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048胡斐那最后一刀,到底劈没劈?
今天聊聊刀客胡斐。
关于他,金庸小说里留下了一个最大悬案,就是那最后一刀劈不劈:
“苗若兰站在雪地之中......胡斐到底能不能平安归来和她相会,他这一刀到底劈下去还是不劈?”——《雪山飞狐》
自1959年《雪山飞狐》完稿,胡斐这一刀,已经举了六十年了。金庸搞个开放结局,撩拨了无数读者半个多世纪。
到底劈不劈?胡斐是真难。
劈,则砍死准岳父(苗人凤),不劈,则被苗人凤捅死。而且无论胡斐作何选择,跟女朋友苗若兰是到头了,要么结下杀父之仇,要么就此阴阳两隔。
难怪有人说胡斐这一刀应该赌气劈向老爷子才对。
恰好也有不少人问过这个问题,今天就回答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先给忘了情节的补个课。
胡斐和苗人凤都是《雪山飞狐》中的大侠,武功高强,不分伯仲。
二人最后大决斗,是因为一些阴差阳错的误会。苗人凤误以为胡斐欺辱了女儿苗若兰。
偏偏金庸还很搞事地把最后的决战地点放在了大雪峭壁的悬岩上。岩石承不起两个人,电光火石间,只能活一个。
此时选择权在胡斐手上,先下手则生,后下手则亡,一刀之后,胡斐就将面临完全不同的抉择和人生。
胡斐自己就先斗争了一番:
“这人曾害死自己父母,教自己一生孤苦,可是他豪气干云,是个大大的英雄豪杰,又是自己意中人的生父。”
“不劈,自己决无活命之望……倘若杀了他吧,回头怎能有脸去见苗若兰?要是终生避开她不再相见,这一生活在世上,心中痛苦,生不如死。”
难不难?当真是千难万难。
直接说我的答案:不劈。
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侠义精神”。
“侠义精神”的范畴很广,但在金庸作品里有一个最基本的要素:牺牲精神。老爷子自己在采访里也说:“侠就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人家主持正义”。
换句话说,“牺牲”是金庸武侠的一个基本价值观。金庸江湖的每一个大侠,几乎都要经历一番牺牲认证。
郭靖为护黎民百姓而牺牲在襄阳;一灯大师冒生命危险救黄蓉;就连打铁的冯默风,都为了救郭靖而牺牲。
哪怕对坏人歹人,大侠们都秉承着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想法,比如洪七公对欧阳锋,一灯对裘千仞,概莫能外。
胡斐也不例外。他可以有一万种理由劈下那一刀,但绝不能是为了自己活命,为了自己跟女朋友厮守。何况对方还是个义薄云天的大侠。
“苗人凤是个豪气干云,是个大大的英雄豪杰”、“他害得我一生孤苦,但听平四叔说,他豪侠仗义,始终没对不起我的爹妈”、“金面佛苗大侠果然名不虚传,当真英雄了得”。
说到底,价值观决定了胡斐劈不下去那一刀,否则他就不是胡斐了。
第二,苗若兰。
这个也好理解,胡斐如果杀了苗人凤,那跟苗若兰就有杀父之仇了,还怎么拍拖生孩子,生三胎。胡斐自己也说,如果是这个结果,自己会生不如死的。
这里补充一点,除了爱情之外,还有两个字也决定胡斐不能劈下去,甚至比爱情还重要:承诺。
许多人可能没注意到,在原著中,胡斐跟苗人凤比武之前,苗若兰似乎意识到什么似的,说了一句:“若是他恼了你,甚至骂你打你,你都瞧在我脸上,便让了他这一回。”
胡斐笑道:“好,我答应你了。”
在金庸的大侠们的世界里,承诺有时候甚至比爱情和仇恨的优先级更高。郭靖因为承诺过华筝婚约,所以一度放弃了黄蓉。胡斐既然承诺让一回,那便大概率不会违背。
还有一个点,或许可以作为胡斐不劈这一刀的佐证。
《雪山飞狐》还没结束的时候,老爷子就开始写《神雕侠侣》了,而杨过也碰到了跟胡斐几乎一样的困境——杀不杀郭靖。
郭靖是疑似杀父仇人,而且只有杀了他,才能换来绝情丹解药,才能跟小龙女厮守。这情形和胡斐非常相似了。
然而杨过踟蹰良久,好几次刀都举起来了,却硬生生没有害郭靖,反而在蒙古大营中死战,要牺牲自己去帮助郭靖脱险。
杨过挣扎后所想到的是:“郭伯伯义薄云天,我若不以一命报他一命,真是枉在人世了。”
老爷子写杨过的时候,心里有没有受胡斐影响呢?很可能是有的,杨过的选择极有可能就是老爷子心中对胡斐结局的投射。
以上就是我觉得胡斐不会劈那一刀的理由。
当然,这些都仅仅只是个人猜测。就如金庸在《后记》里所言:
“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凭着自己的个性,凭着各人对人性和这个世界的看法,作出不同的抉择。”
行走江湖,抉择二字,恰恰是最艰难、最挣扎,但也最有魅力的事。
在这一刀的抉择之前,胡斐其实已经作出了许多重要的抉择了。他曾选择行侠仗义,冒险相救大侠赵半山;他选择不为面子所动,追杀恶棍凤天南,这都是艰难的抉择。
我们喜欢他,喜欢凌厉的胡家刀法,也是因为这些抉择背后的肝胆情义。
六十年前,金庸把那一刀的决定权交给大家,成为创举和美谈,给每个读者提供不同的开放结局,可以让读者主宰人物命运,就好像当年你可以决定胡斐的命运一样。
2.5
22 ratings
048胡斐那最后一刀,到底劈没劈?
今天聊聊刀客胡斐。
关于他,金庸小说里留下了一个最大悬案,就是那最后一刀劈不劈:
“苗若兰站在雪地之中......胡斐到底能不能平安归来和她相会,他这一刀到底劈下去还是不劈?”——《雪山飞狐》
自1959年《雪山飞狐》完稿,胡斐这一刀,已经举了六十年了。金庸搞个开放结局,撩拨了无数读者半个多世纪。
到底劈不劈?胡斐是真难。
劈,则砍死准岳父(苗人凤),不劈,则被苗人凤捅死。而且无论胡斐作何选择,跟女朋友苗若兰是到头了,要么结下杀父之仇,要么就此阴阳两隔。
难怪有人说胡斐这一刀应该赌气劈向老爷子才对。
恰好也有不少人问过这个问题,今天就回答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先给忘了情节的补个课。
胡斐和苗人凤都是《雪山飞狐》中的大侠,武功高强,不分伯仲。
二人最后大决斗,是因为一些阴差阳错的误会。苗人凤误以为胡斐欺辱了女儿苗若兰。
偏偏金庸还很搞事地把最后的决战地点放在了大雪峭壁的悬岩上。岩石承不起两个人,电光火石间,只能活一个。
此时选择权在胡斐手上,先下手则生,后下手则亡,一刀之后,胡斐就将面临完全不同的抉择和人生。
胡斐自己就先斗争了一番:
“这人曾害死自己父母,教自己一生孤苦,可是他豪气干云,是个大大的英雄豪杰,又是自己意中人的生父。”
“不劈,自己决无活命之望……倘若杀了他吧,回头怎能有脸去见苗若兰?要是终生避开她不再相见,这一生活在世上,心中痛苦,生不如死。”
难不难?当真是千难万难。
直接说我的答案:不劈。
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侠义精神”。
“侠义精神”的范畴很广,但在金庸作品里有一个最基本的要素:牺牲精神。老爷子自己在采访里也说:“侠就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人家主持正义”。
换句话说,“牺牲”是金庸武侠的一个基本价值观。金庸江湖的每一个大侠,几乎都要经历一番牺牲认证。
郭靖为护黎民百姓而牺牲在襄阳;一灯大师冒生命危险救黄蓉;就连打铁的冯默风,都为了救郭靖而牺牲。
哪怕对坏人歹人,大侠们都秉承着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想法,比如洪七公对欧阳锋,一灯对裘千仞,概莫能外。
胡斐也不例外。他可以有一万种理由劈下那一刀,但绝不能是为了自己活命,为了自己跟女朋友厮守。何况对方还是个义薄云天的大侠。
“苗人凤是个豪气干云,是个大大的英雄豪杰”、“他害得我一生孤苦,但听平四叔说,他豪侠仗义,始终没对不起我的爹妈”、“金面佛苗大侠果然名不虚传,当真英雄了得”。
说到底,价值观决定了胡斐劈不下去那一刀,否则他就不是胡斐了。
第二,苗若兰。
这个也好理解,胡斐如果杀了苗人凤,那跟苗若兰就有杀父之仇了,还怎么拍拖生孩子,生三胎。胡斐自己也说,如果是这个结果,自己会生不如死的。
这里补充一点,除了爱情之外,还有两个字也决定胡斐不能劈下去,甚至比爱情还重要:承诺。
许多人可能没注意到,在原著中,胡斐跟苗人凤比武之前,苗若兰似乎意识到什么似的,说了一句:“若是他恼了你,甚至骂你打你,你都瞧在我脸上,便让了他这一回。”
胡斐笑道:“好,我答应你了。”
在金庸的大侠们的世界里,承诺有时候甚至比爱情和仇恨的优先级更高。郭靖因为承诺过华筝婚约,所以一度放弃了黄蓉。胡斐既然承诺让一回,那便大概率不会违背。
还有一个点,或许可以作为胡斐不劈这一刀的佐证。
《雪山飞狐》还没结束的时候,老爷子就开始写《神雕侠侣》了,而杨过也碰到了跟胡斐几乎一样的困境——杀不杀郭靖。
郭靖是疑似杀父仇人,而且只有杀了他,才能换来绝情丹解药,才能跟小龙女厮守。这情形和胡斐非常相似了。
然而杨过踟蹰良久,好几次刀都举起来了,却硬生生没有害郭靖,反而在蒙古大营中死战,要牺牲自己去帮助郭靖脱险。
杨过挣扎后所想到的是:“郭伯伯义薄云天,我若不以一命报他一命,真是枉在人世了。”
老爷子写杨过的时候,心里有没有受胡斐影响呢?很可能是有的,杨过的选择极有可能就是老爷子心中对胡斐结局的投射。
以上就是我觉得胡斐不会劈那一刀的理由。
当然,这些都仅仅只是个人猜测。就如金庸在《后记》里所言:
“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凭着自己的个性,凭着各人对人性和这个世界的看法,作出不同的抉择。”
行走江湖,抉择二字,恰恰是最艰难、最挣扎,但也最有魅力的事。
在这一刀的抉择之前,胡斐其实已经作出了许多重要的抉择了。他曾选择行侠仗义,冒险相救大侠赵半山;他选择不为面子所动,追杀恶棍凤天南,这都是艰难的抉择。
我们喜欢他,喜欢凌厉的胡家刀法,也是因为这些抉择背后的肝胆情义。
六十年前,金庸把那一刀的决定权交给大家,成为创举和美谈,给每个读者提供不同的开放结局,可以让读者主宰人物命运,就好像当年你可以决定胡斐的命运一样。
453 Listeners
51 Listeners
268 Listeners
36 Listeners
206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