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 《老子五千言》

102、林语堂谈老子 《老子的智慧》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一章 论常道


Listen Later

林语堂谈老子 《老子的智慧》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一章 论常道

.



第一篇 道的性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第一章论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语译】

可以说出来的道,便不是经常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也不是经常不变的名。无,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所以常处于无,以明白无的道理,为的是观察宇宙间变化莫测的境界;常处于有,以明白有的起源,为的是观察天地间事物纷纭的迹象。它们的名字,一个叫做无,一个叫做有,出处虽同,其名却异,若是追寻上去,都可以说是幽微深远。再往上推,幽微深远到极点,就正是所有的道理及一切变化的根本了。

道不可名,不可言,不可谈

《庄子》之《知北游》

泰清问无穷说:“你懂得道吗?”

无穷说:“不知道。”

又问无为,无为说:“我知道。”

泰清说:“你所知的道,有具体的说明吗?”

无为回答说:“有。”

泰清又问:“是什么?”

无为说:“我所知的道,贵可以为帝王,贱可以为仆役,可以聚合为生,可以分散为死。”

泰清把这番话告诉无始说:“无穷说他不知道,无为却说他知道,那么到底谁对谁不对呢?”

无始说:“不知道才是深邃的,知道的就粗浅了。前者是属于内涵的,后者只是表面的。”

于是泰清抬头叹息道:“不知就是知,知反为不知,那么究竟谁才懂得不知的知呢?”

无始回答说:“道不是 用耳朵听来的,听来的道便不是道。道也不是用眼睛看来的,看来的道不足以称为道。道更不是可以说得出来的,说得出来的道,又怎么称得上是大道?你可知道主宰形体的本身并不是形体吗?道是不应当有名称的。”

继而无始又说:“有人问道,立刻回答的,是不知道的人,甚至连那问道的人,也是没有听过道的。因为道是不能问的,即使问了,也无法回答。不能问而一定要问,这种问是空洞乏味的,无法回答又一定要回答,这个答案岂会有内容?用没有内容的话去回答空洞的问题,这种人外不能观察宇宙万物,内不知‘道’的起源,当然也就不能攀登昆仑,遨游太虚的境地。”

有关道不可名的观念,请参看第二十五章。

区别

《庄子》之《齐物论》

古人的智慧已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了,是怎样的登峰造极呢?他们原以为宇宙开始是无物存在的,便认为那是最好的情况,增加一分就破坏它的完美。慢慢地,他们知道有物的存在,却认为它们彼此没什么异处。后来,他们晓得万物有了区别,却又不知道有是非的存在。

但是,等到他们懂得“是非”的争论后,道就开始亏损,这一亏损,私爱就随之大兴起来。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老子《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 《老子五千言》By 天山揽月


More shows like 老子《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 《老子五千言》

View all
老子《道德经》 by 浩瀚宇宙之王

老子《道德经》

0 Listeners

帛书版老子《德道经》 by 浩瀚宇宙之王

帛书版老子《德道经》

1 Listeners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by 静境Joanne内在成长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0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63 Listeners

半拿铁 | 商业沉浮录 by 潇磊&刘飞

半拿铁 | 商业沉浮录

291 Listeners

老子与道家 by 多云下的蛋

老子与道家

0 Listeners