时是如何劈柴烧火、洗锅做饭的。
本期导览
1:16嘉宾介绍
2:29图书出版工作经历的影响
3:43策展人、研究员、写作者:成为一个搜索引擎
7:27展览和文章作为观念呈现形式的不同之处
14:08展览中图像和文字间的关系
22:13好的批评就是批评本身
25:17在实践中如何保持批评意识
29:19写作过程中是否有明确的读者意识和画像
35:27写评论文章的具体过程:你知道心脏早搏的感觉么
42:00对于其他类型的写作:始终留一扇门
45:34阅读的兴趣方向
49:40怎么去管理阅读时间
54:05面对修改意见:只要是真诚的意见,都愿意听到
58:56保留问题:如何看艺术评论生态中的“坏话”/激烈的情绪或论战
本期嘉宾
胡昊(b.1990),写作者、策展人,现为泰康空间研究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获美学硕士学位(2017)和哲学学士学位(2013)。他的文章散见于Artforum中文网、艺术碎片ARTSHARD、典藏、假杂志、保马、海螺社区、文艺批评、单读、新京报·书评周刊、文汇报·文汇学人等媒体杂志。他曾于2016年、2017年入围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入选2017年“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奖助计划:研究工作坊”,并受邀参加2019年“摄影180年在中国”国际摄影研讨会。他曾参与策划群展“打扑克的人”(连州摄影节,2018)、“重组/演绎:激活档案与公共记忆的当代艺术实践”(OCAT北京研究中心,2018)、“边界共振”(北京歌德学院,2018)和“孤军与坦克”(泰康空间,2020)。
本期主持
陈於建,《黑齿》杂志的助理编辑。
对话节选
黑齿:OK,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我在访谈系列中都会问到的问题。你怎么看待在整个评论生态中的一些坏话/尖锐的批评/激烈的论战这些现象?你觉得现在还有这种现象么,或者说你觉得现在需要(这种方式)吗?你自己会有这种情绪或出现这种情况吗?
胡昊:情绪肯定是会有的。愤怒也好,不可思议也好,莫名其妙也好,都会有。目前我们国内的(艺术)写作生态不是特别健全和成熟,没有良性的竞争或者讨论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会出现非常扎眼的写作。(极端激进或者是极端平庸。)那我觉得其实重点并不在于他说的是不是坏话。我自己还挺希望看到坏话的。因为现在大家心照不宣的是当我们看完一个展览,写作者会很寡淡地写文章,虽然看起来内容非常丰富,但其中不太涉及表态。它更多像是新闻式的写作,兼有自己一个小评论,还只是在整个文章的结尾说一点点,以一种特别柔和的方式。比如说“有待进一步的观察”或者是“有待讨论”。那么在这样的时刻,我就会特别期待有比较尖锐的声音出来。这个声音在不在?当然也是在的。比如朋友们私下聊天的时候我们就会说:XX,哟,真不好,挺差的。甚至就说,怎么能做出这么一个展览?跟他以前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些观点或者表态都不在公共空间当中出现。假如所有表态都变成“背地里”,显然对于艺术家和艺术生态都不能说是特别好的导向。那么应该怎么办?归根结底,我还是希望可以看到更多所谓加双引号的坏话,或者是一些批评的声音。
但是我认为这里面也涉及限度的问题。什么限度你可以说坏话?你可以说一个写作者,或者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或者展览不好。你需要通过某些方式来证明你的观点,而不是单纯说这个很差。我们现在说张三是个**,这听起来非常尖锐,但这不是有效的批评。因为大家也不知道为什么张三是**。你得通过某些方式来证明他的确是个**。假如你能证明,那就是一件很好的事。另外一点,也是最近我看到的互联网各样的吵架当中,有一个不良的倾向就是诉诸广义的权威:我举报你,或者我找一个人把这个东西给删了,这显然也不是正常的沟通。
·····其实以前在七八十年代,在一些中国的官方艺术杂志上,就有特别良性的批评生态。之前李佳那期(播客)她就提过,对关于“纪念碑性”这本书的论争,也是类似的情况,就是第一期有人发了一篇文章,第二期有人说我不认同他的观点,(那么)我的观点是什么?或者说我觉得这个作品没有你说得那么好,而我的观点是什么。这个还是需要我们通过建构性的方式,去把这个事情组织出来,而不是说单纯地去表达情绪。情绪其实已经是特别后来的事了,当我们看到情绪发泄的时候,结果可能就变成了一些极端的言论。但是,我现在反而会觉得当你看到这种极端言论,可以去想一下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他有这样的言论?对于写作者来说,当你感受到了自己在愤怒状态的时候,也可以尝试去分析一下你为什么会觉得愤怒。这个事件或者这个现象当中的哪个事情是你感到的愤怒,愤怒的点是什么?如果你能把这个点描述出来,那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批评了。
音频中涉及的资料及概念
“孤军与坦克”是由胡昊策划的,于2020年9月3日至11月26日期间在北京泰康空间展出的文献展。
约翰·伯格(1926年11月5日–2017年1月2日)是英格兰艺术评论家,小说家,画家和诗人。他最为人知的著作是艺术批判散文集《观看之道》,它作为BBC系列的伴读,常常被用于大学教材材料。
思果(1918年6月10日–2004年6月8日),原名蔡濯堂。中国著名散文家、翻译家,有“中国读书人的典范”之誉。他著有《翻译研究》、《翻译新究》等。这两部作品除了讨论中英翻译,同时谈及中文的“西化”问题(即欧化中文),力倡简洁、通畅的中文。
王德威(1954年11月6日-),比较文学及文学评论学者,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长江学者,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二十世纪中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与艺术家》、《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等作品。
《野生作家访谈录——我们在写作现场》收录了14篇界面文化记者对国内“野生作家”的特稿报道。
《查无此人》是于是的一本小说,整本书围绕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展开。
《蛇杖的传人》是美国作家舍温·努兰为西方名医所写的系列小传。
《批评的位置》是黄子平为《今天》杂志撰写的一篇文章,讨论了文化批评的“位置”及相关“方法”。
黑齿电台
#咀嚼内容,不忘呈现咀嚼的方式#
黑齿电台是《黑齿》杂志衍生出来的一档声音栏目。我们会不定期邀请嘉宾分享他们的思考、观点、经验或者困惑,也会推出广义概念上的声音作品和碎片。不保证客观,不贩卖情怀,不苛求完美,不推销真理,让我们在虚无中相聚。
“艺术写作者访谈”系列是黑齿电台推出的与艺术行业写作者对话的栏目。我们希望以轻松的方式聊一聊写作者们的近况、困扰、心得和经验。不要奢望在这里寻得秘籍和偏方,你只会听到一个用文字“烹饪”的人在平时是如何劈柴洗锅、烧火做饭的。
内容导航:
02:14 杨紫聊以往的策展实践方法
05:13 杨紫回顾跟艺术有关的写作经历
12:48 写作是给谁看的
16:18 现在看来好的(艺术类)文章是否有一个标准
19:17 如何处理写作跟读者理解之间的偏差和矛盾
20:13 如何看待很多文章无法激起更多的讨论这种现象
24:10 艺术工作者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关注时代的变化
26:42 一些写作习惯(能快速交稿么,会多线作战么···)
27:30 是否会关注短视频一类的媒介
30:23 是否认同自己是一个阐释者,以及如何看待曲解与误解
31:37 如何看待单纯就一个展览的视觉呈现写展评(不提前了解艺术家的历史)
33:36 如何看待艺术批评中的“坏话”
36:43 快问快答环节
37:48 彩蛋!!!
黑齿:现在很多的艺术媒体和平台上有很多年轻的作者不断地输出相当数量的文章。但是感觉大部分文章写完了,大家转一转发一发就结束了,很难看到更多的涟漪。我把一部分(过目即忘的)文章称作公关产品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个展览的标配。写完了之后,大家可能对文章本身的关注特别少,尤其是难以引起讨论。即使是像前段时间有些试图激起讨论的文章,到最后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水花。你觉得这个是一个正常现象吗?
杨紫:我总觉得这个问题现在不像是你问我,像是你问你自己的。
黑齿:我确实有这个困惑,我就想听一下更有经验的人的看法。
杨紫:我觉得过去就过去了。我特别喜欢玩的游戏是模拟人生,我会长期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最有趣的不是它很刺激,不是它能跟别人打斗,或者是瞬间有什么就惊吓的那种感觉,最重要的是它的这种计算系统。就是你在玩一个人(角色),他可能特别小的时候做了一件事儿,然后可能你自己都没有意识,之后他可能又做了另一件事儿,最后可能会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个人身上会有一种特质,或者成为一个他的“成就”,最终会出现一个特别好的东西。我觉得那些事情(文章所引发的反馈)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其实更难的一点是即使没有什么涟漪,很多人还在做这件事儿,并从中获得了乐趣。
黑齿:我之所以问这个问题,确实是因为有这方面的困惑。大家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成本去写这些内容,目的还是要为了引起更多的讨论。而且这对作者和作品都是一个很好的反馈。
杨紫:这个东西是讲时势的,时间的时,势力的势。如果没有到那个时势的状态的话,你再怎么努力,那个东西也不会变成一个轩然大波的。但是如果你一直不努力的话,到那时你就错过他。它说到底这个时势就是我们整个外部环境,其实如果要分析一下,可能现在就不是一个当代艺术最茂盛的时代,也不是能跟很多人形成一个共鸣的时代。我们处在这个时代里,这个一开始就挺明白的。
黑齿:你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应该多大程度上去关注时代进程的变化。然后如何把这种关注跟自己的工作关联起来?
杨紫:我会更在乎图像的变化。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弥散性宗教与与中国前卫艺术的起源》这个文章里面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就是可能我们现在看到一些非常前卫的,或者在当时看起来非常前卫的一些图像,它是有一些元图像的。这些元图像可能并不是这件作品里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也可能是我就对它的曲解,但这种曲解是从哪来的?他是不是很大范围内植根于每个人对它的这种印象。所以就是我看这些新的潮流里面的这些图像,就是在往前推的时候会有一个很大的乐趣。我不是专业搞宗教学研究的,我其实最感兴趣的是这个时代的图像,就是艺术品作为一个图像是怎么呈现的。另外就是各种技术如何造成了我们现在这些艺术品的样貌。观众最后看到了他们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那些作品怎么让这些东西在他们心中激起,可能是久久被忘怀了的一些感受。这个是一件非常令人着迷的事情。
音频中涉及的内容和概念:
“肉身:恐怖谷”、“敢当:当代神石注疏”均为杨紫此前策划的展览。
北京同志中心成立于 2008 年,是一家致力于改变中国同志(也称“性少数”)群体生存环境的综合性非营利机构。
鄢醒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他的创作媒材甚为宽广,涉及了行为、录像、装置、绘画等多个领域。他曾于英国曼切斯特华人艺术中心(2012)、中国北京麦勒画廊(2011、2013)举办个展,也曾参与美国纽约Meulensteen画廊、中国北京Boers-Li画廊、艺门画廊、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的重要群展。
《模拟人生》系列(英语:The Sims)是由Maxis开发并由艺电(Electronic Arts)发行的一系列生活模拟类视频游戏。该系列游戏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视频游戏系列之一。玩家可以在游戏内创建一个“模拟市民(Sims)”的虚拟角色,然后将他放入到一个房屋内,通过引导他们的情绪和满足的他们的需求来完成游戏。玩家可以将模拟市民放在游戏内预置的房屋内,也可以自己动手搭建房屋来安置模拟市民。该系列游戏的后续资料片或续作都增强了玩家操作模拟市民的能力。
《街头霸王》是由日本CAPCOM公司于1987年首次推出的格斗类单机游戏系列,第一代游戏于1987年8月30日发行。游戏内主要角色有隆、肯、春丽、盖尔、春日野樱、亚力克斯、维加、豪鬼等。
*音频末尾的音乐片段来自孟庭苇的《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专辑简介
“艺术写作者访谈”系列是黑齿电台推出的与艺术行业写作者对话的栏目。我们希望以轻松的方式聊一聊写作者们的近况、困扰、心得和经验。不要奢望在这里寻得秘籍和偏方,你只会听到一个用文字“烹饪”的人在平时是如何劈柴洗锅、烧火做饭的。
本期导览
00:55 李佳近况
02:16 关于写作习惯
05:23 工作性质转换对写作习惯是否有影响
06:36 有没有在写作上特别遗憾的事情
09:31 社交媒体”去文字化“趋势下文字与视频的关系
22:28 我们以为是共识的事情,还有没有必要再写
25:32 在写作中是否有明确的读者群体画像
28:49 实践、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31:05 写展评/个案前有没有必要拜访工作室
33:34 艺术行业需不需要坏话,需要什么样的坏话
本期嘉宾
李佳,生活在北京的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写作者和译者。曾任泰康空间高级策展人(2015-2020),佩斯北京画廊副总监(2012-2015)。她曾策划/联合策划有群展、个展二十余场,包括“饥饿地理”(2019-2020)、“替代空间的替代生命”(2019)、“制性造别”(2018)、“漂流”(2018)、及日光亭系列项目(共计12次个展,2016.3-2018.1)等。她于2017年获第一届Hyunday Blue Prize大奖。李佳是Artforum, LEAP和《燃点》杂志的长期撰稿人,艺术评论亦发表于Artforum Magazine, ArtAsiaPacific, YISHU等国际刊物。
本期主持
陈於建,
《黑齿》杂志的助理编辑。
对话节选
黑齿:你在写作过程当中,实践和阅读的经验分别占着怎样的一个位置?
李佳:我觉得阅读特别重要,但是我可能稍微占了一点经验的便宜。毕竟工作时间比较长,基本上艺术的各个领域其实都做过一圈了,加上以前一些其他行业的工作经历,所以(我)可能占了一点经验的便宜。但是我是吃了阅读少的亏,我真的是一个读书比较少的人,导致真不好意思称自己是写作者。读得少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写的也会少。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事。我认识一些真正的写作者的朋友,他们阅读的强度我是没法比的。我觉得那样才能够称自己是一个写作者,因为写作是一个直接和阅读相关的东西。
没有阅读是不可能有写作的,因为你打交道的东西就是那点字。阅读也是跟那点字打交道,它是一个非常直接的训练过程。我很崇拜的李翊云也是一个用英语写作的中国女作家,她从早上起来大概会阅读12个小时左右,(我觉得)这个才是一个写作者应该有的一个阅读强度。
黑齿:当你在写一个艺术家个案或者展评的时候,你会不会去提前准备大量的工作比如去拜访艺术家的工作室?《黑齿》之前发过一篇文章叫做《批评批评》,里面有提到一位艺评家,他说让他跟艺术家打成一片是绝无可能的,因为如果要拜访一个工作室的话,那就要拜访所有的工作室,否则是不公平的。我想知道你对这种行为的看法,还有你在实践当中是怎么去做的。
李佳:我如果接了一个写作的个案调查,我会很认真的去看他的工作室。但有些东西我觉得我心里有谱的时候,是不会去他的工作室的。话说回来我觉得那位艺评人真的是他的就功力可以了,然后他就可以不用去看工作室。他已经能知道这个东西是怎么回事,或者说他能看出怎么样去建立这个东西和世界的联系了。所以我觉得真的可能是一个洞察力、经验和功力的问题。
黑齿:你认为艺术写作者需不需要说坏话,艺术行业需要什么样的坏话?
李佳:···我觉得重要的其实不是坏话不坏话,而是说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批评规则,什么样的批评是一种decent或者说有建设意义的批评。我觉得像这样的规则还是需要建立,这样大家就知道什么是真正有见地,或者说一针见血、一个对我们对话环境有创造性的坏话。
你应该熟悉巫鸿“纪念性”那本书,我记得是零几年的时候,当时还有很大的一个风波。因为他也是讲美术史里面的一个问题,包括贝格利给巫鸿写了一篇书评,把他骂的狗血喷头。后来又是李零在里面拉了个莫名其妙的架,之后田晓菲又跑出来说你们这三岔口又打偏了···我觉得那一系列文章特别有意思,看他就能明白 decent的批评跟“阴阳怪气”的差别在哪。大家找了一看就明白了,豆瓣上有非常全的合集。一看就能明白说比如说老牌帝国主义的学者,他怎么样从一个规则出发去写评论。但是这里面也避免不了断章取义。你还会看到这种后进的,或者说这种用后现代理论写作的学术后起之秀,他是如何给自己争夺话语空间,以及巧妙的把话锋引到一个政治问题上的。所以我觉得那4篇文章就特别精彩,是一个非常好的关于批评、坏话,以及批评和坏话之间的对比的这样的一个例证。我觉得看完差不多应该知道艺术行业大概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坏话的规则。
音频中涉及的资料及概念
罗莎琳·克劳斯(Rosalind E. Krauss,生于1941年),美国著名的艺术批评家、美国极具影响力的学术刊物《十月》杂志的创始人之一。艺术史家大卫·卡里尔(David Carrier)称她是“继格林伯格之后,对美国艺术批评界影响最大之人”。目前,她出版的著作包括《前卫的原创性及其他现代主义神话》《现代雕塑的变迁》《视觉无意识》《独身者》《威廉·肯特里奇》等。
《留声机,电影,打字机》,[德]弗里德里希·基特勒,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译者: 邢春丽,2017
李翊云(Yiyun Li,1972年11月4日-)是一位在美国用英文写作的华人女作家。生于北京,2005年获艺术创作硕士MFA学位[2]。其创作获得许多奖项,在美欧文坛声誉鹊起。她现居加州屋仑市。除了写作之外,她也在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授课。
读库微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稿件https://weibo.com/1182417191/JCNak24og
《批评批评》,顾虔凡,《黑齿》杂志,2020年10月22日
《中国古代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美] 巫鸿,上海人民出版社,译者: 郑岩 / 李清泉,2009
围绕《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一书的激烈讨论(以下为李佳提到的部分豆瓣链接):
https://www.douban.com/note/729790624/(贝格力书评)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49874/discussion/15066908/(巫鸿答贝格力)
https://www.douban.com/note/729788854/(田晓菲 三岔口)
https://www.douban.com/note/729789099/(李零回田晓菲)
本期介绍
颜峻在给《黑齿》撰写的文章《成为僵尸》中探讨了僵尸的本质、它与人的关系,以及僵尸的嗓音和黑金属的关联。本期节目邀请到了颜峻和他的朋友杜鹏,从僵尸聊起,松散地探讨了现代社会对于人的概念的各种异化。你可能会听到剥削电影,黑金属,农业金属,毕志飞,逐梦演艺圈,the shaggs和庞麦郎。
本期音频所用到的作品致谢:self-zombienization (voice study),颜峻;suspiria1977,颜峻(制作及剪辑);Ea, lord of the deep (1992),Burzum。(按出现顺序)
本期导览
开场及嘉宾自我介绍 0:37
僵尸是少于人的人 2:18
相比于人,僵尸失去了语言(《活死人黎明》) 4:17
僵尸社会是一个不再有可能性的社会 6:50
僵尸是现代性的产物 8:32
为什么会喜欢看剥削电影 11:08
僵尸与恶魔的区别 16:51
恶魔之代表:查尔斯·曼森 17:32
恶魔之代表:《老无所依》中的杀手 18:12
僵尸的声音也是工业化的产物 24:14
弗兰肯斯坦、僵尸与科幻作品和科学的关系 35:13
黑金属音乐 41:09
杜鹏聊农业金属 48:45
灾难艺术家 53:13
逐梦演艺圈 56:30
审美与符号 58:55
庞麦郎和The Shaggs 1:02:13
趣味与恶趣味 1:07:58
万圣节愉快,拜拜 1:15:56
本期主持
陈於建,《黑齿》杂志助理编辑。
音频中涉及的一些词语
《白僵尸》(White Zombie)(1932年)
《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1968年)
《活死人之日》(Day of the Dead)(1985年)
《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2004年)
《僵尸之城》(Zombie Town)(2007年)
《活死人归来》(The 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1985年)
《阴风阵阵》(Suspiria)(1977年)
《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1823年)
《房间》(The Room)(2003年)
《逐梦演艺圈》(2015年)
《灾难艺术家》(The Disaster Artist)(2017年)
《猛鬼街》(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1984年)
美国连环杀手查尔斯·曼森(Charles Milles Manson)
美国恐怖科幻小说家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H. P. Lovecraft)
英国科幻小说家玛丽·雪莱(Mary Shelley)
挪威音乐家湾岬狼(Varg Vikernes)建立的重金属音乐项目burzum
美国摇滚乐队涅槃乐队(Nirvana)
俄国现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重要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俄语:Михаил Бахтин)
法国籍布科维纳犹太诗人、翻译家保罗·策兰(德语:Paul Celan)
意大利艺术电影导演费德里柯·费里尼(意大利语:Federico Fellini)
俄国电影导演、歌剧导演、作家和演员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Андре́й Тарко́вский)
美国著名现代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
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7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