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资深体育记者赵亮晨和您聊聊体坛的大事件和冷知识;解读体坛热点,讲述赛场轶闻;有趣有理有料,辣评体坛焦点。
Share 亮话体坛
Share to email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X
18强赛客场对巴林的比赛,几乎就是国足在整个18强赛第一循环的写照。从终场前丢球眼看被绝杀,到对手进球无效,再到90分钟绝杀,绝望和希望转瞬交替,一如18强赛第一场0比7惨败于日本、前三场全败垫底,丢球数位列18强第一,却旋即凭借最近两轮客场连胜印尼和巴林,重新争取到出线主动权。
世预赛亚洲区18强赛第一个循环战罢,国足2胜3负积6分,仅落后于榜首的日本,和澳大利亚、沙特同分,仅以净胜球差距位列第四。在世预赛亚洲区的最后阶段连续赢球,还要追溯到7年前,当时里皮率队主场1比0击败乌兹别克斯坦、客场2比1逆转卡塔尔,最后距离出线仅1分之遥;从40强赛到18强赛,国足客场连续击败了泰国和巴林,上一次和实力相近对手的客场两连胜,甚至还要追溯到2001年,那一年,中国男足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杀进了世界杯决赛圈……
上一场击败印尼,还有不少人认为“含金量不足”,到了巴林这场,已经没有了类似的质疑。虽然是终场前的“逆转”绝杀,虽然有幸运女神的眷顾成分,但是国足队员的拼搏精神,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李磊和李源一都因为拼抢受伤下场,全场比赛补时超过15分钟,一大半是因为国足队员倒地。对印尼的比赛,多名球员拼到抽筋,门将王大雷打着封闭带伤上场,五次扑救拿下全场MVP,同样令人信服。
很多人开始设想,“如果对沙特、对澳大利亚两场被逆转的比赛,能有一场拿下,那现在国足岂不是可以独占积分榜第二的位置?”但是,在我看来,能在开局三连败的情况下奋起直追,18强赛首循环先抑后扬的曲线,更是国足反省精神和抗压能力进步的证明,它蕴含的价值比起一个临时的小组第二名,只高不低。
国足首战0比7惨败给日本队是一种重挫,但在之后一周不到的时间里,国足面对沙特就已经从精神面貌到战术执行都有了明显的改观。而且,后一场比赛和首个积分甚至首场胜利擦肩而过,本应是另一种重挫,连同此后被澳大利亚逆转,他们依然没有被击垮,这才有了最近两场的逆袭。
天助自助者,国足的努力,在后续的第二循环,也会让他们受益匪浅。
一方面,从赛程来看,潜在的一大风险降低了不少:沙特和巴林之战被安排到倒数第二轮,此前人们普遍担心,如果沙特能像上届世预赛那样早早锁定出线名额,这场比赛就可能沦为沙特给同为西亚球队的巴林拱手送上三分的“友谊赛”,但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沙特自身难保,势必将和澳大利亚为了小组第二名展开缠斗,对巴林的“友谊赛”提前泡汤,将是大概率事件。
另一方面,从目前小组的积分形势和除了日本队之外各队相对接近的实力表现来看,国足基本不可能提前进入“垃圾时间”,而会保持出线可能性很长一段时间,无论对于球市还是对于这些国际A级赛事的锻炼价值,这都是利好。
此外,通过这两场比赛,国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球迷的印象,双方的互动正在形成良性循环。哪怕之后表现很可能还会出现起伏,至少球迷也会对这支国足抱有更多的宽容和耐心。
以国足的实力,18强赛已是我们自己的“世界杯决赛圈”了。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不妨就让我们保持谨慎的乐观,继续见证国足“世界杯”之旅的含金量继续提升。
文、音频 | 赵亮晨
责编 | 郑宗敏
在主教练伊万所说的“第一场真正的战斗”中,国足在18强赛第四轮主场拿下了印尼,拿下了18强赛的第一分和第一场胜利。
如果光看18强赛此前的战绩,现在这支国足对印尼,很难说它输了算爆冷,还是赢了算爆冷。前三轮国足三连败,而已经变成“荷兰三队”的印尼则是三连平,其中甚至还包括战平沙特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击败国足的对手。
这场胜利,我觉得还是有些含金量的。
国足的两个进球都可圈可点。尤其是两个助攻,第一球来自前场定位球,蒋圣龙眼看球即将出界仍不放弃,最终完成了一个极限助攻——一个中卫能在对方底线助攻,这是天助自助者的拼劲;第二球,高准翼用一个美轮美奂的外脚背传球,精准撕开防线,就连他爹、国足名宿高仲勋在自己的国家队生涯中,恐怕都未曾踢出过那么精彩的直塞球。
这也是国足第一次在半场维持住领先优势。当然,国足的问题还是不少,比如终场前还是出现了丢球,而且还是源自于定位球。但是,能够坚持住漫长的补时9分钟,能够用好防守反击,已经锻炼价值拉满。而且,这场面对直接竞争对手的胜利,也让国足得以保持晋级悬念。
张玉宁进球后流下了眼泪。在我看来,他的泪水很打动人,而不是“过度反应”。重视每一个对手,珍视每一次机会,这是球员乃至一支球队对比赛应有的态度。同样的还有门将王大雷打着封闭上场高接抵挡,拿下全场最佳。
还记得13年前把国足带进世界杯的米卢当年的名言:“态度决定一切”——有态度,不一定成功,但没有态度,一定不会成功。
足球是系统工程,当然不在一朝一夕,但是,经验和信心,就是这样一脚一脚、一场比赛一场比赛积累出来的,它的效果不但可以体现在场上,也间接地可以给整个行业注入信心。
陈奕迅的一句歌词,值得现下的国足队员共勉:“前程不管可否锦绣加灿烂,认真地玩、全心去玩,更好玩!”
不必妄自菲薄,从各种意义上说,这场胜利都值得我们欢呼。也但愿国足能靠自己的努力表现再接再厉,重新正名,我期待着,他们回到央视荧幕、回到最多球迷面前的那一天。
主播 | 赵亮晨
编审 | 郑宗敏
世预赛18强赛首轮,当人们做好看国足输球的准备打开电视机,却意外地发现,他们还没有做好看不到国足比赛的准备。最终,国足以0比7在客场惨败于日本队,虽然已经26年不胜这一对手,但这样的比分依然刷新了两队交手历史上最悬殊比分的纪录和人们预期的底线。
一向不会错过类似级别比赛直播的央视,这次却没有进行转播。面对人们的疑问,央视所属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还还特地发了声明,在声明中表示,该赛事版权系由亚足联代理公司亚洲足球集团(AFG)持有,因为对方报价“极度畸高”,最终并称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坚决抵制境内外资本搅乱体育版权市场的行为,因此没有转播本场比赛。
那么,为什么一家网络视频平台(爱奇艺)可以收费直播本场比赛呢?这是因为这家平台此前就已经向拥有世预赛亚洲区转播版权的亚足联代理公司——也就是AFG——打包购买了本赛季多项亚足联赛事的转播权,因此,他们本来就可以转播本场比赛,收费则是纯粹的市场行为;央视则是向AFG单一购买世预赛亚洲区18强赛的版权,因此需要另加谈判。
为什么以往类似的比赛,央视一场不拉,到了本届比赛就不行了呢?对此,央视并没有给出更具体的解释,而只是将矛头指向上游版权方“要价极度畸高”,但这个“极度畸高”,究竟是价格比往年急剧攀升,还是央视的心理价位较往年急剧滑落,暂时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谈判没有谈成。
一直以来,中国观众早已习惯在国家电视台上收看国家足球队的比赛,并且免费。但其实类似比赛的转播从来都不是真正免费,只不过电视台将比赛前后的广告时段卖了出去,以此覆盖购买比赛转播权的费用。从话题热度来看,如今国足比赛的收视率也许依然不低,但国足比赛的广告价值在持续跌落的仍然是不争的事实,毕竟输多赢少,它的比赛时段对于广告主的吸引力也在下降。更何况,现在短视频平台等新的媒体、娱乐手段,也分走了不少传统电视台的广告份额。
原本,就算广告收入无法覆盖版权购买的费用,这类影响力比较大的比赛,央视贴钱也是“常规操作”。奈何国足实在不争气,在这场比赛前,面对亚洲排名第一、而且很可能在首轮比赛为了主场开门红而主力尽出的日本队,国足凶多吉少,从电视台的角度来看,又何必赔钱又给观众添堵呢?最后比赛的惨败结果,也果然证明了这一预判。还有些在爱奇艺的球迷表示,自己花钱也没看成比赛,说句玩笑话,也许这才是收费功能,保护球迷身心健康不受影响。
对于观众来说,无法免费看到国足的比赛,这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但这并不是坏事。一方面,这本来就是体育比赛转播的正常市场逻辑,在海外,这才是正常状态;另一方面,这场消失在央视荧幕上的0比7惨败,其实是国足的“价值”回归到了他们的真实水平。这给国足提了个醒:没有什么关注度和市场,是自己能够天经地义永远享受下去的。哪怕这是世界第一运动,受众也完全可以逐渐不再把看不到国足的比赛当回事。要想赢回球迷的心,国足就得拿出更好的态度、更好的表现,否则,势必将会逐渐被人遗忘和抛弃。
主播 | 记者 赵亮晨
编审 | 郑宗敏 郭穗钰(实习生)
巴黎奥运结束了,短短16天,人们欣赏了太多精彩的比赛场面,也见证了太多以“情”动人的瞬间。队友之情、对手之情、伴侣之情、几十年如一日的对运动项目的长情、面对采访直来直去的真性情,还有遗憾中透着坚忍的悲情……各有各的泪点,各有各的动人。
为什么爱奥运?这些赛场泪目瞬间和动人对白,就是答案。
策划 文案|赵亮晨
剪辑|梁岚 周敬雅
包装|梁岚
编审|郑宗敏 周嘉彤(实习生)
北京时间11日晚,随着巴黎奥运最后一项比赛女篮决赛结束,美国女篮(待比赛结果再由编辑更新)法国队,美国代表团和中国代表团本届比赛的金牌数都定格在了40枚,并列第一。这是中国代表团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首度参加奥运以来,第一次在境外举行的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数第一的成绩,40枚金牌也超越了伦敦奥运会上的39金(包括切阳什姐去年获得追加的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成为中国代表团成绩最好的一届境外奥运会。
一天前,中国选手上演了一场狂飙。不但单日拿下六金重返金牌榜榜首,创造中国代表团开赛至今单日最高纪录,多个项目中更是出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金牌,甚至就连强大的“梦之队”如跳水队和乒乓队,也分别实现了此前盼望已久的包揽八金和包揽五金。
美国队则在跳高比赛中出现戏剧性的丢金一幕,美国选手麦克尤恩和新西兰选手科尔在2米36的高度上战成平手。按照跳高比赛的规定,他们可以选择分享金牌——上届东京奥运会跳高比赛,卡塔尔选手巴西姆久选择和意大利选手坦布里分享了金牌,被传为佳话。但这次,美国选手拒绝分享金牌而是选择了加赛,最终输给了新西兰选手。无论分享还是选择鏖战到底,都可以被视为奥运精神某一层面的体现,没有高下之分,但也正是这枚银牌,阴差阳错地让美国队在一天之后失去了在金牌榜上反超中国代表团的机会,这也引来了美国网民的热议。
抛开这个插曲不谈,中国代表团能获得这个成绩,可谓实至名归。中国队在多个项目实现了重大突破,奥运网球女单、男子25米手枪速射、女子拳击54公斤、男子100米自由泳、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花样游泳集体技巧自选和双人项目、艺术体操集体全能,均是历史首金。尤其是潘展乐的男子100米自由泳46秒40的世界纪录,将该项目纪录实现了0.4秒的跨越式提升,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更是打破了美国队长达40年的垄断。郑钦文的网球女单冠军,则是中国在这项职业化、全球化程度极高的项目中的重大突破。
中国代表团这次参加了236个小项的比赛,也创造了境外参赛小项数最多的纪录,尤其是在新兴项目上,自由式小轮车女子比赛夺金、运动攀岩女子速度赛比赛摘银、霹雳舞女子组比赛获铜……中国军团的奥运拼图越来越完整,也越来越年轻化。
中国选手给世界留下的深刻印象,还不只是成绩,还有极具亲和力的表现。乒乓球混双决赛后,在中国选手孙颖莎和王楚钦的提议下,获得前三名的中、朝、韩选手一起自拍,在当日社交网络上传为美谈;羽毛球女单决赛后,获得亚军的中国选手何冰娇腼腆地举起一枚西班牙奥委会的徽章,向自己半决赛上因伤退赛的西班牙对手马林致意,此举不但获得了全球观众的点赞,还获得了国际奥委会官网的称赞,“这就是奥林匹克的意义!”
在乒乓女团夺得奥运五连冠之后,中国代表团也实现了1984年首度参赛至今的夏季奥运第300金。从1984年洛杉矶许海峰射落中国代表团奥运历史首金、女排决赛击败美国,总共获得15金,到北京奥运空前的48金,再到四年后在伦敦创造境外奥运最佳成绩,最近在东京、巴黎的两届奥运,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始终处于高位。继三年前最后一天被美国队在金牌榜反超一枚之后,洛杉矶奥运会四十年后的今天,中美的金牌差距终于被正式抹平。
中国军团越是在金牌榜上表现稳健,中国观众对于奥运的关注点就越是多元,心态就越是淡泊,而不再把金牌榜的位置奉为圭臬。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人亲历亲为,将运动变成了自己日常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只有在奥运期间才有“热度”。优秀的运动员们帮助中国变成了体育大国,如今中国正走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路上,每个普通人积极参与运动健身的生活,就是在给实现这个目标添砖加瓦。
40年过去了,中美在奥运会上的金牌差距,从最早的68块,变成了0。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从零开始”,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则将是又一种意义上的“从零开始”。套用年轻人最近爱说的流行语,中国体育,已经来到了next level。
主播 | 赵亮晨
编审 | 郑宗敏
全红婵成功卫冕奥运女子10米跳台冠军,她的双人跳搭档陈芋汐获得亚军。对于中国代表团来说,这是最稳的金牌之一,但对于她俩来说,这场决赛却各有各的艰难。
东京奥运会之后,全红婵和陈芋汐成为搭档。在参加的大大小小的国际比赛中,她们全部夺冠;但在单人10米跳台的角逐中,搭档又变成对手,陈芋汐几乎在所有世界杯各分站和总决赛上都战胜了全红婵,全红婵则在杭州亚运会上夺冠,两度在世锦赛失利之后,她也终于在今年的多哈世锦赛上胜出。
既是搭档,也是对手。这三年来,她们却把这两种看似有些冲突的身份,变成了相互成就的机会。
陈芋汐成功克服了跳水运动最艰难的身体发育关,她的成绩甚至比之前更出彩;全红婵则向207C动作不断发起挑战,6日在巴黎的决赛,她的第三跳出现瑕疵,被陈芋汐拉近了差距,而接下来的正是曾经被称为她的“心魔”的动作——207C,她却跳出了全场最高分的92.4分,超过了陈芋汐的89.10分,在最危险的一跳反而扩大了领先优势。
在双人跳比赛,她们是彼此信任、互为兜底的队友;在单人跳比赛,她们是毫不藏私、你追我赶的对手。正是在一次次比赛中的合作和竞争,激发出了她们各自更大的潜力,帮助她们加速解决了各自职业生涯的难题。全红婵在巴黎奥运会场下变得更轻松搞怪,在场上变得更稳健从容,“小小巴黎,拿捏”的淘气和霸气背后,是合作让她更快成熟,是陈芋汐这个能够在赛后将她一把“抱走”的朋友。
陈芋汐虽然没能赢得期盼已久的“大满贯”,但她也已突破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难关。10米跳台,依然属于她俩。
赛后有一段有趣的对话。记者问她们,“觉得双人压力大,还是单人压力大?”这个问题她俩的回答,可以做成一道快速阅读理解题。
全红婵的回答是:“单人压力大,因为双人身边有陈芋汐”,陈芋汐的回答则是:“双人压力大,因为单人还有全红婵”。怎么理解呢?我是这样理解的:全红婵的回答体现了她对陈芋汐的依赖,她的言下之意是,单人自己会紧张,双人赛身边有搭档,就不会紧张了;而陈芋汐的回答则体现了她对全红婵的信任和并不把个人荣誉放在第一位,她的言下之意是,单人她自己没有跳过,至少还有全红婵,不怕金牌旁落到别的国家和地区。
还有一个动人的细节是,决赛后,在台下有点难过的陈芋汐,看到全红婵过来,立刻绽放起笑颜,给了她一个热情的拥抱。
水花消失处,“姐妹花”绽放时。无论是作为搭档还是对手,这一对,都是顶级中的顶级。
编审 | 郑宗敏
巴黎奥运游泳比赛的最后一天,中国队赢得了一场即便在整个奥运历史的维度上都堪称是史诗级的胜利。徐嘉余、覃海洋、孙佳俊、潘展乐、王浩组成的中国队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夺冠,在这个中国队此前从来拿过奖牌的项目上,终结了美国队在这一项目中长达40年的垄断。 这次夺冠是颠覆性的。即便放眼所有奥运项目,游泳男子混接都是美国队的最强项之一,自从该项目1960年进入奥运之后,除了未参加的1980年奥运会,他们包揽了全部15枚金牌,并在最近十届奥运会十连冠。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固若金汤、牢不可破的纪录,如今却被中国泳将们撞得分崩离析。 这次夺冠也再次证明了潘展乐的绝对实力。当潘展乐接到最后一棒时,中国队落后0.75秒,在全世界的注视下,他以碾压级的表现完成了一场逆转——中国队最终比美国队领先了0.55秒。潘展乐这次接力游出了45秒92,打破了46秒的大关。即便考虑到接力除了第一棒外,后三棒因为不需要听发令枪的反应时间,无法计入个人正式纪录,但这仍然是历史上最快的分段成绩。而且,如果参照他在几天前的男子百米自由泳打破纪录时的反应时间0.62秒计算,这个成绩其实已经超越了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如果说百米自由泳决赛后,还有对手试图“酸葡萄”的话,这次接力的成绩,就是又一个压倒性的证明。 这次夺冠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中国泳军整体、全项目实力的综合体现。潘展乐完成了逆转不假,但他的队友们表现也相当给力:第一棒游仰泳的“四届元老”徐嘉余交棒时保持领先,击败了此前自己从未在接力上赢过的美国仰泳名将墨菲,这位在个人项目上遗憾“三连亚”的老将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实至名归;第二棒的“蛙王”覃海洋虽然本届比赛个人项目留下遗憾,但在这场决赛中,他在自己的道次上证明了实力——在一度落后的情况下,他击败了包括100米蛙泳世界纪录保持者在内的强劲对手,以领先的姿态交棒;第三棒是蝶泳,孙佳俊虽然在后50米被法国队和美国队选手超越,但中国队的差距并没有被拉得太大,为最后一棒潘展乐的逆转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四个泳姿、四名中国选手皆有上佳发挥,这是中国队这次创造历史的关键,也是中国泳军整体实力的最好体现。本届巴黎奥运会游泳比赛前,中国运动员遭遇了国外的不少质疑和污蔑,在赛场上,也遭受了不少冷眼和偏见,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表现做出了强有力的回击。就像潘展乐赛后说的:“美国队垄断被打破,他们应该从自身找找原因。” 男子100米自由泳和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的两块金牌,都是跨越式刷新历史的成绩;中国游泳队2金3银7铜的成绩,奖牌数创造队伍历史最佳、获奖人数也达到了历史之最;带病出征的张雨霏本届比赛斩获6枚奖牌,个人职业生涯奥运奖牌数达到10枚,成为中国队奥运史上奖牌数最多的运动员…… 打破美国队对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40年垄断的当天,恰是潘展乐20岁的生日。潘展乐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在世锦赛)破完世界纪录那一天,我想的是,争取在20岁生日那个混接决赛,就是接棒,干进46秒!” 说到做到。决赛后,潘展乐说:“一年前,这是我的目标,现在这是我的成绩。” 这是他在巴黎周期的最后一场比赛,也是他乃至整个中国游泳开启未来的序章。
主播 | 赵亮晨
编审 | 郑宗敏
郑钦文夺得奥运网球女单冠军的决赛,赢得出人意料的轻松,但意义却是沉甸甸的。
这是中国选手在奥运网球单打比赛中的历史第一金,网球尤其是网球单打,是世界范围内职业化程度最高、受众最多的运动之一。虽然四大满贯赛事是这项运动的基石,但在奥运会上,它同样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项目,被视为网球运动员实现“金满贯”的标准。
郑钦文的胜利不是偶然。她在通往决赛的路上先后击败了前世界第一科贝尔和现世界第一斯瓦泰克,尤其是后者还是今年的法网三连冠选手、名副其实的红土女王,却被郑钦文在红土场上斩落。在晋级决赛的路上,郑钦文连续打了两场长达3小时的马拉松战,都在落后的情况下实现逆转,含金量十足。
在女单决赛一天前,混双同样创造了历史,张之臻和王欣瑜夺得中国选手在这一项目的历史第一枚银牌。这对组合甚至还是在赛前临时“组队”,王欣瑜连适合红土场的鞋子都没有,穿着硬地鞋就上场了。在比赛中丢分时,他们相互之间微笑着相互鼓励,刚打开电视的观众甚至要以为他们是得分的一方。
这种举重若轻的超绝松弛感也体现在郑钦文的比赛中,例如在决赛中,她一个滑步救球潇洒绝伦,接着一记反手截击四两拨千斤,把对手调度得找不着北。
“你只有万分努力,才能显得毫不费力”。无论是郑钦文,还是张之臻、王欣瑜,他们的“大心脏”、他们看似信手拈来的技巧,来自于在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和满世界飞行的职业比赛,他们的成功轨迹,在那些分站赛和大满贯的成绩单上早已有迹可循。
努力也同样来自十几年前,时任网管中心主任的孙晋芳为了网球运动员的“单飞”、更适合网球这项运动规律的发展方式而不停奔走,更大限度地释放了中国网球运动员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巴黎奥运会上的中国网球,是传奇,也是传承。郑钦文比赛所在的巴黎罗兰·加洛斯网球场,正是她的前辈李娜2011年首次夺得女子网球大满贯冠军的球场;李娜2014年夺得澳网冠军时,11岁的小学生郑钦文和全班同学在电视前见证,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2024年也和20年前的2004年遥相呼应。当年,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夺冠,创造了中国选手乃至亚洲田径的历史;李婷/孙甜甜则在网球女双赛场上实现了中国网球零的突破。
昨天赛后,郑钦文的一番话令人动容:“我一直都相信薪火相传,不管是什么都是需要传承的,如果我今天的胜利可以为更多的孩子带来网球梦,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也希望在10年后20年后你们能够站上这个舞台,因为这是梦想顶级的舞台,能够体验我在这一刻体验到的感觉,你们会发现人生不虚此行。”
“在2004年,刘翔获得了奥运会金牌,他说他会永远记得那个时刻,那年他21岁,(现在)我也是21岁,在这个时刻,我和他同样的年纪,这真的太美好了。”
不同的运动项目,固然有不同的符合自身规律的发展路径,但是,就像当年刘翔激励的不只是练田径的孩子,郑钦文如今激励的和启示的,也不只有打网球的孩子,甚至不限于体育运动本身。
郑钦文已经跑出了这场中国体育“接力赛”的成功一棒。这次奥运之旅的辉煌,会驻留在许许多多孩子的心中,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主播 | 赵亮晨
编审 | 郑宗敏
巴黎奥运赛程过半,比赛精彩纷呈。三位羊城晚报特派记者每日奔波,他们在巴黎的采访生活过得怎么样?有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甚至动容的体验、故事和人物?本期《三个火枪手》,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带来自己在巴黎奥运一线的分享。
本期时间线
00:44 采访成了幸福的烦恼,我们是如何决定今天的采访目标的?
03:55 巴黎奥运的交通,有点“坑”
06:58 自由式小轮车现场的火爆让人惊叹
10:27 为什么老将孙一文的坚持令人格外赞叹
13:22 了不起的拜尔斯
15:07 男团决赛,肖若腾的一个细节令人心疼
17:15 关闭电梯的那一刻,我听到孙一文哭的声音
主播 | 羊城晚报特派巴黎记者 苏荇 吕航 林桂炎
剪辑、包装 | 记者 赵亮晨
编审 | 郑宗敏 陈珂(实习生)
北京时间8月1日的巴黎奥运会第五、第六个比赛日,注定将载入中国体育的史册。
在这天的凌晨,19岁的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夺冠,并以46秒40的成绩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当晚,21岁的郑钦文则在网球女单半决赛力克世界排名第一的斯瓦泰克,打破李娜的纪录,成为首位晋级奥运网球单打决赛的中国人。
这是两个意义非凡的纪录。
从中国游泳的维度来看,潘展乐不但是第一位在奥运该男子项目夺冠的中国选手,他甚至还是首位晋级该项目决赛的中国选手,令历史最佳成绩完成飞跃;从世界游泳的维度来看,这一纪录也是极其惊人的,短距离项目的世界纪录提升,往往都在小数点后百分位的秒数之间,他却将纪录提升了足足0.4秒。他不但填补了中国游泳在这一项目的空白,更将这一项目本身向前推进了一个时代;从整个体育的维度来看,这一纪录同样举足轻重:作为游泳项目中分量最重的竞速项目,男子100米自由泳有着类似男子百米短跑和马拉松类似的地位,被赋予了人类“在某一单纯运动机能上的极限”的意义,毫不夸张地说,潘展乐这一天的表现,堪比当年飞人大战中的博尔特。而且,目前的10个46秒级的纪录,潘展乐一个人就占了一半!
郑钦文在这一天的成就,同样荡气回肠。在半决赛前,几乎没有人看好郑钦文的晋级前景——对手是现世界排名第一的波兰选手斯瓦泰克,此前六度交手,郑钦文全部落败;斯瓦泰克在今年刚刚完成法网三连冠的伟业,而巴黎网球正是红土场;郑钦文此前已经连续两天打了两场3小时的比赛,虽然都完成了逆转,但体能透支严重……但郑钦文却完成了这场“不可能的任务”,在第二盘,她甚至还是在0比4落后的情况下逆转,而最后的赛点,她也是“一击制胜”——如此“大心脏”,谁不赞叹!
潘展乐和郑钦文,还都是顶着对手充满偏见的冷眼与嘲笑完成了这一切。潘展乐赛前和澳大利亚选手查尔默斯热情打招呼,却被对手无视;郑钦文在女单1/8决赛后被对手纳瓦罗大加嘲讽,说她在更衣室“没有朋友”。两位中国选手的反应不卑不亢,体现了顶级运动员的自信气度——潘展乐在领奖台上主动和查尔默斯握手,并笑呵呵地揽住他合影;郑钦文则告诉纳瓦罗:“谢谢你的提醒,让我变成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球员。”
19岁的潘展乐和21岁的郑钦文,他们面对无比艰难的比赛和强大的对手,展现出了极强的实力、韧性和无畏,打破了重重束缚,创造了历史;到了场下,他们却又如此平易近人、快人快语。他们的成绩看似奇迹,但看着他们比赛中的每一次振臂、挥拍,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奇迹是多么的可信,多么的水到渠成。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是潘展乐和郑钦文的第一次奥运之旅,他们的运动生涯还有着无限的可能。伟大,甚至还只是一个开始。
主播 | 赵亮晨
编审 | 郑宗敏 郭穗钰(实习生)
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00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